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诗意栖居,值得期待

2022-03-22 03:41小康张玉荣
小康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州本社小康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张玉荣

荔林环抱、碧道环绕,高州根子镇元坝村,地处国家荔枝产业园区核心区。户均年纯收入15.5万元,荔枝产业链创造产值2.5亿元。在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元坝人,打造了茂名乡村振兴的元坝模式。

白墙黛瓦、知青饭堂,高州分界镇杏花村,这里有陈济棠先生旧居、杏花酒坊、全国最大的鳄鱼驯养基地;这里还有储良龙眼公园、蓝色光伏亭……这里丰富多样的美景,是总长为16.8公里的高州岭南乡村风貌带建设的一部分。

元坝村和杏花村是高州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行走在广东省高州市,这一有着灿烂农耕文化的千年古郡,总能看到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作为全国粮食高产示范县、水果第一县、畜牧大县,高州已形成以荔枝、龙眼、香蕉等岭南特色水果为主导,畜禽、水产等为辅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农林牧渔总产值272亿元,多年位列广东第一,又被誉为“广东省山区综合开发的一面旗帜”。

高州也正在充分利用独特区位条件、生态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和各个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与此同时,高州把握地区农业优势,实现乡村农业产业振兴,带动乡村百业兴旺,美丽乡村建设稳步向前。

乡村振兴是篇大文章,如何挥毫运笔、谋篇布局,非常考验政府决策力和群众参与度。新春开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一如既往聚焦“三农”工作,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接下来,便是看地方如何执笔作答、落实创新。

真正的乡村,能“安得下肉身,放得下灵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将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概括为“诗意的栖居”。身处这样的环境,诸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能让人产生诗情画意的美感,和美恬静、舒服放松的幸福感、愉悦感。乡村振兴做到极致,我想大概除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还能让人真正可以“诗意的栖居”。

刚刚过去的冬天,可以说是近十年来最冷的了。出差到广东几个地方,好几家星级酒店的空调都不能制热,据说不是为了省电省钱,而是当初酒店装修时就没想过广东这种地方的空调还需要制热。近几年气候变化很反常,广东每年冬天都会出现温度下降到几度的情况。服务行业,最好是有前瞻眼光。所以酒店,也包括写字楼,应当打破惯有思维,有备无患。

——安徽 张玥

(所刊读者言论不代表本刊观点)

欢迎读者踊跃来信,请邮至hopeforever8899@hotmail.com

如有转载或引用本刊稿件或观点,请一律注明出处,违者本刊将追究相关责任。

本社的编辑、记者和在各地的联络机构、人员,以在《小康》杂志版权页和小康网(www.chinaxiaokang.com)上公布的为准。非本社人员和其他任何未经本社授权进行的各项活动均与本社无关,对假冒诈骗行为本社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为加强杂志社管理工作,防范和杜绝各类诈骗行为,特郑重声明:《小康》杂志社对外开展的发行、广告、招商、合作等一切经济往来,均以《小康》杂志社的账户和书面授权为准,任何其他名义的款项来往均与 杂志社无关。

本刊已许可相关合作网站及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传播本刊全文。相关稿酬不再另行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即视为同意上述声明。

举报电话:010-64030494

猜你喜欢
高州本社小康
本社征订广告
本社征订广告
本社征订广告
本社征订广告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高州,我美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