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作业展个性 激发兴趣减负担

2022-03-22 22:29胡明珊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布置作业过程

胡明珊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在开展教育教学时,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还需要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课外文章,让学生能够汲取古今中外的知识。除了基本的教学之外,教师需要注重课后练习,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设计,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交流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语文能力,落实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目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正在持续推进,虽然大部分教师开始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但是小学阶段的语文作业设计改革依旧效果不佳。目前作业设计中最为显著的问题便是作业缺乏趣味性,这样也就导致学生对于作业没什么兴趣,最终的作业完成效率低,很难真正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成为学生的内在推动力。因此,如果学生对于作业的兴趣比较高,就会较为积极地完成作业;但是如果学生对于作业的兴趣不高,那么学生也就会选择敷衍教师,仅仅只是将作业完成而已。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自制力,喜欢按照自己的喜恶来完成作业。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需要注重语文作业趣味性的提升,让学生愿意积极完成作业。其次,不少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常常出现缺乏层次性的情况。虽然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改革,但是这种改革常常是浮于表面的,并没有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采用统一的方式进行作业布置,缺乏层次性。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不同的作业方案,满足学生真正的需求。

二、布置作业要科学而又适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续,也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需要设计科学有效而又适量的作业,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能使学生很好地融会贯通来学习这些知识,易于学生消化与吸收。生活中大部分作业对于学生来说都只是将一些简单且机械的内容不断重复,增强记忆而已,还有一些学生则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作业。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量比较大,那么可能占据学生过多的时间,而且没有起到深化知识理解的效果,反而可能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且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需要采用更加有效且合理的措施,提高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巩固知识,落实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良好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归纳与总结,使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并且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让學生选择作业,提升作业设计的开放性

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完成作业,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状态。教师还需要顺应新课改的理念,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以相对自由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开放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自主选择作业。对于学生来说,自己才是对自身学习情况最了解的人,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自己的判断还是不够准确,这时则需要教师从旁协助,帮助学生强化自身较为薄弱的方面。因此,在让学生们选择作业时,教师首先可以制定一个大方向,让学生进行选择。例如让学生进行古诗词背诵的作业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身的记忆情况来选择背诵的古诗词数量,这样便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来完成作业,而且很少会出现厌倦的心态。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很容易便会出现厌倦的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则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升。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不仅可以发挥自身的长处,还能让学生对学习富有更加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注重作业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不能仅仅将知识拘泥于课本中,需要将教学的触角伸向学生的生活,探寻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世界。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走访等相关的资料,让学生熟悉自己生活的环境以及人物,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活的变迁以及时代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发现身边人的优点,学习身边的榜样。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每天观看新闻,并且说说新闻,收集一些大街小巷的广告语与警示语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作业设计,能够将学生的家庭生活与作业联系起来,不仅能够起到巩固、深化语文知识的效果,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五、让学生互相布置作业、检查作业,落实学生的主体性

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作业不一定非要教师来布置。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认为布置作业是教师的专属权利,为了顺应目前的教育形势,不仅需要打破传统的观念,而且需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布置作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相互布置作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传统的作业便是试卷,文字以及书本等,但是在实际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则不一定是单一的看报纸,背诵古诗词以及抄写作业、练习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布置作业,并且由同桌来检查作业,这样不仅学生会对作业有更好地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对作业中的问题理解的更加深刻。例如当在教学完“黄山奇石”这一篇课文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布置作业,并且由同桌或是朋友来检查作业。有些学生则为自己布置了“了解黄山”的作业,还有些学生则布置了“思考一下为什么黄山会有奇石”这样的作业,另一些学生则在课后收集了更多有关山水的资料,了解了更多的美景。当学生们完成了自己布置的作业后,教师则可以让同桌来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们感受到了新型的作业布置方式与检查方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互相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作业设计,不仅能够起到传统作业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六、布置阅读鉴赏作业,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在开展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这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借助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是十分有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教师首先需要充分借助一些课外书籍,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写作素材。由于课外书籍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有科学类,也有生活类以及艺术类,且课外书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一些优秀的写作手法以及表达方式,这样不仅可以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爱上语文写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例如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準备几个问题:如果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会做什么呢?通过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去思考,而且能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名著进行理解,而且能让学生进行续写、改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布置作业,能够在课后提升学生对于名著的鉴赏水平,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于故事的想法写下来,或是自己来对故事进行续写,学生也能够在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落实学生学习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七、布置富有趣味性的作业,提高学生写作业的热情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当教师布置作业时,更应该选择一些有趣味性的作业。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喜欢布置机械性较强的抄写作业,这类作业效果较差,而且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布置作业的机会,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一些有趣的作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找到写作业的乐趣,最终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例如当在学习完《开国大典》这一课的内容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们搜集一些关于开国大典的资料。让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知识。接着,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布置一篇关于开国大典的小作文。让学生们想象一下开国大典那天,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并且将自己想象中的情景给写下来。此外,当学习完《黄山奇石》《颐和园》以及《美丽的小兴安岭》这样有关描写风景的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我是小导游”的作业,让学生自己成为导游,为自己的朋友以及家人介绍一下这些课文中的美景,并且将自己的心得写下来,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通过布置这样开放性的作业,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加愿意完成这些作业,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大幅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作业的设计,注重学生作业质量的提高,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个性特点。教师需要对作业的设计方案进行改变,不仅不能采用以往的单一形式进行作业布置,而是需要注重学生兴趣方面的提升,避免学生出现厌倦写作业的心理,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128501705386

猜你喜欢
布置作业过程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特别号都有了
作业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雪花的形成过程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