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2022-03-23 01:05马明珠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水利建设使用

马明珠

摘要:随着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河流开发利用时建设了多种多样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在给人们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如何权衡利弊真正发挥水利工程的价值,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重点。本文研究了当下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阐述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和运用策略,以期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建设;使用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领域的技术也同样发展迅速。我国的国土广袤,河流众多,这众多的河流流域情况各异十分复杂,这就需要河流开发建设多种多样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再给人们带来对应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要怎样去衡量这其中的利弊,进而真正的去发挥出水利工程的实际价值,减少水利工程对于自然环境的损害,就是如今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工作的重点。本文就主要探讨了当今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损害,从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以及对应的运用策略,探讨如何去助力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生态环境健康的长久发展。

1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作用

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一般都会改变原有的水文情况和地貌,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周围的自然生态植被及动物分布等生态环境,这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比如对一些河流的改造,将自然水流改变为人工河流,虽然可能会使人工河流的流量增大,但是因为堤坝的使用会阻断河流,导致一些流段出现缺水或者是断流的情况,严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当地生物生态的生存繁衍。这种影响不光会导致动物的迁徙,甚至灭绝,同时对植物的发展和繁衍也是致命的。因为植物适应环境缓慢,周围环境的变化会使濒危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发生改变,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逐步占据了主导作用,实现在水利建设过程当中不光要金山银山,还要绿水青山[1]。

2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后,原有的陆地变为水体,存水量大幅增加,水分蒸发导致当地气候更加湿润,降水量增多。此外,还可能造成气温上升。(2)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兴建水利工程能够有力地改变水文情势,能够对淤积的泥沙以及河道冲刷产生一定的变化,会对土壤、地震以及水质产生重要影响,还能够对水中的细菌累、鱼类、水生动植物等各种生物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还能够对河口以及河流上下游产生不利的影响加[2]。(3)对水文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地水文形势,导致天然水文状态受到破坏。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附近水体的水流速度、水域深度、水流边界等都会产生变化。如在河流上游建设水利工程,上游的水流速度就会减慢,污染物扩散能力就会变弱,降低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如果水利工程在天然河道上建设,就会破坏长期形成的生态环境。同时,局部的河段水深及含沙量也会发生变化,不仅会给河流上游带来影响,也会给河流下游的泥沙及水文带来消极影响,进而影响河流水质以及水文情况。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里面的运用

3.1科学的促进堤岸工程的建设

在水利工事的创建过程里,其中最重要的基础工程就是堤岸工程,对于水利工事的整体或者水利工事周围的环境的维护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保护的作用。在水利工事进行开创之后,堤岸就可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堤岸工程的创建对于生态水利工事的整体规划而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在进行策划生态水利工事过程中,就不可以使用以往的水利工程去对点进行策划,因此在做水利工程策划就需要结合工程地带的情况去进行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策划,并以此去策划出可以满足每个地方的生态水利工事。工作人员在策划堤岸工程的过程里,因此就需要去重视堤岸工程的多样性,只有在做好上述工作之后,才可以对水体内部的生物去进行破坏进而降到最低,并且在最大的程度上去保护水体的生态可以开展稳定,堤岸工程的多样性是可以被确定下来,这就可以去对水体里面的生物多样性进行固有的保障。在此同时,堤岸工程同样的也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程,但是需要有关的工作人员在策划之中,去对水体的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一个完整透彻的分析探究,之后在对事情进行全方的预测,进而区域保证水体周边的环境可以得到合理的高效的使用,这样也才能够保证堤岸的安全性以及科学性还有稳固性。

3.2环境工程与生态水利有效整合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既无法避免破坏生态环境,也无法避免经济损失。因此,在河道改造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统筹规划,预想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防范措施。为满足我国当下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需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将传统工程设计理念与当下实际工程技巧有效结合,优化水质、水量的配置,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促进社会发展,提升经济水平。例如,针对河道改造设计过程中常会出现的水生动物及动植物污染、植被破坏、大气污染等现象,应做好河道改造周围的绿化保护设计,有效保护周围环境。总之,生态水利建设需要建立在水利工程和环境生态之上,将水量和水质进行优化整合,实现水利建设的生态平衡。

3.3为动植物的生存与繁殖提供更好的空間

在兴建水利工程的时候,要对河流、岸边、水道的种植物展开深入研究,保证动植物能够同水利工程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并且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还需严格依照自然生态中的地貌和地形特征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从而在水利项目周边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例如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当中,河堤坡脚处有了很大的孔隙,与此同时此处还拥有非常多的变化带,因此来说,此区域位置就非常适宜各种生物的生产,可为鱼类提供一定的生长场地,同时,还可以利用河堤两旁的树木和草丛为鸟类和昆虫提供必要的栖息地。

3.4提高水资源自身净化能力

我国是水资源紧缺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处于全世界的较低水平。水资源作为人类的生命之源,目前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状态不容忽视,所以生态水利工程在解决水资源污染和提高水源涵养方面都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设高质量、科学的生态水利工程,水资源可以提高自身洁净能力。通过水资源的自我净化功能,分解水中的细菌等污染物,而水资源的自我净化过程,需要氧气的参与。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当中,要增加氧气含量,保证水中的氧气充足,才能使水资源的自我净化能力得到提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还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利用生态学原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要原则,积极创新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促进水利工程生态体系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阳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18):293+296.

[2]梁天雨,刘树峰.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20(05):21-22.

猜你喜欢
水利建设使用
新型农村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的策略
彭阳县基层水利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浅谈普通高校竹笛专业教材的使用
浅谈工位器具的合理性设计与使用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