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组合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22-03-22 09:34刘友香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级建筑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5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布置建筑设计

刘友香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级建筑师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行业的发展与改革受到了人们更多的重视与关注,想要更好完成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就要全方位落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得到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保障,同时还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提供支持。基于此,为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要对空间组合进行合理应用。应用空间组合主要是在建筑设计期间将建筑看作一个整体,并从全局角度展开,对空间组合设计工作进行综合考量,促使建筑与环境之间能够创造更加和谐的关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1 空间理念分析

如今,教育行业受到人们更多关注,素质教育已经在中小学校中得到全面落实。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除了要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意义以及重要作用有正确认识,对于校园环境建设工作也要给予更多重视,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能够加大研究力度与投入力度。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实际工作开展中,设计人员能够对多维度空间理念进行合理应用,并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促使建筑设计与多维度空间理念之间能够实现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建筑设计工作能够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最终建筑设计效果与设计质量也会得到保障。通常情况下,空间组合主要是指将建筑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在整体空间营造期间,能够结合设计主题与设计环境需求等,将建筑自身的风格和特点等展现出来。

从当前教育行业的发展中不难看出,现代教育理念自身存在一定特殊性,这使得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工作面临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的设计标准和设计要求等。在建筑设计期间,要充分考虑与分析教育理念要求,将整个建筑设计重点放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上,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校园环境,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身心发展需求。为实现这一目的,设计人员需要提前了解中小学生发展的具体需求情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高质量落实建筑设计工作。

设计人员对于空间组合的重要作用要有正确的认识。在落实具体工作前,要对周围建筑情况、环境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将建筑作为设计的主体,建筑设施与环境作为客体,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确保能够形成有机整体。此外,在设计期间还要体现出建筑设计的创新性,综合考量现代教育特征,通过该种方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满足学生对学校建筑的需求,确保建筑设计能够在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与推动中小学更好发展等方面发挥出自身价值。

2 空间组合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在现如今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大部分设计人员对空间组合的重要作用有正确认识,并能将其应用在建筑设计中。但在应用前却没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这使得空间组合在应用期间没有将自身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虽然空间组合的应用能够达到一定效果,推动建筑设计的规范化发展,但其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对空间组合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2.1 未重视建筑内部空间时差

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工作落实中,大部分设计人员没有对建筑内部空间的时差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忽视了这一方面的内容。此类情况的出现会影响建筑项目后期使用,而且不同功能分区状态的完善性也会受到影响。在建筑设计期间如果没有对空间时差进行合理应用,那么建筑功能区域的应用效果将无法被凸显出来,整体设计意义也将受到巨大影响。

2.2 未做好建筑设计规划

在实际建筑设计工作落实中,设计人员往往没有意识到总体设计规划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整个建筑规划设计中缺乏新颖性。在此背景下设计出的建筑物具有刻板性,致使整个学习环境较为沉闷,无法为学生创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与校园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更多快乐,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也是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片面追求功能要求

不同建筑都有着属于自身的使用要求与功能。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导致建筑功能也要作出相应调整。但在很多情况下,功能在整个设计中处于完全支配的地位,是建筑设计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在中小学建筑设计工作开展中,会存在片面追求功能的情况,导致空间组合理念与实际建筑设计之间无法实现有效融合,进而会对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完善性产生直接影响。

3 空间组合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 教室空间组合

在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使得学校中的教学楼、图书馆以及办公楼等建筑物都有着属于自身的明确功能。在建筑设计期间,采用交错建筑模式会导致建筑物之间失去界限感,在这一过程中,人行道空间与走廊空间等室内空间会相互融合,创建出全新的空间形态。架空空间以及多个尺度平台可以为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能够为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促使学校空间的利用形式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1]。

学校在开展空间构造工作时,为促使教学空间与走廊过道、不同平台以及不同空间的相互联系,实现对空间尺度的完善与改进,应适当拓展走道宽度,为不同空间的相互结合提供保障。中小学生年龄较小,对很多事物充满好奇心,通过创造不确定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拓展思维,从而将此类空间的作用与价值全面发挥出来。

