健身气功-易筋经训练对大学生动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2022-03-21 06:55艾冬梅郝锋曹青青邹安弟董瀚月徐勰
河南中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易筋经动态平衡本体

艾冬梅,郝锋,曹青青,邹安弟,董瀚月,徐勰

1.南京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大学生是重要的运动群体,而平衡能力是重要的运动技能之一。通常以静态平衡能力和动态平衡能力综合评价一个人的平衡能力。静态平衡主要反映本体感觉在人体静态状态下维持身体姿势的能力,动态平衡主要反映人体在活动或者受到外力作用时维持姿势的能力。在许多体育运动中,较高的平衡能力与获得高水平的运动表现密切相关[1-3]。研究显示,单腿静态平衡能力能够一定程度反映运动水平的高低[4],而动态平衡能力与冰球运动的最大滑行速度相关[2],与足球、篮球及排球运动中的敏捷性表现密切相关[5]。同时,良好的平衡能力是预防下肢运动损伤的关键[6-7],有研究表明,在身体健康的青少年中,平衡能力较差的青少年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是平衡能力较好青少年的2.007倍[8],而静态平衡能力不足使得踝关节损伤的概率增加3倍[9],且静态平衡能力不足是踝关节损伤风险增加的内在因素[10]。另有学者通过3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较差的静态平衡能力是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11]。此外,下肢损伤后的平衡问题也尤为常见,平衡能力是损伤后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临床中动静态平衡能力测试常用于判断下肢损伤患者能否安全地重返运动,以降低再次损伤的风险[12]。由此可见,平衡能力研究在大学生运动中的重要性。

除了针对性的平衡训练方法以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太极、健身气功等中国传统健身方式对不同人群平衡能力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研究太极拳对平衡能力的作用[13-15],对健身气功的研究相对较少。但由于太极拳动作较为复杂,学习记忆较为困难,故本试验选择较为简单的健身气功作为研究对象。在健身气功中,八段锦、易筋经的练习人数相对较多,已有文献证实,八段锦对平衡能力的积极作用[16-18],而易筋经对平衡能力的研究数量有限。健身气功-易筋经作为中国传统功法,具有动静结合、抻筋拔骨、旋转脊柱、牵拉筋膜的动作特点[19],非常适宜于普通在校大学生锻炼。目前,健身气功-易筋经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其能显著提高老年女性的动态平衡能力,促进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以及脑卒中偏瘫患者动态平衡能力的改善[20-22],但是其对年轻人群的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较少,且大多数研究仅局限于其对静态平衡能力的探讨[23-24],而动态平衡能力在大学生群体中对提高运动表现及预防运动损伤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本试验将普通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适合的平衡测试方法,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对大学生动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从而判断健身气功-易筋经是否可以成为有效改善大学生动静态平衡能力的运动方式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南京中医药大学305例学生进行体能活动准备问卷(PAR-Q),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排除不适宜运动或体质量指数超标的63例学生后,随机抽取学生60例,随机分为易筋经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其中,试验组中有1例男大学生因自身原因未能完成全部的试验项目。所有大学生均了解实验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大学生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①性别不限;②年龄19~24岁;③BMI指数18~24 kg·m-2;④平素身体健康;⑤了解试验全过程,并签署参与研究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体能活动准备问卷(PAR-Q)提示不建议进行体力活动者;②有运动损伤、耳部疾患、眩晕症等可能影响平衡能力的病史;③测试前有规律的运动史;④接触过平衡测试仪,或进行过特殊平衡训练。

1.4 剔除标准①已进入试验而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②不配合试验;③在试验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干扰因素。

1.5 脱落标准①试验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其他意外事件,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者;②试验期间不愿继续接受试验者;③由于其他各种原因不能按要求完成全部试验项目者。

1.6 研究方法易筋经组30名受试者在专业健身气功指导员和实验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为期10周的健身气功-易筋经训练,每周5次,每次训练 45 min,前5 min为热身,后40 min进行易筋经的练习。其中,训练的第一周为学习阶段,后9周为练习阶段。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有三位指导人员进行相关辅导,一位指导员负责动作示范,控制动作速度及节奏,两位指导员负责观察,并用语言和肢体动作纠正受试者的错误,可能包括身体姿势、活动速度、各关节活动范围等。对照组中30名受试者无任何干预,维持正常生活。

