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宜兴县升州、树太师太平王碑和再更名的社会背景、原因及意图

2022-03-22 13:18计艳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期

计艳波

摘 要:文章主要以元朝内部剧烈内战、暗斗为脉络,按历史进程分析阐述元代宜兴县升州原因以及树立太师太平王碑的时间和意图,从俗称、人口迁徙、辖权变更、战事、原兴州城毁并称他名、长期荒芜等方面对现有兴州之称进行整理分析。

关键词:宜兴县升州;树立太师太平王碑;宜兴州称兴州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1.036

《元史·文宗本纪》载:元泰定帝致和元年(1328)八月己未,“升宜兴县为州”。《承德府志·金石》载:“太师太平王碑在兴州故城北,天历时兴州官吏所建。碑文漫漶。”其碑原正文是“天下既定,奉升县为州”。民国五年(1916)滦平县公署曾派员调查:碑石尚存,碑文已难辩。后无存,现当地老者皆不知碑存无之事。

在中国历史上,凡军政机构升格、更名、树碑,均有一些原因,或地广人稠事繁财茂,或区位广而扼要,或遇重大事件等。宜兴县升州、树碑则是以元朝廷剧烈内战、暗斗为主要因素而促成。清代宜兴州又称兴州为多种因素衍变而成。

1 升州前后剧烈内战及燕铁木儿其人

致和元年七月,第十三任帝泰定帝于元上都(多伦)病崩,其扈从在上都的左丞相倒剌沙专权,与王室中辽王脱脱等人及重臣密谋不立皇太子即位已逾月,引发朝野疑惧。八月,留守京城大都(今北京)的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正三品,总环卫大都事)与西安王阿剌忒纳失里、公主察吉台(继母)及心腹等人密议,另立第十任帝武宗之长子周王和世㻋为帝,但因其远在朔漠,路远难行,短时难以返京,而转立武宗次子、在湖广江陵的怀王图贴睦尔为帝,并准备宫变。八月甲午辰,召集百官于兴圣宫。燕铁木儿率武士,兵皆露刃,当众宣示:“武宗有圣子二人,孝友仁文,天下正统当归之。敢紊乱邦纪,有不顺者,斩。”遂亲缚平章政事乌伯都剌、伯颜察二人(均从一品,掌军国重事及机务等),并分命武士捆缚中书左丞(正三品)朶朶等十几名重臣,皆下狱。其余众官乘乱溃散。同时为应对上都倒剌沙、诸王等发兵南攻京城,随即便与西安王等密谋对策。其要点:共守内庭;密遣使臣疾驰赴江陵奉迎怀王返京;查封国库、登录、严管兵符印记;任命军政大员;统一军队指挥关系;调遣各卫各地人马驻守京城、京畿各关、隘,其扼要处居庸关、古北口,遣其弟撒敦、其子唐其势分别统领;令各地军民挖深堑筑高墙以阻骑兵;调运全国兵器、马匹、粮草于京畿等。

八月起,上都诸王、臣率大军分五路由辽东、宜兴、榆林、山西、陕西向京畿进犯攻京城。大都方由燕铁木儿统帅,采取分兵把守与燕铁木儿亲率大军驰援相结合的策略迎击。战事随即在宜兴、榆林、迁民镇(山海关一带)、崞州(山西代县南)、管州(山西临汾西)、河中府(山西运城)等地展开。而后迂回在蓟州、三河、通州、古北口、檀州(密云)、居庸关、昌平、涿州、良乡、卢沟桥、宛平、京都城下等数十处战场混战,有的一地反复争战,如古北口三战各两进两出,蓟州四抢四战。

双方各投入十数万军队,战事惨烈,有的一战双方死伤数千数万。战事历两月有余,最后以上都将帅兵多被斩俘而败。是年十月辛丑,坐镇上都的倒剌沙裸胸捧皇帝玉玺率官跪降,两都大战基本结束。

戰事初期,怀王于返京途中加封燕铁木儿为知枢密院事(从一品,掌天下兵甲机密等),以利战争。九月十三日,怀王于大都即皇帝位,是为文宗,年号天历。即位不久,文宗又加封燕铁木儿为太平王、中书右丞相(元右丞相稍大于左丞相,均正一品)、录军国重事等爵秩。燕铁木儿不仅统领指挥,还亲赴前线参加战斗。如白浮之野大战中,以刀驳其枪,砍伤梁王部将阿剌铁木儿左臂,后又砍死其将士七人。其弟撒敦、其子唐其势亦多次率兵取胜立功。

