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分数、不唯升学,高中阶段也一样

2022-03-22 13:36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升学普通高中指南

1月10日,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评价指南》),从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5个方面明确了普通高中办学质量的评价标准,着力克服普通高中办学中“唯分数、唯升学”倾向,切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加快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指南》细化了18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查要点,涉及不给年级、班级、教师下达升学指标,不将升学率与教师评优评先及职称晋升挂钩,不公布、不宣传、不炒作高考“状元”和升学率,等等。这些规定都有助于转变高中教育阶段的办学理念,督促部分学校把重心放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上,而不是一味追求考试成绩。

自去年7月“双减”政策公布以来,基础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公众对教育的预期和认识也在逐步调整之中。显然,高中教育也应该和“双减”的精神相适应。如果小学、初中不补课,结果到高中“加倍奉还”;如果小学、初中不排名,结果到高中“变本加厉”,此类局面一旦出现,无疑会影响“双减”政策和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

高中教育有不同于义务教育的特点,在办学实践中也衍生出普职融通高中、综合高中、学科创新高中、国际高中和艺术体育特色高中等多样化的办学类型。因此,在对高中教育进行评价时,也应当避免“一刀切”,保障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对此,《评价指南》有细致的规定,提出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四个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切实防止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学校的做法,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防止可能出现的“教育内卷”倾向,让学生、家长、老师、学校都从“唯分数”“唯成绩”的重压之下解脫出来,更注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价值塑造、创造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高。从“双减”到《评价指南》发布,上述教育政策导向是一脉相承的,是对教育理念整体性的纠偏和重塑。一系列政策形成的组合拳,也让公众看到了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sdjzdx202203231336

猜你喜欢
升学普通高中指南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2020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计划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指南数读
升学啦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