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现共同富裕之三维

2022-03-24 04:03刘长明
晋中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特色制度

李 浩,刘长明

(1.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新期望。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富裕。领导、制度、文化是关系着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三个关键因素,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精神动力。

一、领导之维:中国共产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1]6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因坚强的组织体系、崇高的价值追求、磅礴的力量源泉、勇敢的自我革命[2]4-5而成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力量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把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经过一百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四个伟大成就”,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社会条件、物质基础、制度保障、精神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改变了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为中国争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3]14,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4],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4],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由是观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线是促进和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深刻阐明了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为实现共同富裕建构了系统的制度体系,为实现共同富裕规划了切实有效的路径,坚持以系统观念推进共同富裕,在推动共享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完整、准确把握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和途径,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渐变为现实。

二、制度之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中国大地、深得人民拥护,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优势是中国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依据。

首先,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有利于彰显公平正义的政治价值,有利于凝聚广泛深刻的政治共识,有利于塑造出鼓励勤劳创新的政治导向,有利于夯实党长期安全执政的政治基础。因此,实现共同富裕本质上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能够把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原则贯通到国家治理各个环节,能够保证全体人民广泛参与到有关共同富裕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公共决策议题中,使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更加契合民主的原则、更能体现人民的利益与诉求。共同富裕就是全体人民有效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同时促进个体利益成长。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正当权益,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的政治前提。

其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深厚制度保障。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把“蛋糕”做大;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发挥好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联动作用,把“蛋糕”分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使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良性互动、共同发力,坚持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让市场要素高效运转,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分配制度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协同发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雄厚的制度动力。

再次,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政策保障。共同富裕是民生建设的价值规定和根本目的。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增长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所以,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民生保障建设[5]尤为重要。中国在民生保障建设方面已有大量的、系统的政策安排,其中重点在全社会范围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使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最后,区域协调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地区差距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基于此,中国通过顶层制度设计,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进程,让试点地区大胆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积累宝贵经验。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主要有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这些地区的实践探索为中国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假以时日,区域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和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就一定能够实现。其中,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为共同富裕筑底强基;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均衡发展,夯实共同富裕发展基础;实现地区间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践行共同富裕使命。总之,新时代以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就要以三大目标为导向,着力破解难点和短板问题,保障不同地区人民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三、文化之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精神动力

文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提高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提升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已经“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形态,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安身立命的根基和在激荡的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

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态度、信仰和情感。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实践活动有能动性作用:第一,稳定地构建行为体的身份,影响行为体的价值偏好;第二,为行为体提供一种认识外界事物的模式。文化使行为体的行为按照一定的方式运行,塑造了其价值观念,赋予行为体力量与方向,使得行为体的活动方式具有整体性和延续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将马克思主义具体地贯穿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中,贯穿到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之中,贯穿到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和借鉴之中。所以,马克思主义这个“对”的理论、“好”的理论、“行”的理论、“活”的理论就理所当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灵魂。

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生活目标,而且还是中华文化的生动展示,具有深厚的文化基因。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文化是重要支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文化是重要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共同富裕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力量和关键变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铸魂、塑形、赋能,即筑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魂,塑共同富裕之良好形象,赋共同富裕持续奋斗之动能。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智慧之源。“天下均平”的朴素思想、“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等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思想滋养。当然,激活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富基因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思想工程。其次,革命文化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信仰力量。革命文化蕴含有丰富的红色基因,赋予中国实现共同富裕以强大的信仰力量。弘扬和继承革命文化,如“伟大建党精神”“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可以激活红色资源,汲取红色力量,推动共同富裕。最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厚植文化氛围。继承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劳模精神”等)有助于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以不断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文艺促进人民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来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共享量大质优的文化产品。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合力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精神动力。

四、结语

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这是阻碍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最薄弱环节。以问题为导向,中国要把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激发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持续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把发展成果共享、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价值追求,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要位置。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绝对性贫困问题,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系统集成、协同发力,终将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特色制度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特色种植促增收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