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优良级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2022-03-24 08:56颜梦琴
技术与市场 2022年3期
关键词:仁寿县空间结构文旅

颜梦琴,刘 颖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0 引言

旅游资源是能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为旅游业规划开发产生经济效益的现象和因素。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一直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为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提供了明确的方向[1]。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旅游资源的定性研究比较多,针对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等展开详细的探索,集中在旅游资源评价、特征和保护性开发等方面,如张晓敏[2]基于群组AHP-模糊综合法,从资源条件、开发条件、生态条件3个方面对陕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研究。学者对于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研究也较为全面,涉及到不同地区旅游资源空间研究[3]、不同年份资源的空间演变研究[4]以及不同尺度的对象空间变化研究[5]等。例如Fei Fu[6]分析都江堰市主要旅游景点的旅游交通网络的空间结构;李会琴[7]、李蓉[8]等学者运用GIS分析方法对地区旅游资源进行空间分析。目前针对小地区的旅游资源研究尺度和深度较少,且定性与定量结合研究的方法较为缺乏。

本文借助 GIS 软件平台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最近邻指数法和核密度指数法等方法,对仁寿县优良级旅游资源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并据此提出相关保护性建议,为相关资源合理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仁寿县隶属四川省眉山市,位于东经104°~104°30′,北纬29°40′~30°16′,幅员面积2 608 km2,境内地质构造单元处于川西台陷龙泉褶皱车与川中台拱、威远穹隆的接合部位,龙泉山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全县西北部,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气候温和适宜,同时县内拥有黑龙滩、二峨山和乐高乐园等优质的旅游资源。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 最邻近指数

最邻近指数[9]是测度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重要指标,其公式为:

(1)

2.1.2 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强度[10]能清晰反映旅游要素在其周围邻域中的密度以此来反映密集和分散程度。 其公式为:

(2)

式中:h为在半径空间范围内第i处A级旅游资源点的位置;s为A级旅游资源点的具体位置;si为落在以s为圆心的A级旅游资源点。

2.2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官网,选取五级、四级、三级的旅游资源点,将其定义为“优良级旅游资源”,其中旅游资源分类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1-2017)《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对仁寿县旅游资源的现存状况、形态、特征等进行划分,划分结构主要包括“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3个层次。并借助资源数据库中的优良级旅游资源点经纬度,整理成Excel数据表导入ArcGIS10.2软件,生成仁寿县优良级旅游资源分布图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由于2019年四川省进行乡镇合并,官方矢量图还未测量完成,故本文所使用的矢量数据为乡镇合并之前的数据。

3 空间结构分析

3.1 资源总体概况

仁寿县优良级旅游资源共计69个(见表1),其中主要分布于8大类、15个亚类,分别占旅游资源分类中主类的100%、亚类的48%。优良级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建筑与设施一个主类,人文景观综合体、实用建筑与核心设施和景观与小品建筑三个亚类,共42个,约占优良级旅游资源的61%,说明仁寿县优良级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涉及多方面旅游资源类型,其中人文景观较为丰富,数量较多,所孕育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表1 仁寿县优良级旅游资源统计表

3.2 资源空间类型特征

利用 ArcGIS10.2 邻域分析工具得到仁寿县优质旅游资源的观测最邻近距离,通过函数计算得到理论最近距离和最邻近指数,最邻近指数(R)为0.811 1(见表2),数据大于1,且Z值为-3.000 8,Z检验值数字高度显著,说明优良旅游资源点空间的集聚形态较为明显。

表2 优良级旅游资源最近邻指数

3.3 资源空间密度特征

运用ArcGIS10.2空间分析模块的Density功能来分析仁寿县优良级旅游资源的空间密度。由图1可知,仁寿县全县优良级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零散,主要分布在仁寿县中部,仁寿县各个乡镇之间的旅游点分布较为集中,呈现出以“黑龙滩镇、文林镇”等经济发达的地区为核心区发展,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旅游市场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继而推进形成以乡镇为核心的旅游资源点集聚区域。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运用GIS空间统计和数量统计方法,对仁寿县优良级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仁寿县优良级旅游资源涉及到8大主类,15个亚类,说明仁寿县拥有较多优良级旅游资源,且涉及种类较为齐全,类型丰富。

2)从最邻近指数来看,仁寿县优良级旅游资源指数为0.811 1,小于1,说明仁寿县优良级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呈聚集性。

3)仁寿县优良级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零散,高密度区主要分布在仁寿县中部,其他地区有次密度区,但密度程度较不明显,说明部分地方缺乏优良级旅游资源。

4.2 建议

4.2.1 合理规划资源片区,形成文旅集聚区

按照仁寿现有的优良级旅游资源格局,综合考虑仁寿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区域,以“特色资源挖掘—文旅项目成片—基础配套完善—产业融合集群”为主线,形成独具旅游特色的文旅发展集聚区,涵盖城市人文景观、水域景观和文化景观等多元化的文旅发展集聚区,重点培育精品核心区和特色旅游区;将高密度区与次密度区的优良级旅游资源进行资源整合,以核心资源进行功能分区规划,打造主题文旅集聚区,带动地区旅游经济。

4.2.2 资源核心价值挖掘,以点串线构建旅游通道

以高密度核心优良资源为突破口,串联其他资源打造旅游通道。以城市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为主体,以黑龙滩镇、文林镇和县城为核心,依托区域交通干线优势,挖掘仁寿县独特的人文文化体验,突出人文体验功能发展康体健身、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功能,打造集休闲、体验、观光、科普为核心的文化旅游通道,发挥优良级旅游资源的带动作用,主动融入文旅新发展格局。

4.2.3 放大资源品牌效应,塑造旅游新形象

抢抓“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天府新区等重大机遇,坚持资源品牌塑造和资源价值挖掘。一是塑造品牌价值,启动A级景区和度假区创建;二是加强知名旅游商品品牌创建。挖掘农耕、手工艺、民俗等特色文化,培育民间工艺品、根雕艺术等众多旅游商品品牌。三是依托特色产业发展会节经济。以桃花、梨花等产业为支撑,增加参与性体验性活动,举办富有仁寿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节,积极参加申办国家级和省级旅游会节,打造仁寿乡村旅游会节品牌。四是发展优良级旅游资源的品牌效应,重点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扩大旅游产品形象,挖掘新兴旅游产品。

猜你喜欢
仁寿县空间结构文旅
象山港内湾潮汐应变对横向流及其余环流垂向空间结构的调控研究
仁寿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全心全意当好农民工的“家里人”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仁寿县林云林技服务有限公司等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为民转作风 惠民促跨越
——仁寿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先行先改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