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绿色经济的出场语境、表现向度与实践取向

2022-03-23 12:46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明理念绿色

朱 丽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98)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生态危机逐渐蔓延全球,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向人们席卷而来。而生态意识的觉醒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绿色运动的发展,助推了生态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绿色经济这一概念由英国的皮尔斯率先提出,强调了要在自然可承受的范围内开展经济活动,尽最大努力减少对自然的破坏。绿色经济注重协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追求实现环境保护与缓解贫困的融合和协调发展。[1]233-245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就必须要推动绿色发展。跨入新时代后,中国的生态环境情况逐渐好转,但整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探寻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刻不容缓。基于此,从生态文明视角切入来研究绿色经济的出场语境、表现向度以及实践路径,有利于破解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对于助推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绿色经济的出场语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高能耗工业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长期环境问题的累积迫使中国共产党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21的重要原则,明确指出走绿色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并且强调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平衡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推动绿色发展是其重要的实现路径。而绿色经济是在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面临桎梏以及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潮流的情况下提出的。

(一)破解传统发展模式的生态困境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粗放式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以耗费巨大的能源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进步,在这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生态要素的大量投入来追求经济的增长。由于这些高投入、高污染和高耗能的生产方式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控各种环境问题,致使各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不断涌现,“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3]234因而破解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推动我国经济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成为摆在眼前的重大难题。

在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下,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以高新技术为支撑,注重实现人与自然平衡和谐发展,是一种既能够支撑当代人发展需求的同时又不会侵害后代人发展利益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与选择,它能统筹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实现,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二)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潮流

进入21世纪后,全人类共同面临着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等生态危机。在2009年欧盟就开启了整体绿色经济发展计划,并投入大量的资金推动绿色经济的启动与发展。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绿色经济转型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还公布了《绿色经济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绿色经济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它将催生大量的就业机会,为解决社会就业困难的问题提供新出路,从而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在2012年之后绿色经济逐渐成为了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由此可见,绿色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不仅能有效摆脱经济的衰退,还能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4]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后,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逐渐成为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发展绿色经济是顺应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绿色经济的表现向度

面对愈来愈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要破解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难题,就必须要大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推进的绿色经济具有其自身显著的特色,它追求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以发展绿色技术作为重要支持手段,以促进绿色消费为关键途径。深入理解并把握生态文明视角下绿色经济的表现特点,有利于推动新时代我国经济实现深入发展。

(一)以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为基本要求

生态文明十分注重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协调,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切入来看待绿色经济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做到保护生态环境是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实现了蓬勃发展,但各种环境问题也在其中逐渐累积,最终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在这样的情况下,绿色经济应运而生。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2]21绿色经济做到了最大限度地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大力推动发展绿色产业,妥善处理好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突出矛盾,对于改善当前环境具有重要积极意义。此外,发展绿色经济本身就内蕴着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理念。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大自然为人类的基本生存供给着所需的物质条件,而社会的发展进步也离不开自然界。

(二)以发展绿色技术为支撑手段

传统的技术创新只注重追求经济增长的实现,对于生态环境这一要素从不加以考虑。随着人类跨入生态文明,传统的技术已无法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绿色技术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绿色技术注重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这一点与生态文明的理念不谋而合。 它以绿色技术作为支撑,对于推动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跨入新时代后,发展绿色经济是助推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发展绿色技术有利于破除传统技术的高污染、高能耗和高排放等缺陷,同时还做到了把生态环境指标纳入到技术创新的范围之内进行考虑。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要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突破来不断助推绿色经济的发展,明确指出要“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2]34绿色技术可以助推资源能源的高效率利用,有效控制资源能源的浪费,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推动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

(三)以促进绿色消费为重要途径

消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生态环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盲目的消费会给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文明的社会强调以满足自身发展为限度进行合理的理性消费,反对奢侈和盲目的消费。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绿色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注重实现绿色消费,反对消费主义。消费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崇尚消费至上的文化现象,过度消费带来的后果就是大量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而绿色消费破除了传统的人类中心本位思想,把自然放在与人类同等重要的位置,强调要从自然可承受的范围出发来开展消费行为和活动。大力推动绿色消费不仅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缓解自然资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5]1-3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绿色经济发展,大力促进绿色消费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实现绿色消费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消费观念,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为目的,在消费的过程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实现,维护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发展的状态。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生态文明视角下绿色经济的实践取向

跨入新时代后,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不可抵挡的潮流和趋势,实施绿色经济战略逐渐开启了国际经济竞争的新途径。它不仅能够助推经济实现创新发展,同时对世界可持续发展事业也起着积极作用。基于此,从生态文明视角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就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体包括思想层面的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制度层面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以及在实践层面要积极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在推动绿色消费实现的过程中,生态文明理念强调实现人、自然以及社会各个层面之间的平衡和谐,它强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地位,要秉持着尊重自然的态度来开展日常的生产和生活,逐渐让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全社会的追求和价值认同,从而让这一理念成为人们自觉性的行为。

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体系的创新发展对于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在各个领域和各阶段的教育,逐渐在全社会范围内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开展全民绿色消费教育,把绿色理念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阶段中,把教育范围从学校逐渐扩展至社区、单位乃至全社会,使社会每个公民都能接受到绿色消费教育。此外,还要推动社会大众积极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具体包括环保出行、使用绿色环保的产品、二次利用资源和减少生活垃圾等,通过这些举措可以使绿色消费方式逐渐深入人心。

(二)发展循环低碳经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其中,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最有效的途径。要把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式逐渐过渡,推进经济结构模式的内在升级和调整。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有利于摆脱传统发展模式污染环境的困境,因而对于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要迈向生态文明时代,就必须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2]20循环经济之所以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主要在于对物资及资源的循环使用。它构建了一种循环发展的模式,从源头上减少了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侵害,对于破除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与此同时,我国还积极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助推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低碳经济的低污染和低排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能源的消耗,调整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能源使用的结构,做到减少废物污染物的排放。

(三)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

在探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中,为了改变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态势,习近平同志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6]210为此,要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的创新,继续完善绿色法律体系,为绿色经济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在生态行为方面要加强法律的可调控性。首先,在立法方面,要更多地体现绿色的内容,在原有法律的基础上不断增添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绿色经济的内涵。其次,在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形成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实现对过程的严格管理。最后,在执法方面对于违反绿色法律的行为和个人要进行严格惩处,不断加大其违法的成本。

绿色经济的发展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它不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还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在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继续推动绿色经济向前发展,要更加爱护自然生态环境,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不断促进社会经济实现良好可持续的发展,助推中国大跨步迈向生态文明时代,努力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猜你喜欢
文明理念绿色
绿色低碳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