架空空间需求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如学校周边环境、学校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心理需求等。在此期间,设计人员对于架空空间在学校的不同位置以及具体的功能需求要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确保架空空间可以形成更加完善的空间体系。使得中小学校建设用地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促使校园空间与层次得到丰富,创建完善的空间结构,为后续学校经济效益的创造以及教育效果的提升打下基础。将不同形式的空间以及不同功能的空间进行相互结合,能够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在不同空间中拥有相应功能,各个空间能够相互联合,从而形成完善的空间体系。在学校教学活动开展中,此类空间体系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对于不同教室的教学功能要有正确认识。如果教室功能相同,可以采用两者相互靠近的设计方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实验所需[2]。在多媒体教室设计中,教室要拥有足够的空间,为后续设备安装等工作提供便利。在对教室空间进行组合时,工作人员要始终遵循实用性原则,并将其作为切入点,为教室空间规划提升保障。

教学楼属于全部的功能空间,针对此类建筑空间,需要对教室功能、教室安排等进行合理划分。不管是功能型教室,还是普通教室,都要确保其集中性。如果建筑属于全部教学用房,就要将辅助空间合理地融入其中。针对相近年级布置,可以采取临近布置方式,针对不同年级可以采用分层布置方式与分开布置方式。因为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与认知存在差异,如果将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在相同的楼层中,则很有可能会出现流线干扰问题,同学之间容易发生矛盾。基于此,在空间组合应用中要进行全面考虑,站在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尽量避免出现设计失误的情况。

3.2 半室外空间组合

半室外空间通俗来讲就是教室的延伸,其在学习转化和娱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半室外空间与教室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现如今,教育建筑中包含很多不同的要素,半室外空间组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设计人员对于半室外空间设计的重要性要有正确认识,可以将手工品与绿植等布置到此类空间中。同时还可以根据班级文化情况做好半室外空间组合设计,比如可以利用教学楼走廊将学生的优秀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等陈列出来,不仅能够实现对校园空间的美化,而且能够在学校和班级中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打下良好基础[3]。在半室外空间中,学生会在不同程度上被优秀作品与内容所吸引,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胜心等激发出来,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学习与发展。

3.3 教室环境空间组合

对于教室环境中的空间组合设计,通常情况下是在物理空间环境基础上开展应用性布置工作。例如,在设置窗户位置的过程中,光线过强或者过弱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的视觉造成影响,因此需要设计人员能够对一天内的光照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将教室内的光线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一般情况下,在建筑设计中包含很多不同的空间要素,其中室内通风这一要的素最为突出。在室内通风设计工作开展中,应对教室窗台的高度情况、门窗位置进行充分考虑,确保采用最为合理的设计方式,促使室内拥有良好的通风效果。

3.4 校园环境创造

校园环境创造不仅能够将空间组合衬托出来,而且对于良好教学环境的创造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同时要对园林建筑空间和绿色空间进行合理应用,实现对校园内绿植的维护[4]。在绿色空间布置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建筑物进行衬托。例如,可将竹园布置在合适的位置,从而将校园的书香气息与文艺气息凸显出来。在绿植的衬托下,校内景观效果能够得到美化。此外,操场空间是整个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草坪的作用发挥出来,为学生创造出生态、自然的校园环境,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运动与活动。总之,校园环境建设工作的落实,要围绕自然文化氛围展开,这对于后续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发展能够起到积极影响(见图1、图2)。

图1 校园环境

图2 校园环境

3.5 教室家具布置

在教室空间组合中,家具布置是一项重点工作,同时也是教室空间设计的重要依据。在空间组合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教室内不同家具布置进行全面考虑,如合理布置学生课桌、教师讲台、黑板以及储物柜等。同时充分考虑课桌的间距,确保课桌宽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小学生的课桌长度可以设置为60 cm,宽度设置为40 cm;中学生的课桌长度设置为60 cm,宽度设置为50 cm。结合学生具体特点与学习规律,对家具进行合理布置,以确保其布置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便利。而且小空间的布置以及设定会对整体空间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教室空间中还要预留出班级饮水机位置和卫生用品摆放位置等。

3.6 图书馆区域设置

通常情况下,会在校园中心位置设置图书馆,为学生借阅图书提供更多方便,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图书馆要尽量远离嘈杂空间,如操场等位置,以营造出静谧、优质的学习环境[5]。图书馆空间设计与教室空间设计存在的主要区别是玻璃清晰度以及玻璃大小。在图书馆设计中往往采用大玻璃设计,这样学生能够清晰看到图书馆内的情形,促使图书馆外的学生能够受到图书馆内学习氛围的感染,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图书馆内的学习中(见图3)。

图3 图书馆室内

4 结语

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空间组合的重要作用有正确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将空间组合应用在教室空间组合、半室外空间组合等环节中,将校园的人文特色与艺术价值凸显出来,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布置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迎接新学期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智慧校园环境下高职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特别号都有了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校园环境与人文建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