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父亲

2022-03-22 22:16罗小雨
闽南风 2022年3期
关键词:老中医书籍村民

罗小雨

父亲很小就来了平和。听母亲说,他是给平和一位老中医当学徒。

父亲的老家是广东梅州,客家人。从小家境贫寒,爷爷除了种田,还给当地一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教书,就是私塾老师了。后来我回了老家,听了上辈亲人讲,才知道爷爷可是当地有名的私塾老师,很多人为了孩子的学业慕名而来,放心地把孩子交给爷爷,交了学费就安心回家去了。受到爷爷的影响,父亲很小就喜欢读书,写了一手好字和好文章。后来上了中学,因为家道贫寒交不起学费就辍学了。为了谋生,父亲来到了距离老家不远的平和小溪,开始了学徒的生涯。

初到平和,人生地不熟的,一顿三餐都成问题。后来遇到了热心人,介绍父亲给了当地一名老中医当学徒,老中医姓沈,在当地很有名气。刚开始,父亲负责把收回的中药洗完晒干,收藏起来,还兼着做些杂活。后来混得熟了,加上父亲手脚勤快,老中医就开始教父亲切药。听父亲说,切药可是技术活,将洗完晒干的药材切成片、段、丝、块等。如果切成饮片,那可是有很多讲究的。首先要把刀具调理好,刀刃要锋利,切药时座位和姿势要适当,要侧着身子坐。右手持刀,左手握药,向刀刃方向运送,左右手互相配合。父亲的勤快和伶俐,很快掌握了切药的技术,在药店站稳脚跟,就这样在老中医的店里做了几年时光。

后来,平和解放,部队到小溪招兵来了,父亲踊跃报名,顺利被录取了,从此成了一名军人。因为写得一手好字和文章,在部队,父亲成为一名宣传干事。工作之余,父亲喜欢舞墨弄文,写了一些文章,大家看了都大加赞赏,也激发了父亲创作的兴趣,从此与文学结上了缘。从我記忆开始,就记得母亲经常收到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寄来的稿费,少时几块钱,多则十几二十块,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笔可观的额外收入。每当这时,母亲都会拿着汇款单,兴高采烈的骑着自行车,来到镇上的邮电支局领取。领完了稿酬,母亲都会到集市上,买一些我们喜欢吃的,或者添补一些家用。那一天,享受着父亲的劳动成果,我们一家人都是快乐的!

20世纪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为了响应政府上山下乡的号召,我们一家搬到距离山格镇上大约有六公里的小山村———平寨山边社。一起搬来的还有外公外婆一家人。听外婆说过,选择来到这里安家,是因为这里的一位叫吴龙眼的亲戚牵了线。来到这里,很多事情都是仰仗这位亲戚帮忙,比如与队里领导的对接,家人住处的安排,参与生产队的劳动改造等等。他是本地人,说不上能有很多关照,但至少给我们家减少了很多麻烦,我们一家人很是感激。后来我们两家人也日渐走得亲近,直到现在。因为按照当时政策,我们必须在这里安居乐业,于是当地政府划了一块地,建起了三间土胚房,简单的装修之后,就是我们的新家了。搬到新家时,也是我开始记事的时候。

在这里,父亲度过了他一生最快乐,也是最后的时光。我们居住的地方,四面环山,树木葱茏,环境优美。一条小河流穿过村庄,流向九龙江支流的花山溪。河水湍急,清澈见底,是当地村妇洗衣取水的好地方。夏天,更是一些村民劳累之后洗澡歇息的好地方。凉风习习,躺在河边的青草地上,看着远处的青山和天上的云朵,好不惬意。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父亲经营起了他心中的乐园。大概在我八岁左右,父亲因为身体原因在家休息,于是他放下所有工作的担子,开始了新的生活。

父亲喜欢种菜。我家的四周有很多空地,父亲每天一早吃完饭就“开工”,平整土地,挖畦,培土,从不远处的小河里挑回小石头,把菜园的四周砌起来,菜园子装点得就像一个小花园,引来了许多村民驻足围观,点赞。后来,父亲在菜园里种上了我们喜欢吃的各种青菜,有包菜,青蒜,菠菜,丝瓜……一年四季,我们想吃啥他就种啥。父亲犹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倾心对待自己种下的青菜,培土、施肥、浇水……每一样的青菜长势都是极好,总是我们自家吃不完,邻居也都过来采摘,还笑盈盈地夸我父亲菜种得好。此时,父亲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我们家傍山而居,后山的一条小溪流,沿着屋后蜿蜒流向远处的河流。父亲顺着小溪流两岸,用小石头砌起有一米多高的石墙,然后运来土方填平,溪流的两岸、菜园里的田埂上,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花草树木,还有各种果树。后来这些树木长高了,成了一片树林,树林下鸡鸭成群,小孩嬉戏玩耍,好不热闹,俨然就像一个小公园。一到夏天,小鸟的鸣叫声,潺潺的溪水声,小孩的嬉闹声,树荫下劳累了的村民们谈笑风生,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农村生活画面。傍晚时分,父亲忙完一天的活,吃完晚饭,喜欢拿着一把靠椅,坐在一颗龙眼树下,扇着风,等着邻居们过来聊天打趣。等村民们团团围着他时,父亲就会给他们讲外面的世界,讲新近发生的大事。有时还会给他们讲红楼梦、西游记、画皮……侃侃而谈,娓娓动听。村民们总是听得如痴如醉,在他们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位见过大世面,满腹经纶的了不起的大人物。

父亲一生读了很多书,最后留给我们最多的,是他看过的各类书籍,编着箱号的就有几大箱。各种中外名著、哲学书籍、烹饪书籍、种养花草书籍、中医药类的书籍应有尽有。他爱书如命,劳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父亲最爱的是《红楼梦》,我们也不知道他到底看过多少遍,只知道书籍的封面都被他翻得破烂不堪。我最后一次看到父亲读的书还是《红楼梦》,可想而知,父亲对这部书的何等钟爱。父亲还喜欢写字,写得一手好字,直到现在,还有许多父亲的同辈在我面前夸赞父亲写的字,说在当时那是“盖平和”。听母亲说,父亲练字时,用着单位的废报纸,一张一张地写,一叠一叠的堆放着。我能看到父亲写的字大概都是对联,其他的也没留下什么笔迹,又搬了几次家,很多都无从查找。记得那些年,每到春节前夕,附近的村民都会买好红纸,来到我们家排队等候。父亲把饭桌当书桌,铺开纸张,挥毫泼墨,一张张写完的对联摆在地板上,等字迹干了,村民就拿着自己喜欢的对联,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父亲还经常带我们到山上采摘各种药材,卖给当地的一些药铺,贴补家用。父亲还喜欢钓鱼,喜欢登高望远,似乎在眺望远方的亲人……在这宁静的小山村,父亲度过了他最清静的十三年,也是他最快乐的几个年头。那些年,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作着,收获着;那些年,他读喜欢的书,写喜欢写的字,酣畅淋漓间抒发自己的情怀;那些年,他做着自己喜欢的每一件事,让自己的内心充盈,无暇人间喧嚣,只让自己的灵魂栖息于喜好之上……后来,我们走出了这个小山村,回到城里,各奔东西,在各自的岗位上奔波着,工作着,生活着。闲暇时,父亲的伟岸形象总浮现脑海,他语重心长的话语和灵魂深处的爱萦绕着我们,填满我们的心间,总是那么深邃、伟大、纯洁。

sdjzdx202203231040

猜你喜欢
老中医书籍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老中医
书籍与少年
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