缜密布局下的浪漫意蕴
——达拉皮科拉《安娜莉贝拉的音乐笔记本》NO.1(《象征》)的十二音技法分析

2022-03-23 02:52宋曼嘉
戏剧之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倒影巴赫显性

刘 丁,宋曼嘉

(华南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达氏作为20 世纪意大利最早使用十二音技法进行创作的作曲家,在风格上既富有序列主义的理性与严谨,又具有后浪漫主义的感性与细腻,其作品呈现出多元化的音响特征。《象征》是钢琴组曲《安娜莉贝拉的音乐笔记本》中的第一首,作为组曲的开篇之作,作曲家赋予了“象征”这一标题多重含义。这首作品在平稳的节奏律动下,呈现出主题鲜明、声部清晰、可听性较强的音响特点。那么,达氏设计了一个怎样的原型序列,如何使用与发展该序列材料,又是通过何种手段完成全曲的结构控制与布局,从而实现上述音响特征?

一、序列的原型

《安娜莉贝拉的音乐笔记本》整部作品的音高材料均来源于同一个十二音序列(见谱例1)。

谱例1 序列原型

通过观察该作品的原型,可以发现:序列具有多重调性特征,序列体现不同维度的对称性原则。

(一)调性特征

调性因素在达氏的十二音作品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先导性角色。在这首作品中,作曲家按照两个层次设计其调性因素。

1.五音列

除去原型序列最中间的6、7 号音D 和♭D,前后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五音列,这两个五音列都具有较强的调性感。前五个音的调中心为B,后五个音的调中心为C,两个调中心的音高也形成了一组小二度关系。

2.调式音阶

若将序列原型以8+4 的方式进行划分,第一部分(第1-8 音)构成一组♭e 小调基础上的八音音阶。而第二部分则可以看成调中心为C 的四音三度叠置,若借用第一部分♭e 小调的♯Ⅶ级音D,则可以完整构成一条C 宫系统的五声音阶。

(二)对称性原则

在作品中,序列中的对称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原型序列的三音截断与六音截断中。

1.三音截断

若将十二音序列直接分为四个三音截断,其中第二和第三截断均构成集合【3-8】,使该序列在集合的布局上呈现出内部对称的结构。进一步观察可以看出,若将四个截断的最高音提取出来,当作“旋律层”,可构成一个巴赫签名动机原型(♭E-D-F-E)。此外,巴赫动机的原型(♭B)#A-A-C-B 则位于序列的1、11、10、2 号这些边缘音位。两组巴赫动机像十二音建筑的外部框架与内部支柱,建构起序列原型的音高排列系统。

2.六音截断

Fig.2 shows a schematic of the fiow duct test rig in the Fluid and Acoustic Engineering Laboratory(FAEL)at BUAA.Theflow is provided by a continuous wind tunnel consisting of a centrifugal fan,plenum with metal screens,and silencing ducts.

若将十二音序列分为前后两个六音截断,则其内部音程种类与数量完全一致,都可归纳为集合【6-31】,并且可以产生12 次移位,这使得这条十二音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与对称性。

3.音级时钟

上述特征从整体上将十二音序列一分为二,奠定了其音响材料的同一性特征,而暗藏于同一性音响之内,对两个同源集合间的“音级时钟”图形轴对称布局才是作曲家实现对“原型序列”逻辑控制的关键(见图1)。

图1 音级时钟内的轴对称

将十二音序列按照从中间依次向两端扩展的方式,将6-7 号音、5-8 号音、4-9 号音、3-10 号音、2-11 号音、1-12 号音使用线连接并置于“音级时钟”内,此时,图形的轴对称形态一览无余。这种设计既保证了两个音响材料的整体同步性运动,又从个体(单个音级)材料的联动上产生了内在的统一逻辑。

二、序列的使用

在十二音音乐中,一条具有潜力的序列对作品形成独特风格和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作曲家如何将序列布局于作品之中,实现作品结构的整体统一,又如何通过序列的使用表达其个人的喜好,对该作品进行标题化的形象塑造呢?首先,笔者将原型序列及其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及移位等序列材料与乐谱一一对应,根据其使用情况将作品结构初步划分为三个段落,并进行观察(见表1)。

表1 《象征》序列使用表

作品在慢板的速度下开始,以两层声部初次陈述序列原型,左手声部是1、2 号音(#A、B)的八分音符持续性律动,构成了标志性的“显性二音组”。右手声部依次出现♭E-D-F-E 四个音,构成了BACH 巴赫动机,使此处具有主题意味。通过中段的发展,“显性二音组”在低音区以同样律动再次出现,预示着音乐进入再现阶段。在这部作品中,基本序列、倒影序列及序列间的转换都是被严格控制的。

(一)具有主题特征的“基本序列”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基本序列的出现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分别以P0、RI0、R0 出现在呈示段、展开段与再现段的开始处。在这些段落中,基本序列凭借相同的织体形态、恒定的节奏律动及简洁的声部安排,具有了奠定全曲音乐形象的主题特征。

(二)具有展开特征的倒影序列

在此作品中,倒影序列是对比与展开全曲的重要材料。倒影序列在作品中共出现三种形式,分别是第11-14 小节的I8、第26 与28-29 小节的I4及第33-36 的I10,且每一次倒影序列的出现都意味着作品的结构即将发生转变。如作品首次出现倒影序列(I8)的第11-14 小节,“显性二音组”首次移位至属方向进行陈述;“巴赫动机”在全曲首次使用倒影形式(见谱例2)。

