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概算调整分析

2022-03-23 18:06张潘杰
建材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概算单价工程量

张潘杰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市政工程项目因其自身的复杂性,从项目立项至完成最终初步设计概算所经历的时间跨度较长,也因此导致了期间可能的材料价格上涨,工程量变更(包括设计理念调整或设计变更),或征地拆迁等外部一系列情况。对于此类时间跨度较长的项目概算编制而言,除了得到最终造价之外,需对前后稿的对比情况作分析,以便让业主高效清晰地了解项目整体变化的来龙去脉,同时也可为后续项目施工阶段的更新调整提供依据,指导价格的签订,提高工程效益[1]。通常,对于概算的复核主要从编制范围、计量计价、工程量、综合单价等角度进行[2]。当前后工程量基本保持一致时,需对影响因素较大的信息价变化情况及其导致的分部分项工程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客观分析。而又由于较长时间跨度内的标段划分调整、设计质量要求提升等原因,工程量的变化情况及影响概算的程度或趋势也需结合价格的波动同步分析。因此,在对此类项目的概算作调整分析时,必须抓住变化重点,提炼变化核心因素,以便对项目变化情况作更准确的反馈。

1 价格因素分析

1.1 实例分析

以上海地区某市政道路项目为例,2021年4月的市场价格较3月的涨幅较大。首选汇总工程所涉及主要人材机,包括2021年3月及4月的市场价,及其涨幅额度及涨幅率变化情况。通过汇总对比可知,主要人工费中综合人工由每工日155元上涨至159元,涨幅为2.58%;种植工及养护工涨幅较大,分别由每工日165元、145元上涨至184元、159元,平均涨幅达10.59%;材料费中钢筋、混凝土等主材较上月均有明显变化,沥青混凝土类主材的价格变化不大,材料费总体平均涨幅达5%。

其次,将原3月的市场价格逐一更新为4月并汇总,包括2021年3月及4月的分部分项指标、涨幅额度及涨幅率变化情况。通过汇总对比两个月指标可知,此次市场价格的总体上涨范围大,各分项工程的建安费变化累计后就会对整体建安费有着较大影响。比如:由于指标涨幅为23元,道路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因此仅机动车道一项的增加值可达92万元,累计其余建安费变化后数据可高达200余万元。

由于该项目业主方需要控制总投资,已在原有工程量基础上进行了削减,但总体造价仍呈现上升趋势,而这必然会与业主方的基本预期相违背。因此,在此类特殊情况下,更需要造价人员对各项造价指标进行逐项分析,在涨幅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清晰地知道各项的增减情况及对应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完整细致地把控住各项指标,以便更清晰有效地向业主分析交代造价的变动原因。

1.2 价格因素分析要点

在市政道路项目中,材料价格是影响工程造价最直接的因素,约占工程总造价的50%[3],因此材料价格的波动势必会对最终造价产生主要影响。在工程量不变的情况下,可通过载入最新的人材机更新造价,随即更新对应的指标,但最重要的便是对更新后的造价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此,可以通过挑选一些重要的子目进行比较。

把控住了主要子目变化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把控整体变化趋势及原因。如果一项指标所涉主材较多,则可以逐一调整材料价格去直观地观察指标的变化过程,其实往往几个重要的市场价格更新后,其指标已接近最终值,那么剩余部分的原因便是其余非主要人材机的整体性增长所致。通过此方法进行复盘,在确保其定额与工程量正确性的同时,也可以复检材料的选价。

2 工程量因素分析

2.1 实例分析

与上述道路工程相似,以江苏地区某项目为例,对桥梁工程受涨价影响进行分析。同样因项目的进展稍有延迟,由2021年2月推迟至2021年5月,也导致了概算需重新更新信息价。通过对比此次三个月内的涨价趋势,并分析方案前后的变化点及相应指标的变化程度,从而分析此次整体变化中因市场价格上浮所占的影响程度。

首先,汇总市政桥梁工程所涉及主要人材机在2021年2月及5月的市场变化情况。通过汇总对比可知,各类钢筋部分的涨幅较为明显,平均上涨接近20%;而混凝土部分变化不明显,沥青混凝土类主材的价格变化不大,材料费总体平均涨幅达5%。