测试仪器:Sunlight静态平衡测试仪、自制Y平衡测试装置、皮尺、身高体重仪。静态平衡仪测试:采用以色列Sunlight平衡测试系统对受试者进行站立位静态平衡测试,共4个测试场景:①定平面睁眼站立(NO);②定平面闭眼站立(NC);③海绵垫睁眼站立(PO);④海绵垫闭眼站立(PC)。受试者在每个场景需维持平衡32 s。测试指标:稳定性指数(ST),表示人体总体的平衡功能,可以反映出人体在不同测试场景下的稳定性,即受试者补偿及控制姿势变化的能力,数值越大表示稳定性越差。测试前进行5 min热身,活动关节。测试时要求受试者赤足,双脚站立在测试区域,双手垂立于身体两侧,根据测试人员的指令进行动作姿势的调整。

Y平衡测试是一种针对自动态平衡的功能性评价测试,由星形伸展平衡测试(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SEBT)发展而来[25],由原来八个方向改为前、后外侧、后内侧三个方向,使得测量更加实用且操作简单。参照Y平衡测试方法(Y balance test)自制Y平衡测试装置,由三条带有刻度的胶带组成,前侧胶带与两条后方胶带的夹角均为135°,两条后方胶带间夹角为90°。Y平衡由三个方向的动作组成(前侧、后内侧、后外侧),测试的具体方法为:①测试前受试者取仰卧位,全身放松,工作人员用皮尺测量并记录右下肢长度(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②保持单腿平稳站立,另一侧腿尽可能地伸向远处,两侧腿均需进行测试。正式测试前,让测试者每个方向每条腿进行6次练习以熟悉动作,完成练习以熟悉动作可以减少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26],避免受试者在正式测试时无法正常发挥实力,从而影响数据的可靠性。正式测试时,要求测试者双手叉腰,支撑脚赤脚站立在标尺中心点位置(脚尖与中心点对齐),另一侧腿尽可能沿皮尺方向伸出且脚尖不能触地,然后记录数据。在测试过程中,若受试者出现以下情况,则数据无效,并需重新测试记录数据:①不能在测试地面上的单腿站立平衡(如双手离开腰部、跨步等);②测试过程中脚趾触地;③不能有控制地回到起始位置。两条腿交替完成三个方向的动作,顺序为:左前、右前、左后内、右后内、左后外、 右后外,一共完成三组,取三次中最大的数值用作数据分析。各方向的数据均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各方向距离除以本人下肢长度,再乘100。总分值为3个方向的测试值总和除以本人下肢长的3倍,再乘以100,数值越大,表示稳定性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大学生稳定性指数ST值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表3。

表2 两组大学生男生稳定性指数ST值比较

表3 两组大学生女生稳定性指数ST值比较

2.2 两组大学生Y平衡测试值比较具体结果见表4、表5。

表4 两组大学生男生Y平衡测试值比较 分)

表5 两组大学生女生Y平衡测试值比较 分)

3 讨论

维持人体平衡的机制十分复杂,一般认为人体姿势的维持依赖于感觉输入(视觉、本体感觉、前庭觉)、中枢系统整合以及运动控制3个环节[27]。当人体姿势发生变化时,中枢神经系统会对感觉输入的信息进行整合,通过锥体束发出运动指令,调动骨骼肌肉系统作出相应的运动,从而维持人体平衡[28]。按照行为方式的不同人体平衡可以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类。运动是改善平衡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能通过增强肌肉力量及感觉输入功能等途径改善平衡功能[29-31]。

静态平衡即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维持某种特定姿势的能力[32]。本研究显示,经易筋经干预后,除定平面睁眼站立姿势指标外,定平面闭眼站立、海绵垫睁眼站立、海绵垫闭眼站立三种姿势下的稳定性指数增强,试验前后的变化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10周健身气功-易筋经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静态平衡能力。

本试验采用的以色列Sunlight的Tetrax平衡测试仪主要反映的是双足站立时的静态平衡能力,就测量时的站立姿势而言,两足分开10cm且两足尖呈30°是人体站立姿势中最稳定的姿势[33],在此姿势下,身体的平衡主要依靠小腿肌肉的收缩和踝关节的调控来维持,人体重心在冠状轴(左右方向)上几乎不需要进行调整,只需要进行矢状轴(前后方向)上的调整[34]。结合测试的姿势,在无干扰状态时,睁眼站立在定平面的情况下,可能静态平衡仪并不足以敏感地反映人体平衡调节能力的变化。而定平面闭眼、海绵垫睁眼及海绵垫闭眼三种站立姿势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维持静态平衡的难度。定平面闭眼站立姿势消除了视觉的输入,此时人体的平衡主要依赖前庭觉及本体感觉的输入;海绵垫睁眼站立姿势弱化了本体感觉,维持平衡更依赖于视觉及前庭觉的输入;海绵垫闭眼站立姿势消除了视觉输入的同时对本体感觉做出了干扰,因此对前庭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定平面闭眼、海绵垫睁眼及海绵垫闭眼三种站立姿势下,三种感觉输入总有一至两种被阻断或弱化,使得维持人体的平衡有赖于另两种感觉输入的代偿,尤其是通过强化本体感觉和前庭觉来代偿闭眼时视觉输入的丧失。