2 宜兴县升州主要因素应有三点

2.1 其一,庆贺首战大捷

此次两都各路大战,首战便在宜兴县展开。八月,上都北路军由蒙古诸王失剌、平章政事乃马台(从一品,掌军事)、詹事钦察(从一品)等统率大军进入宜兴县,直逼古北口。乙卯,镇守古北口的知枢密院事脱脱木儿、唐其势统军出口迎击,厮杀随即展开,大都军斩杀钦察于阵,活捉乃马台并将其杀死,杀俘敌无数,失剌率败军逃走,大都方取得首场胜利。于战后第四日己未,便将宜兴县升为宜兴州。

在中国历代重大战事中,取得首战大捷的一方都要为之庆贺,以鼓舞士气,振奋军威,激励后战。为庆贺首战胜利,将战事发生地重新命名或地方军政机构升格亦为常有之事。昔,辽太祖神册元年十一月南侵后唐,攻破幽州附近蔚、新、武、妫、儒五州,便以荣誉之称改武州(涿鹿)为奉圣州、改妫州(延庆)为可汗州(可汗,北方游牧强族鲜卑、突厥最高领导者称呼)。宜兴县升州主要因素当为首战告捷促成。

2.2 其二,燕铁木儿彰显功德之需

两战初期,燕铁木儿最高官秩仅为正三品,品级低下很多,且又在朝中无君的情况下,统筹全局,调动各方力量而取得首战大胜也非易事。同时,也获得功名双收。而升州也是从另一侧面彰显其功德和才能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与战地刻石记功具有同样久远性,况且时机恰好。

2.3 其三,县域是京畿东北方向防御的重要屏障

面积广阔,区位扼要。县域位于大都北部、东北部,以山为隔。其西北东与东南分别与龙庆州(延庆)、云州(赤城)、恒州、开平府(多伦)、惠州(平泉)、永平府隶迁安县接壤,山水环抱,沟壑纵横,数处山隘具备军事用途。

由于自然形成,县域道路可能东北达草原,西南可通古北口直抵幽(州)冀。为此,宋辽曾设驿站自白沟经古北口,县域至辽中京(宁城),元世祖中统饬建驿站六处自顺州(顺义)至上都,出古北口驿,七十里至县域设松青站。唐宋多名朝臣上疏或著文,“松亭关、古北口、居庸关为中原险要”,重点防守。而北方、东北方直趋古北口进幽冀更为便捷。由此,县域又成为古代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交往、军事防御与进攻的前沿。此次两都大战,上都军以县域为依托,攻古北口,此后又有两次迂回进入县域攻破古北口南进。历史和现实证明县域是京畿东北方向安全防御的扼要之地和坚固屏障,犹如藩篱与门户,藩篱坚则门户坚。升州后可相应提高驻州军政机构级别,扩大驻军规模,增强防御力量,在远处各险要处阻击敌人。

3 树立太师太平王碑的意图及年月

3.1 燕铁木儿再立新功

文宗初即位之日曾诏告天下:皇兄(周王)远在朔漠已三月,近期难至京城,而民庶遑遑,诚恳迫切,朕且从其请,勉摄大位。待皇兄至京师,遂将皇位让于兄。是年十一月复遣御史北赴漠北(蒙古国)奉迎周王南还京城。

天历二年(1329)一月,周王和世㻋于和宁(蒙古乌兰巴托之西,擀耳寒河上游东岸)即皇帝位,是为明宗。三月,文宗遣燕铁木儿奉皇帝玉玺率众臣赴北迎明宗。四月,拜见明宗,献皇帝宝。明宗嘉其勋,拜太师,重封文宗时所封秩爵。遂扈从南还。五月文宗出京经香水园驿站北迎明宗,八月一日,明宗车驾至王忽察都之地。次日,文宗入见明宗,明宗赐宴文宗及百官。燕铁木儿施以逆谋,明宗遂于宴后第三日暴崩。旋即,燕铁木儿以明宗“皇后之命”,将皇帝玉玺交予文宗。文宗等疾返上都,于7天后在上都宣布“复位”,诏告天下。

文宗为回报燕铁木儿拥立为帝、“平上都之乱”、再谋立复位等功劳,对其愈加宠幸,屡加官晋爵,赐重金、田宅、美女,并封其祖上三代直系为王。三年三月并赐功勋碑一块,立于京都北郊,敕令礼部尚书马祖常(正三品)为其杜撰功德碑文,以彰显其功勋,又于五月颁诏全国:丞相独为燕铁木儿一人,拜太师、重封再封新旧官爵十几个;凡号令、刑名、选法、钱粮、造作、一切中书政务,均由燕铁木儿总裁;王室诸王、公主、驸马、大小衙门等官员禀奏各事,均须经由燕铁木儿,有逾越者按律定罪。由此,燕铁木儿权势已达极点。

