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2022-03-24 09:40杨小江王凤林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陇南种薯马铃薯

杨 波,杨小江,王凤林

(甘肃省陇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陇南 746000)

一、发展现状

1、主栽品种

春播马铃薯主推品种有:陇薯3 号、陇薯6 号、陇薯7 号、天引薯3 号、天引薯4 号、庄薯1 号、庄薯5 号、庄薯7 号、夏波蒂、中薯2 号、青薯6 号、荷兰15 等丰产品种。

冬播马铃薯主推品种有:费乌瑞它、早大白、大西洋、克新2 号、克新3 号、LK99 等优质中早熟品种。

2、种植面积和产量

由表1 可知,陇南市2017 年马铃薯种植面积134.67 万亩,总产量26.13 万吨;2018 年种植面积87.39 万亩,总产量17.68万吨。相比2017 年,2018 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减少35.12%,总产量减少32.33%。自2018 年之后,马铃薯种植面积连续3 年稳定在87 万亩左右。除2020 年受“8.12”暴洪灾害影响导致马铃薯单产降低,其余年份马铃薯单产逐年增加。由此可知,陇南市实施科技增粮措施成效显著,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主产县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1]。

表1 2016~2020 年陇南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及产量

3、种植方式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陇南市先后在马铃薯种植上大面积推广了坑种垄作、地膜覆盖(半膜覆盖、全膜覆盖、双膜覆盖、三膜覆盖)、脱毒种薯、间作套种、配方施肥、高山留种、整薯播种、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栽培管理技术,制订了冬播马铃薯生产技术地方标准,马铃薯栽培逐步向规范化种植方向发展。2008 年以来,陇南市示范推广马铃薯地膜覆盖技术,经实地测产,全膜覆盖马铃薯比半膜覆盖亩增产鲜薯481.3 kg,增产率24.1%;比露地亩增产鲜薯727.8 kg,增产率41.5%,增产效果显著。目前,全市全膜覆盖马铃薯3 万多亩,半膜马铃薯45 万多亩[2]。

4、耕作制度

因陇南市特殊的立地条件和典型的垂直分布气候类型,马铃薯种植主要采取冬播、春播、夏播等种植方式。1997 年,冬播马铃薯在陇南市白龙江、白水江流域川坝河谷区试验种植成功,近几年得到长足发展,每年种植面积在10 万亩左右。冬播马铃薯的大面积种植不但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篮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在海拔1700~2500 m 的二阴地及高寒阴湿一年一熟区,主要种植春播粮用、商用、加工型马铃薯;在海拔1500~1700 m 的高半山地区,光热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主要种植夏播菜用型马铃薯。

5、良种繁育

脱毒种薯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与推广体系初步建成。陇南市武都区、宕昌县、西和县、礼县、文县、康县和徽县7 个县(区)健全完善了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作机构,建成由甘肃省颁证的具备基础种薯生产资质的企业两家,设计年生产脱毒原原种2500 万粒。同时,建成原种网棚生产基地1000 亩,一级种生产基地1 万亩。费乌瑞它、陇薯系列、宕薯系列、天薯系列、青薯168 等一批马铃薯优质专用新品种得到推广。

6、加工和营销

陇南市建立马铃薯加工企业10 余家,设计加工能力20 万吨。同时,家庭个体马铃薯加工企业得到长足发展,2012 年达到600多户。

二、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种植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低

陇南市马铃薯种植多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种植,种植区域主要在山区,缺乏种植大户。在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联合收获等环节,仍处于小型单一功能的机械水平。陇南市马铃薯产业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低的现状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处于市场弱势地位,缺乏议价能力,连年出现增产不增收问题。

消费者在使用指定产品进行面部清洁后,在标准的恒温恒湿室(温度:(20±2)℃,相对湿度:50%±10%)内等待30 min后进行仪器的各项测试。测试仪器、测试参数及参数说明见表2。

2、马铃薯病虫害危害严重

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频发,防治适期雨水较多时施药困难、防效差,损失可达20%~40%,重者可造成马铃薯大幅减产甚至绝收。另外,马铃薯早疫病、枯萎病和块茎蛾等病虫害有加重趋势。

3、极端天气影响大

目前,陇南市马铃薯种植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状态,极端天气对产量和品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2020 年“8.12”暴洪灾害造成陇南市大面积农田损毁,导致部分马铃薯减产或绝收。

4、资金投入不足

在组织农户进行科学规模种植、标准化生产,兴建精深加工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培育市场和营销网络,引进培育新、优、专用品种,提高商品率,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受到资金投入不足的制约。

5、新品种更新换代缓慢

陇南市在马铃薯种薯更新换代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目前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仍然偏慢,品种老化、退化问题较为严重。相比省内兄弟市,陇南市在种薯研发和大面积批量繁育上缺少大型种薯龙头企业,难以保证生产用种。生产种薯主要靠外调,质量难以保证。

三、马铃薯产业发展建议

1、加强技术推广与服务

进一步扩大技术服务领域,为发展马铃薯产业提供优质服务。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积极推广马铃薯生产的各种先进实用技术。

2、推广应用脱毒马铃薯

脱毒马铃薯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口感佳等优势,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脱毒种薯生产成本高,政府应加大对脱毒种薯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优质脱毒种薯生产企业补贴,推广应用脱毒种薯则直接补贴,推进优质加工型马铃薯品种脱毒化、生产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3]。

3、建立农民合作机制

以乡、重点村为单位,通过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手段,建立农民合作机制。把主产区生产基地的农户和运销户以及农业技术部门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不等的马铃薯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实现马铃薯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通过协会与龙头企业签订定单的方式,使农民的生产基地成为加工、运销企业的组成部分,形成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4、开展技术试验研究

大力开展优质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引进、选育和种质创新攻关,尽快为陇南市选育一批质量更优、产量更高、抗性更好且适应小型机械化生产的马铃薯优质新品种。同时,加强优质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新品种的配套增产技术研究,不断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马铃薯生产新技术新成果。

5、加强政策扶持

落实马铃薯产业政策资金,提高马铃薯保险报销比例,提升马铃薯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加大马铃薯企业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招商引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壮大。

6、加强品牌建设

加强马铃薯产业品牌建设,抢抓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实施机遇,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不断延长产业链,促进马铃薯加工产品多元化、高端化,增加产品附加值。推进马铃薯品牌认证,加强宣传推广,持续扩大产品区域影响力,促进品牌化消费。利用陇南市电子商务优势,线上线下交易相结合,完善马铃薯市场营销体系。

四、结语

马铃薯产业已成为陇南市实现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继续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对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陇南种薯马铃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陇南青年文学》 诗选
A Study on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Oral Ability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及发展思考
定边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