其次,结合新的方案要求对工程量数据同步更新,并将原2月的市场价格逐一更新为5月,汇总得到主桥、引桥、桥面系、梯道桥四部分的前后单位面积指标,其涨幅率分别为12.22%、6.03%、4.54%、-17.25%。由于引桥及桥面系变化不大,而梯道桥总面积较小,所以分析对象主要为主桥部分。对此,将主桥部分继续拆分为基础、下部结构及上部结构,计算其每立方混凝土单价指标,得到其前后指标涨幅率分别为4.73%、2.64%、8.75%。

从其变化程度可以看出,对于每立方的混凝土价格而言,由于其变化程度小于混凝土单价的涨幅,且本身涨幅率较小,因此可粗略判断混凝土的涨价影响并不大。但是更为关键的问题,需从混凝土含量及配筋率角度出发,整体判断其混凝土及钢筋的变化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得知,在混凝土含量方面,该项目原基础、下部结构及上部结构的每平方米混凝土含量系数为1.27、1.02与1.27,现混凝土含量为1.44、1.16与1.27,特别是基础部分,原系数含量并不低,但是由于所涉及地质方面等特殊原因,经设计方案调整后混凝土含量被再次提升,这无疑会大幅增加造价。而从配筋率角度来看,基础、下部结构及上部结构均有所下降,分别从0.10、0.13、0.3下降至0.09、0.10、0.24。对于钢筋而言,由于其价格涨幅是较大的,价格上涨无疑会对价格产生影响,但配筋率的降低却使得钢筋总含量降低。经过单独计算钢筋新旧工程量和单价,发现前后钢筋的总价格是大致持平的。由此得知,此次整体变化中因市场价格上浮所占的影响程度总体而言并不大。虽价格已经过了三个月的上涨,但导致指标上涨的主要因素不是混凝土价格或是钢筋价格的变化,而是混凝土含量的提升。

2.2 工程量因素分析要点

对于像桥梁工程这类内容比较繁杂的项目,应结合方案优化设计综合审查,以真正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4]。如果无法直观判断结论,可以进一步拆解各类指标,包括上部结构的梁、钢结构或下部结构的盖梁、墩台、承台等。当整体指标偏高后,横向对比类似项目的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通过对基础、下部结构及上部结构的混凝土含量及配筋率的指标分析,可以宏观准确地把控项目的整体情况,以明确造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

3 量价因素综合分析

3.1 实例分析

通常对于时间跨度较长的项目而言,其价格的上涨及方案的变化同时发生,往往新的造价很难控制在原批复内,对此超批复情况的详细分析说明则是无法绕开的核心问题,但又往往很难有效理清其分别的影响程度。特别是在方案也变化的情况下,需梳理出根本原因究竟是量还是价。以上海某项目为例,由于工程自2015年7月取得可研批复至2021年4月完成初步设计(送审稿),历时将近6年,受工程方案变化及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影响,其概算较可研批复增加较大。因此,需对初步设计概算与可研批复的造价差异进行详细量价因素综合分析。

3.1.1 表格构建

由于项目的变化,往往现有估算与原批复中的列项部分就不尽相同。因此要搭设表格的框架,首先就需要将两者的部分分类合并,缺少或增加的列项务必单列在内。除了常规的数量、金额、单价等子目外,在对比表格之后,逐一添加所需分析内容项,主要包括金额差异、工程量差异、单价差异、材差原因导致的上涨金额、工程量原因导致的上涨金额等。

3.1.2 分析价格差异

材差导致的价格差异=单价差异·原工程量=(现单价-原单价)·原工程量。即如果工程量不变的情况下,仅提升单价会引起多少变化。以机动车道为例,前后工程量由46 449 m2减少至37 671 m2,前后单价由405元/m2上涨至560元/m2。因此由于材差原因导致的价格差异为单价差异(155元/m2)·原工程量(46 449 m2)=720万元。

3.1.3 分析工程量差异

工程量导致的价格差异=工程量差异·现单价=(现工程量-原工程量)·现单价。即在价格已完成更新的情况下,工程量随后的变更会引起多少变化。同样以上述机动车道为例,由于工程量原因导致的价格差异=工程量差异(-8 778 m2)·现单价(560元/m2)=-492万元。