朝廷尚且如此,地方各级官员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为其树碑立传便成为一种趋势。而宜兴县升州、文武官员晋级正是燕铁木儿所主持议定,是其功德所致,所以为其树碑颂赞便成为必然之事。

此碑碑额与碑体文字似经杜撰者推敲而定。初看,是说在天下既定形势下升州。但深思,碑额太师太平王德胜碑才是蕴含的主题,天下既定,升州,皆因太师太平王战功卓著和忠君美德所致。真实意图是为燕铁木儿歌功颂德。

树碑年月应为至顺元年(1330)六月至年底间。

从《元史》记载年月看,天历三年五月文宗颁诏封燕铁木儿太师等爵,而其后第七日便改元至顺元年。此七日内启诏告传递及准备是来不及立碑的。因而树碑时间应在至顺五月至十二月间,也正是天历三年的后半年。树碑是否提前?也否,因为天历五月前文宗并未封其为太师。如此看来,升州与树碑并非同步,而是错后两年。

3.2 燕家势力覆灭,碑文或人为损毁

文宗生前与皇后或有所悔悟,故病重遗嘱(1332年)立明宗之子继皇帝位。立其七岁之次子即位,仅四十三日病死。再立其长子妥欢帖睦尔为帝,燕铁木儿以拥立文宗子为由屡屡阻挠,代摄政文宗皇后言己子年幼,而妥欢帖睦尔年已十三,当立之。如此拖延四月有余。期间,燕铁木儿深恐其即位后追究其父皇被害一事败露,深恐追究文宗皇后将其生母明宗皇后推入火盆烧死,谎称妥欢帖木儿非明宗亲生,并将其流放到高丽国无人烟大青岛一事,连累自己,而忧郁成疾日甚,再加之荒淫过度,便于文宗崩后的次年暮春溺血而亡。死后,妥欢帖睦尔即位,是为顺帝,年号仍至顺。是年,顺帝封伯颜为太师、中书右丞相等爵秩,封撒敦为太傅(正一品)、左丞相,唐其势袭太平王爵,封御史大夫等职,封燕铁木儿之女伯牙吾氏为皇后。后不久撒敦病死,封唐其势为左丞相,唐其势居功不满左丞相小于右丞相、遂与撒敦之弟答里密谋逆反。至元元年(1335)六月末,唐其势设伏兵于宫外,率其弟等闯入宫内,反被伯颜等擒杀。其皇后因宫内掩护唐其势兄弟被帝废黜,也被药酒毒死。七月,帝谕罢免所有燕铁木儿父子举荐之人,杀答里等谋逆之人。至此,燕铁木儿家族及党族势力全面崩溃覆灭。在此情势下,朝廷、地方一些曾为燕铁木儿歌功颂德的官吏人等,也必然会陷入忧虑与恐慌中,或销毁掩盖证据。而宜兴州太师太平王碑字迹漫漶不清,或可为宜兴州官吏,杜撰者有意人为损毁所致。

4 宜兴州缘何又称兴州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于兴化县置兴州,设节度使,辖兴化一县。隶于金北京路(辖辽西、赤峰、承德等域)大定府。路府治所皆为大定(内蒙古宁城西土河北岸),章宗泰和五年(1205)兴化县辖白檀镇(承德滦平小城子村,升为宜兴县,治所为小城子村北二里许兴州村)。金宣宗贞祐三年二月,即蒙古國成吉思汗十年,北京路府被蒙古木华黎率军征服,所属各州县官员相继投降。蒙古沿袭金建置,各州县降官多留用。蒙古人吾野尔任路都元帅,统兵镇守。是年十一月,兴州降官节度使赵守玉复反,被路都元帅镇压。蒙古国世祖忽必烈中统三年(1262),将北京路所属兴州及所领兴化、宜兴二县划归上都路开平府管辖。

元明时,兴州治所为今滦河镇。清代《承德府志》载:“滦平县衙署(滦河街)西南里许仍存兴州古城遗址。”《直隶风土调查录》载:“清宣统元年(1909),由(县)城西南蓝旗营(清满八旗驻地)掘出石座一块,上刻‘大元国上都路兴州’字样。”

俗称。清代之后官民所称兴州则是由俗称、人口迁徙、辖权变更、战事、原兴州城毁并称他名、长期荒芜等诸因素演变而成。宜兴县升州后,人们觉得是从兴州“母州”析离出来,称小兴州更为合乎情理,遂又称兴州为大兴州。此后,便成为百姓口语中常用称呼,传遍开来。明洪武、永乐年迁徙到北平府、保定府各县的移民,多告之后代,原从口外小兴州迁来,其后,子孙相传,只知小兴州,而不晓正名宜兴州。《任邱县志》载:“小兴州屡被侵患,故诏其民入内地。”明崇祯年间河南布政使梁炳(掌一省行政,从二品)墓铭:“先祖小兴州人,洪武初迁大姓实内地,卜居容城县之小里村。”清同治年重修的《清苑县志》载:明永乐初,迁大户实内地,故旧家多自口外小兴州而来我县。