从易筋经的动作分析,“韦驮献杵势、掌托天门势”中提踵动作使踝关节处于跖曲位,增加了踝关节的空隙,使其处于相对不稳定的位置,此时维持踝关节的平衡更加依赖踝周肌肉的动态保护,因此,这样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踝周肌肉力量及本体感觉输入,而踝关节本体感觉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35];“摘星换斗势、倒拽九牛尾势、九鬼拔马刀势、三盘落地势”等均有着下肢有控制的缓慢半蹲或深蹲的动作,这样可以加强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的活动,通过对关节的挤压和周围肌肉、肌腱、韧带的牵拉,刺激关节的位置觉和关节觉,从而增加本体感觉的输入[36],同时可以增强下肢肌肉力量的输入[37],以维持关节的稳定性,提高平衡能力。此外,“打躬势”中上身的前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视觉和前庭觉的输入,从而进一步强化本体感觉[38]。因此,健身气功-易筋经对静态平衡能力的提升可能与其能够强化人体的本体感觉,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及踝关节的稳定性有关。

动态平衡即人体在运动或者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动态平衡可分为自动态平衡和他动态平衡,前者是指人体进行各种自主运动时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后者是指在人体受到外在干扰时维持平衡的能力。动态平衡能力是重要的反映人体运动控制能力的指标[39]。

Y平衡测试需要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及柔韧性等共同参与,现广泛用于上下肢动态稳定性及运动员跌倒风险的评估[40-41]。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0周的健身气功-易筋经训练后,Y平衡测试的总分值试验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左右腿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易筋经训练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动态平衡能力。

有研究结果表明,Y平衡前方向的距离与伸髋肌及屈膝肌的肌力有关,而后内侧方向的距离与伸髋肌、髋外展肌及屈膝肌力量有关,后外侧方向上的距离与伸髋肌及屈膝肌肌力有关[42]。虽然健身气功-易筋经几乎没有单腿支撑的动作,但很多动作人体重心需有上下、左右、前后的变化,同时还需配合不同的上肢动作,这能够增加躯干、下肢的肌肉控制能力及本体感觉,尤其是大量的半蹲位下的动作对股四头肌、臀大肌的离心收缩力量起到了锻炼作用,而下肢力量的增加与维持动态平衡有着重要关系[43-44]。如“倒拽九牛尾势”中双脚呈对角线站立,重心在双脚中的转移,锻炼了躯体在冠状轴及矢状轴复合方向上的动态稳定性;“三盘落地势”要求在下蹲的过程中膝盖向着脚尖方向不得内扣,进行三次不同程度的半蹲,能有效刺激髋外展肌、伸髋肌及伸膝肌群;“卧虎扑食势”单足支撑对侧下肢向躯干前方的大跨步及收腿时重心的回收转移,均可在训练后增强躯体前后向的动态稳定性。

此外,Y平衡各方向上的稳定性,可能还与踝关节背伸角度、髋关节屈曲角度、躯干同侧旋转角度和躯干对侧旋转角度有着密切的相关性[45-47]。健身气功-易筋经有着抻筋拔骨、旋转脊柱的特点,很多动作都需要结合脊柱的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及左右侧屈来完成,能充分改善脊柱及躯干的灵活性和下背部的延展性,如“九鬼拔马刀势”要求手臂抱颈以后,上身前屈同时向对侧侧屈和旋转,使肘部尽量靠向对侧的大腿;而“青龙探爪势”则要求掌面尽量贴地的同时完成上体旋转前倾动作,这些动作均可改善躯干、髋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因此,健身气功-易筋经对动态平衡能力的提高,可能与其能提高下肢肌力,增强下肢的本体感觉,增强躯体的动态稳定性及提高全身各关节的关节活动度有关。

综上所述,10周的健身气功-易筋经训练对大学生的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能力有显著性的提高,易筋经的相关动作能够增强人体的本体感觉,并提高躯体运动时的稳定性。但本研究仍有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未进一步对下肢各关节活动度、相关肌肉延展性进行测量,对比干预前后变化等。希望能够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易筋经动态平衡本体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眼睛是“本体”
易筋经(九)
易筋经(八)
赏析2017年高考物理动态平衡问题
析拉绳旋转试题解动态平衡问题
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
一种新型水平移动式折叠手术床
浅谈动态平衡问题的解法
圣典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