3.1.4 汇总与校验

价格差异=材差导致的价格差异+工程量导致的价格差异,各子项累计差等于总金额差。机动车道的价格差异=720万元+(-492万元)=228万元。完成数据部分后,不但要仔细校验其公式与汇总的正确性,同时也要分析其合理性,有理可依。比如设计人员若认为工程量没变化,而工程量导致的材料上涨数据又过大,则需要校对表中对比稿的工程量与实际工作中参考的资料是否一致。

3.1.5 原因分析

通过各项数据的大小趋势及占比,分析各项金额变化的具体工程量原因,如方案的调整、管道管径变化、施工措施的变更等。由于各分部分项所涉及材料繁杂,对于材差的分析可另附《主要人材机价格对比表》,比对工程中各类人工及占最大的各类主材钢筋。一般主要材料分析包括混凝土、水泥、黄砂、沥青、碎石等。在对比价格的同时罗列材差值及上浮比例,便可直观地显示其上涨程度。在上述项目中,6年内主材平均上涨幅度可达到100%,像黄砂等甚至上涨220%,其影响程度可想而知。如果往期价格没有不含税价,只能看见含税单价,则是由于营改增的关系所造成的。

3.1.6 数据汇总

经过数据分析及其原因分析汇总后,综合得到上述项目概算较可研批复增加5 861.78万元,建安费较可研批复增加5 230.62万元,其中受工程方案调整影响增加1 322.70万元,受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增加了3 907.92万元。各单项增长情况如下:道路工程总金额上涨2 518.87万元,主要受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桥梁工程总金额上涨988.86万元,其中受工程方案调整影响上涨530.85万元;排水工程总金额上涨1 553.06万元,其中受工程方案调整影响上涨819.07万元;附属工程总金额上涨169.83万元,主要受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3.2 量价因素综合分析要点

对于某些工程量不发生变化,仅发生单价变化的分项而言,不论是选择哪种计算方式,两者的原因归属都是材料价格变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某些工程量是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的分项,其原因显然是工程量的变化,但是由于未填写无工程量子目的价格一栏,那么通篇地拉公式可能会出错,是因为从先材料后工程量的分析方法出发,若工程量从有至无,其新价的数据为0,而工程量的变化又等于工程量的差异·新价=0,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同样地,对于先工程量后材料的分析方法,若工程量从无至有,其原价的数据为0,但工程量的变化等于工程量的差异·原价=0,同样与实际情况不符。对此,务必将表格完善,统一将无工程量部分的价格补充进去,就能有效规避此类问题。

另外,上述分析过程是按先变更材料价格、再变更工程量来统计的各部分变化。如果选择先变更工程量后变更材料价格,其结果会有部分差异,即部分金额变化原因将从量的原因转移至价的原因。但是对于实际情况而言,其原因的归属问题还是需要从实际出发,不但要合理选择用哪种方法进行分析,还需要在对大批量的公式完成计算后再校验其变化原因是否符合实际。

在一般情况下,相关部门的概算审批会要求项目总价的涨幅必须控制在10%以内,以确保涨价被严控在一定范围内,便于控制投资。然而,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过于理想化。为了避免去触碰繁琐的批复修改流程而求省力省时,可能会使得甲方单位退而求其次,着眼于限额设计,从而降低功能需求、产品质量,甚至于施工标准,以满足账目上的数字符合硬性要求。而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直观有效地分析或剥离价格与工程量的变化影响程度,最大程度论证概算总价上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4 结 语

综上所述,概算本身的软件操作过程并不复杂,通过造价人员在软件中更新人材机价格或最新工程量后便可得到更新的造价。但是对于概算编制工作而言,仅得到最终的数据是不够的,且具体的总价上浮水平与影响程度往往与预期有所差距,大量数据的变化使得造价的变化过程不够直观,因此对完整造价变化的解释才是造价工作的重点。对此,在概算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先对造价数据进行有效归类处理,在完成所有数据处理后进行整体原因分析,从而对市场价格上浮的影响程度有更直观地呈现。

猜你喜欢
概算单价工程量
如何求单价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四)——单价是多少
EPC项目设计的概算控制和管理探讨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算单价
EXCEL在零星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铁路站场EBS工程量分解
2014年中考数学命题大预测试题
工程量签证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