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材 聚焦素养 开展阅读

2022-03-22 22:29周文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时态文本素养

周文

英语课程除了工具性特征外,还兼具人文性特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称: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为目标,围绕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与文化意识等全面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英语教材不仅体现对语言知识覆盖,更借助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教学编排,赋予阅读教学以更大空间,为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如何用好教材,挖掘其中资源,推动阅读教学,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师普遍关心话题。本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就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相关话题,谈以下几点个人思考。

一、强化理解表达,培养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是阅读教学首要任务也是重要内容。除了传统听说读写之外,阅读教学更应该通过语言的运用,促使学生形成一定语言意识、交际意识、身份意识等,在文意理解基础上,施展所学,尝试将教材示范的言语句式以自我认知形态予以恰当表达,以满足交际需求,促进语言能力发展。

(一)引发思考,促进理解

阅读不仅限于对文本内容理解,更需要引导学生在语篇阅读后深入思考、分析与判断,以此深化学生阅读行为,增强他们英语语言理解能力。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该以引领者身份,带领学生聚焦文本梳理,强化脉络整合,重视学生对文本语篇核心内容的把控,在充分理解文章大意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质疑发问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在深入理解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以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为例。本单元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英语“时间”表达方式,借助疑问句式 When do you…?/What time is it? 等,及重点词汇usually、morning、afternoon、homework、dinner等,引导学生掌握英语“时间”基础知识,学会用“时间”进行表达。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学生理解文本后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This is Mike’s day. Can you write down the time in this day? 在得到学生肯定回答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将Mike在这一天里所发生事情及时间节点用笔写下来,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所写内容进行随文复述。之后,教师可紧跟提问以引发学生思考,诸如(1)Mike gets up at seven o’clock every day, he goes to school at seven forty. How long does he take for his breakfast? (2)Mike plays football at four o’clock, he goes home at four forty. How long does he take in playing football?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思考,很快找到答案:(1)Mike takes forty minutes for his breakfast.(2)He takes forty minutes in playing football. 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过程中,学生们会不自觉重返文本进行内容梳理,探寻其中不易察觉的表达成分,有助于增强对篇章内容理解,提升閱读能力。教学中,教师还可引入互问互答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深入思考,强化与巩固教材教学内容,增强对语篇内容深入了解。

(二)勾连生活,提升表达

英语阅读不仅要重视学生文本理解能力培养,更需强化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借助英语表达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在这个步骤中,关键要将学生生活经验与课堂阅读教学进行友好串结,将课堂教学情境延伸至学生真实生活,支持学生借助口语表达或书面呈现,发展语言能力。

例如针对上述Unit 3 《My day》单元教学,教师可结合学生真实生活体验,将课文对Mike一天描述转化为学生对自己一天表达,引导学生根据亲身经历,按照课文原本结构,用英语来完整表达自己一天日程安排,安排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英语书面表达练习。实际教学中,有学生这样写道:I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seven fifteen. I have four lessons in the morning. I have three lessons in the afternoon. I have lunch at twelve. I play Ping-pong at four. I do my homework at five. I have dinner at six fifteen. I go to bed at nine.这充分体现学生对课文深入理解,借助真实生活体验,完美实现英语表达,培养语言自信。教学中,教师还可透过单元核心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围绕单元特殊疑问句式 When do you…?/What time is it? 等,结合自身情况,展开英语造句或互问互答,在拓展中联系生活,在情境中勾连实际,通过由读到说、由说到写运用过渡,指导学生在文本理解基础上拓展语言能力,增强语言技能,培养语言基础素养。

二、强调示范合作,培养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培养不仅限于学生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培养,更需在阅读教学中增强学生语言学习能力。通过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引导,引发学生对英语学习在认知与态度方面发生转变,并进行积极有效调整,以掌握学习要领,改善学习习惯,养成对英语学习持久动力与强烈兴趣,增强学生英语学习自信,促进英语学习能力全面提升。

(一)重视示范,增强策略

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段。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在语言学习方法上的示范与策略指引,让学生在模仿与内化中逐渐领悟语言技巧,增长学习策略,赢得英语学习成就,促进英语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语言学习能力。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4 《Then and now》教学为例。本单元教学内容围绕人的过去行为与现代行为对比,体现了两种时态之下的不同生活方式。实际教学中,笔者考虑到story板涉及两种时态交叉,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在组织教学中,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涉足语篇教学,而是针对现在与过去两种时态展开教学示范引导:(1)Before I was quiet. Now, I’m very active. Before I was short. Now, I’m tall. What about you? (2)Before I couldn’t write. Now, I can write. Before I couldn’t drive the car. Now I can drive the car. What about you? 引导学生先从简单的句式开始,了解过去时态(before)与现在时态(now)在英语表达上的不同。通过教学示范(1),学生明白了两种时态下动词的变化与不同;而通过教学示范(2),将教材文本中的关键句型couldn’t do …/could do…植入教学,克服了学生对大幅语篇的恐惧,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对将要进行的语篇阅读与了解,起到很好的方法与策略示范作用。学生借助教师的课堂示范引导,对过去时态和现在时态有了清晰了解,并自觉形成一种阅读能力,下一次遇到类似文本时,可轻松通过对句中时间助词(before or now)或动词时态(did or do)进行整体把握,提升了阅读能力。

