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信息技术提升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研究

2022-03-24 20:52沈斌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理想信念信息技术

沈斌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融合已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主流。所以,为了加快国家发展的脚步、跟上世界发展的进程,教育部门认识到,在信息时代,对青少年的错误观念进行纠正、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非常有必要。为了避免青少年面对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时做出错误的选择,教师应该有效利用当前时代的优势,加强对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青少年教育;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8-0004-03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big data 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development in all fields of socie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keep up with the process of world development,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recognizes that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correct the wrong ideas of teenagers and help teenagers establish correct ideals and belief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 order to avoid teenagers making wrong choices in the face of a large number of good and bad information resources, teachers should make effectiv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era,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teenagers' ideals and beliefs.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Youth education; Ideals and beliefs

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希望,他们的理想信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进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青少年也面临更多的诱惑和考验。同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至关重要,而青少年因为缺乏对网络环境的辩证分析能力,便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而误导自己,所以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漏洞,在这个网络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根据自己的优势确定理想和目标,教师还要为学生不断传递正能量,增强他们的意志力,坚持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1.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以科学理论为依托,通过各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呈现出发展迅猛的良好势头。目前我们生活时代的大数据程度不断提高,并且由于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等优点,“互联网+”也逐渐成为各大企业进行项目转型的主要手段之一,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大部分学校的教室已配备了完整的多媒体设备,从实现科技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多优秀的资源、机会,除了这些硬件条件,教师也应该思考“信息技术对提升青少年理想信念方面的应用”。由于信息技术的传输迅速,青少年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够了解到整个世界的信息,却又不能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屏蔽,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比如西方国家拜金主义、追逐权力等不好的思想观念,就很容易毒害青少年的意志,使青少年丧失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价值观念。虽然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但理想的力量依然不可小觑,它不仅是我们深陷困境时却依旧奋斗的信仰,还是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要求。而青少年作为国家发展的希望,承载着中国发展的未来,背负着振兴中华、为国效力的责任,就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的必要性,这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且随着互联网时代脚步的加快,信息技术很显然能够成为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远大目标的有效工具。同时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一教学工具,积极探讨高效合理的实践方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丰富、传输迅速的优点,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树立远大目标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青少年在面对众多诱惑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初心、牢记使命,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终身。信息技术的盛行,不仅能在教育行业看出端倪,在娱乐行业更是极为盛行,涉世未深的青少年,面对琳琅满目的网络信息,有些往往会丧失学习的动力,甚至沉迷在网络世界中。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信息时代的到来,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分辨信息是非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把一些社会上的不良信息,及时地进行过滤,以提高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教师要把信息技术当成完善教学方式的一种手段,鼓励学生在多媒体设备上,寻找有用的知识和信息,而不是沉迷于娱乐的世界,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青少年要抵抗住信息时代带来的诱惑,立足根本,重整旗鼓,朝着光辉灿烂的明天走去,這是当代青少年的使命和追求。

2.信息技术提升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实践探究

(1)鼓励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

在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通常开展于政治或者道德法治这两门课程中,而且,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在进行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时,学生接受的大多是“填鸭式教学”,主要是围绕教材内容进行学习、记忆、背诵,而缺少真正、切实的价值观引导。所以,为了帮助青少年在面对海量信息资源时,依然能够保持冷静的态度和坚守的信念去选择正确、优秀的思想观念,对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教学应该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肩上。只有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思想道路上,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完成“育人”的教育目标,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变得更有价值。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挑战,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方案、设置合理有趣的教学计划,同时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内容的加入也丰富了课堂教学,让青少年学生认识到正确思想导向的重要性,并跟着教师的引导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教育部门为了引起教师与学生的注意,不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丰富充实,还将考试试题与当前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只为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学习先进、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在信息技术来临的时代,任课教师也要认识到自己的教学缺点,定期进行反思和审查,从自己的教学模式中找到问题,并积极进行完善。同时任课教师要多参加网络教学,从网络上寻找到教学的技巧,分析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对于文科科目而言,学生学到的历史事迹和社会热点比较多,所以教师进行价值引导的切入点也比较多,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只需要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延伸,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就能够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念。

我国红色文化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信仰,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任课教师都要找到红色文化的精神所在,让学生体会到先人的不容易和壮烈。尤其是在历史课堂中,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寻找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让学生细细体会当年那个时代的辛酸和不易,引导学生认识如今的和平时代,是无数中国人用鲜血堆积而成,作为当年青少年,更应该发愤图强,珍惜先人留下来的宝贵资产,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毕生所学。而对于理科科目而言,随着新课标改革和教材的更新,教育部门也逐渐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理科教材的内容板块做出了调整,有的是在每一个章节末加入相关的历史事迹,有的是在每一个章节导读部分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等新时代核心思想内容,而教师只需要在讲新课前后带领学生浏览教材,然后以教材内容为基点进行简要的延伸、拓展,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理念,介绍我国当代红色文化,从而引导学生自强不息、志向高远,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2)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引导、分析