谱例2 I8 中的“巴赫动机

第26 与28-29 小节的I4(见谱例3)是作品第二次出现序列的倒影形式:这里首次将两个不同序列(P9 与I4)以交替出现的方式置于作品中,打破了前段以单个序列为材料的陈述方式;其次,首次将织体形态由“纵横法”转化为“分割法”,强化了六音集合【6-31】在空间中对音高组织的控制力。

谱例3 I4 中运用六音截断

(三)具有结缘性特征的序列转换

在序列音乐的音高布局中,通过序列之间所具有的结缘性特征对音高运动加以控制是常用手段之一。在此作品中,第9-10 小节♭G、F 这一“显性二音组”,既是前一条R7 的11 与12 号音,又是后一条I8 的1 与2 号音,作曲家用♭G、F 在两小节内单独运动并切换重音为先导,凸显二音对序列转换的连接作用。在14 小节I8 向15 小节P7 转化时,同样以♭G、F 为共同音,同时,I8 与P7分别是倒影类序列与原型类序列,两者围绕#F/F这一对轴心音倒影对称,体现出两条序列间更为有机的联系方式(见谱例4)。

谱例4 I8 与P7 结缘性

三、整体结构布局

(一)结构的近景

所谓结构的近景,在这里主要指以作品的序列布局、速度变化等所形成的段落划分为基础,总结、归纳形成的作品曲式结构。《象征》中最重要的曲式结构特征是以“三分性”原则为基础,同时在内部设计上隐藏着二分性对称结构,这种特征被贾达群归纳为“结构对位范畴”(见表2)。

表2 《象征》的曲式结构图示

《象征》中,以同一速度和织体形态,并伴随着原型序列(P0)的使用为标志,确立了其作为陈述与再现段落结构的依据。同时,唯一一次以相邻位置出现的两组序列又呈现出音高材料使用上的二分性对称特征。

(二)结构的中景

如果说序列布局是建构该作品的表层手段,那么,“显性二音组”与巴赫动机的使用则体现了作曲家对细部结构更深层次的布局,在作品中产生了不同的结构功能和意义。

1.“显性二音组”的结构功能

在作品中,“显性二音组”出现了两种不同模式,它们的转换标志着作品段落发生了改变。在陈述段落(第1-16 小节)与再现段落(第37-46 小节)中,“显性二音组”的变化依托于序列形式的转变,体现结构力的作用。而在中间的发展性段落中,“显性二音组”的音高则依照小节的变化而转变,强化节奏律动。“显性二音组”在作品中的转换方式也再次印证了整首作品结构上的三分性(见表3)。

表3 “显性二音组”结构功能

2.巴赫动机的结构功能

巴赫动机则是暗藏于作品行进当中的另一条线索。该线索既平行于主线(显性二音组),体现三分性结构,亦印证了由两组相同序列所形成的对称二分性结构。一方面,每当基本序列出现时,其巴赫动机的形式也必然是原型。另一方面,巴赫动机音高材料的首音在每段开始处分别为♭E-E-♭E,同样形成陈述—发展—再现的三分性规律(见表4)。

表4 巴赫动机结构功能

(三)结构的远景

笔者发现,若以黄金分割原则为基础,将作品放到更大的范围内去观察,不同层次的黄金分割点与作品的内容和结构之间都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关联性。(见图2)

图2 《象征》中的黄金分割点

《象征》全曲共46 个小节,其黄金分割点位于第28 小节(①),正值全曲序列频繁更迭、发音点最为密集且最短时值长度(连续十六分三连音)出现的位置,也是整首作品的高潮部分。按照黄金分割点位置将作品分为前后两部分,将这两部分内部再以这种原则进行观察后可以发现,全曲逆黄金分割点第17 小节(②)恰好与前段黄金分割点重合(③),而第17 小节这一位置正是作品展开段的开始。前段逆黄金分割点处的第11 小节(④)处于呈示段内两部分的连接处,也是作品首次使用发展性倒影序列的位置。综上所述,作品从每个段落的进入到全曲的高潮位置不仅严格按照黄金分割原则进行,且在局部处理上与作品“结构对位”思维高度统一。

四、结语

本文对《象征》这首作品的序列原型、序列使用、固定音型的贯穿及结构的主要特征进行了逐一概括与分析,最后需要对达氏的作品及其分析的内涵与意义进行总结。达氏赋予了序列原型多重隐喻:既可寻到调性音乐的影子,亦在其中暗藏着“巴赫签名动机”和对称二分性结构的设计。这些做法显然受到了后序列音乐的启发并体现了作曲家早期创作中崇尚德彪西与布索尼音乐风格而体现出的那种富有感性且精巧别致的审美追求。作品中,达氏对序列的使用与整体结构布局,呈现出缜密的布局与多重控制手段,使多层音乐细胞元素彼此发生关联并产生“化学反应”,凝聚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形成了由内而外的具有“自然调性化风格”的浪漫意蕴。

注释:

①结缘性指序列间在音高及位置上存在着某种将其统一起来的关联,是构成12 音序列及其运作方式的重要手段。

②贾达群:《结构诗学——关于音乐结构若干问题的讨论》,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年,第153 页。

猜你喜欢
倒影巴赫显性
巴赫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OEHLBACH(奥勒巴赫)MATRIX EVOLUTION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西方近代音乐之父巴赫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
论巴赫音乐的多重风格特征
YiyiGutz 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