(二)小组合作,拓展运用

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满足个体需要,以获得最大整体化教学效益。这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最为贴切,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学生差异同时,尽可能给予学生语言发展和表现自我机会。我们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设计,创设更多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技巧,促进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发展。

如,针对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单元fun time板块,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赋予每个人角色,如king,man1,man2,people,boy等,以戏剧表演方式,展开合作学习。学生们依据文本展开创造,通过语言输出,大大增强对文中关键词汇clothes, magic, clever, foolish, walk through, wear, point at及核心句型Clever people can see the clothes. Foolish people can’t see them. The king isn’t wearing any clothes等掌握程度。小组合作是学生之间的学习交融,气氛轻松,相互对照,互相支持,有助于学生将书中所学勇敢用于语言实践,促进了学习主动,更有益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成就,增加学习自信。

三、巧用插图问答,培养思维能力

语言思维是英语阅读教学重要教学目的,培养高品质的思维能力前提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语言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充分观察、比较与分析基础上,形成语言判断、归纳、建构与创新等能力。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站在学生语言思维发展的维度进行教学安排,深入挖掘教材资源,营设高品质问答,以全面促进学生语言思维品质发展。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巧用教材中的插图插画,通过有效课堂提问,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促进学生语言思维高品质发展。

以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教学为例。在学生进行课文阅读过程中,笔者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What do the people usually do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这些问题的提出,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关注阅读材料中关键文本信息,提升学生归纳、整理等思维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充分发现四季不同,提升敏锐洞察、分析与比较能力。除此之外,教学中可结合Fun time板块中Make and say关于winter的教材插图,结合插图中英文表述:It is winter. It is cold. I go skating. I make snowmen too. I like winter. 等,组织学生参照插图,围绕spring/summer/autumn等季节特点进行仿写练习。学生根据图片信息进行语言组织、加工的过程,就是他们在运用思维进行意义建构与表达创造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促进语言思维能力提升。

四、引入情境分析,提升文化品格

阅读不仅是一种信息获取手段,并非限于交流与应用,英语阅读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作品鉴赏和审美能力,通过阅读了解世界的同时,也更增添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品格,这也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小学阶段恰处于文化品格的启蒙期,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语言技能培养,更应该在良好的语境创设中,发展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在比较分析中提升语言感悟,形成鉴赏萌芽,促进文化品格健康发展。

如,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是一篇蕴含“诚实”寓意的故事。在学生通读全篇理解文章大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精读全文,找出关键问题“Did the king wear any clothes?”答案,并据此进一步提出问题:Who was clever? 学生通读课文后发现:The king didn’t wear clothes.关于“国王有没有穿衣服”的问题,大家的答案比较统一。但对于Who was cleave?的回答,学生的答案明显有了分歧。有学生认为Two men was clever,因为他们成功骗过了国王;有学生认为The boy was clever,因为他戳穿了两个骗子的骗局;有学生说The boy wasn’t clever,因为他虽然指出骗局,但令国王难堪,国王会杀了他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创始一个交流场景,借助问题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there?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在语境配合下,基于教师步步引导,学生终于明白“诚实”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而讲真话才是最聪明的举动。再如,在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视频资料构设节日教学情境,增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与学习兴趣。可将中国传统节日如Mid-Autumn、Festival、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Festival等,与国外节日如Easter、Christmas、Thanksgiving Day等进行分析比较,从中获悉中國节日的渊源,了解中国历来重视家庭、崇尚礼仪,重视交友等传统美德,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在情境构设与比较分析中,提升学生阅读鉴赏水平,促进文化品格发展。

综上,阅读教学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重要任务。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依托文本教材,围绕核心素养精心组织实施。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理解与表达,以提升语言能力;重视教师的示范引领与合作学习,以发展学习能力;借用插图资源与问题引领,以拓展思维能力;构设情境引导分析,以发展文化品格,进而全面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611501705248

猜你喜欢
时态文本素养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动词的时态、语态
现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