徙民废州。明洪武元年八月,明军虽攻入元京城大都,并随即改名大都路为北平府,但元统治者并未覆灭,元顺帝及一些臣子,仍握有数万军队,以上都、应昌(克什克腾)等地为依托与明朝抗衡。为此,朱元璋曾遣魏国公徐达等镇守北平府。徐达一方面布置防卫,修筑历代长城,首建古北口城等重镇,另一方面还依皇帝诏书,迁徙北平府北山北侧各州县及坝上沙漠民入北平、保定二府域内,给田给牛给种子农具,分屯居住。一则为增强、储备守卫北平人力物力资源;二则免遭蒙古侵患,也切掉南犯蒙古人马食饲。宜兴州人口大部迁走。军屯卫兵建置也迁走。遂于五年七月将宜兴州撤废,仅留守卫所一处。

划地赏与蒙古兀良哈。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发动“靖难”之变,用计将大宁都司宁王朱权所隶汉兵及蒙古兀良哈三卫兵编入燕王军,参与南伐。攻取明京城南京后,称帝,次年改元永乐。永乐元年三月将大宁都司移入它处,而将大宁都司原辖之地会州卫等及洪武中设营州(朝阳)、兴州、开平各左右前后中五屯卫,兴和(张北县)宜兴、宽河计三个千户守御所及宜兴州百姓全部迁往内地,而将所腾出之地一并赐予从征有功的兀良哈部,宜兴州地等被编入兀良哈诺音卫。赐予初,蒙古势力尚未到达。永乐帝曾颁诏:“将犯人死罪者免死,全家流放到兴州,称恩军。”

蒙古多不善农耕而依游牧,逐水草迁徙,居无定所。后期兀良哈又参与反明,至明末再未置州县里行政管理机构,历240余年。

战乱。元顺帝死后,蒙古渐演化为瓦剌、鞑靼、兀良哈三大地方部族势力。各部落与明朝关系和少战多。开始,明军数次北征,后蒙古连续南犯长城内外,至明隆庆四年,蒙古首领鞑靼部俺答附明并被封为顺义王的二百年间,双方战事竟达二百余场。期间明政府用多种防御反击措施。其中有加筑长城,封锁关隘。朝廷颁令,各关隘要道,一律不准私自出入,违者连同守关者一并治罪,轻者鞭杖,中者全家流放千里,重者处死。除此,还令军队于每年暮秋出长城乘风纵火三百至五百里,以绝蒙古南犯畜马草饲,名为“烧草事毕”。由于上述各因,无人敢入州域,恐被双方掠杀,使州域人口得不到补充,呈现荒凉景象。在此种情况下,遗留的城镇村庄寺观等或因年久腐朽、失修、水火等多遭毁坏。洪武二年一月,经过明将军李文忠、蒙古国公江文清双方近十万大军攻防厮杀而破坏严重的兴州城更易遭受毁坏。民国初年,虎什哈等地内务府隶上三旗三名千总,伊逊河红白旗等王府下五旗千总、鹰手头目各联合向滦平县公署报告中称:康熙九年初圈地时,均一片荒芜,毫无人烟。20世纪80年代,《滦平县地名志》表明,全县421个大队部所在地,未发现有明代遗留村庄,更未发现明代本县居民后裔。人走、城毀、地荒250年左右,兴州之名自然在人们头脑中忘记、消失。又因滦河经此,来兴州的蒙古人俗称喀喇河,且元明两朝均曾派军队来此驻守屯田,又称兴州故地为喀喇河屯,至清初已成官民通用名称,如康熙在此建行宫,称喀喇河屯行宫。乾隆七年,建行政机构,“喀喇河屯直隶厅”(隶于直隶省布政使司,长官称理事通判,正六品)。

至清初,宜兴州故城尚存古土城墙、太师太平王碑等遗址遗物。再加上内务府分派于姓王姓等携壮丁十数人来此立皇庄,垦殖皇上土地,并招来省内外数百佃户,人口日增,其原小兴州名复用为地名。但因大兴州之名早已匿迹,其外来人更不知历史,遂将小字也省去,直称兴州。已知官方最早文字记载兴州二字为《康熙起居注》:二十八年(1689),九月初五日戊戌,上驻跸黄草川之拜察谷(丰宁境)。初六日己亥,上驻跸兴州。初七日庚子,上驻跸鞍匠屯。

此后,兴州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sdjzdx20220323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