虽然对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教学渗透到了各科课程中,但是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教学任务,所以能够安排充足的课时分配和充足的课堂教学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分析引导的,就只有政治和道德法治这两门课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与学生的表现状况设计出合适的授课方式。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活泼好奇的性格特点,将社会热点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带领学生一起对相关事件进行分析,鼓励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面对网络环境中的诱惑和陷阱时,我们每个人肯定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但是青少年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性格天真单纯,在课堂上进行表述时,肯定会出现一些不合适的地方,那么教师在这时候就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应该循循善诱,可以按照学生的说法进行预设发展,看看最后的结果究竟如何。通过对后果的预见,能够让学生更加切实地体会到这种行为的不正确。同时,为了拉近学生与理想、品质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出现形形色色的人,首先教师可以做出示范,讲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件事情,然后邀请学生一起对这件事情的本质和思想进行分析,增强学生对这个话题的参与度,并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第三视角下客观地评判自己的思想观念。接着教师则可以有迹可循,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纠正和引导,避免学生误入歧途。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讲出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让大家一起对这件事情的主人公做法进行客观的评判,通过这样对大量生活实例的接触和分析,相信学生也能够对教师所阐述的教材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就不会像之前那样浮于表面、泛泛而谈。当然,信息时代带来的诱惑确实比以往的年代要多,想要帮助青少年正确地遏制不良信息,不仅教师要努力,而且家长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公众号等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接触的信息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以及情感需求,并要全方位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的把控能力,杜绝因为不良信息的诱惑,产生不当行为。尤其是手机信息的内容,是教师和家长最不容易涉及的地段,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正能量信息,建立积极向上的良好三观,同时也要注意,不要侵犯学生隐私!

(3)教会学生正确利用信息技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为了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杜绝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一切接触,显然不现实。这种禁止性命令反而更能激发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容易掉入网络负面观念的陷阱,所以,为了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分辨网络信息,从而将信息技术为自己所用,变成帮助自己进步、提高的辅助工具,而不是主导我们学习和生活节奏的主人。青少年阶段的学生性格敏感,情绪多变,如果采用强制性措施,禁止学生接触信息设备,往往会起到反效果,甚至有可能会让学生变本加厉偷偷地接触信息设备,或者做出匪夷所思的行为,这就更不容易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把握信息技术。

同时也要树立榜样教育,当代信念教育中,有一个显著的缺点,那就是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化,这是很多教师都无法克服的教学难关。将榜样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之后,就可以让抽象化的信念教育,变得立体生动,也更容易让青少年接受。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寻找英雄人物的事迹或者电影,通过这种方式,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怀。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思维模式其实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当榜样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崇敬和向往的心情就会油然而生,而这就是信念教育的核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就是让青少年认同榜样的特殊性,在心里产生认同感,才会迎着困难对自己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进行完美塑造。教师还可以根据青少年的年龄段,采取不同的教导方式,比如一些年龄较大的学生,则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对学生分析网络环境上的陷阱以及通过接触这些产生负面影响的案例,相信学生对网络环境也能够具备一定的分辨能力,在遇到观念错误、影响不好的信息时,就能够冷静地过滤、处理,选择、寻找适合自己并且思想端正的一些资源;而对于一些年纪偏小的学生,教师如果讲解一些不好的案例,可能会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差而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为了保证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教师就可以对这些学生进行正确操作示范,比如让学生在进行资料搜集时,利用百度浏览器,然后展示搜索的操作。

3.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到来有利有弊,为了帮助青少年分辨网络环境的善与恶、传承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教师应该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导向渗透在课程教学中,从而帮助他们认清当前时代的发展形势,树立自己的理想目标并为之奋斗,担负起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中国少年的意气风发。

参考文献

[1]吴潜涛.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學含义[J].教学与研究,2011(04).

[2]刘燕.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探究[J].学理论,2019(03).

[3]王馨.浅析理想信念教育对新时代青年成长的影响[J].祖国,2019(01).

[4]刘大伟.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对策研究——以沈阳红色文化为例[J].第十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0.

猜你喜欢
青少年教育理想信念信息技术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处理青少年逆反心理问题的思考
《少年朱熹》动画影片制作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