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3-25 00:01段天翔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煤矿安全瓦斯管理制度

段天翔

(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救援指挥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2020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各个煤矿企业积极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将煤矿安全风险排查出来,继而制定安全管理措施[1]。基于此,近年来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较多的成功经验。例如,建立健全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晰了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三违”界定标准,这对于保证和提升煤矿安全管理质量有十分大的裨益。但在取得这些良好成效的同时,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较尖锐的问题,以“三违”的预防管理效果不佳最为常见,影响着整个煤矿安全管理的质量。结合国家矿山安监局对煤矿安全管理所提出的要求,新时期必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煤矿安全管理的策略措施,以求开展高质量的煤矿安全管理。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与探讨了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作如下论述。

1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生原因

1.1 安全管理问题

对于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因为整个管理工作有着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从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来看,最常见的问题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即“三违”,这三类行为均会使违章者处于危险状态,易引起安全事故,酿成悲剧。

在违章指挥中,一些煤矿安全管理人员不能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违反煤矿安全生产的政策、方针、条例、法律、规程,从而出现错误指挥生产的行为[2]。在违章作业中,一些作业人员因为缺乏专业的知识基础和工作经验,或者无视三大规程,没有听取安全管理人员的劝阻,所以会出现一些冒险蛮干的行为。在违反劳动纪律中,一些作业人员会违反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些劳动规则和秩序,或者没有遵守劳动合同中的相关条例,最终引发了一些可能造成危险后果的行为。长时间的研究中发现,“三违”问题对煤矿安全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多是由师传徒、甲传乙、自身安全意识不强等诱发,也让实际的预防与管理充满较大的难度。

除“三违”问题,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未达到“四个100%”的问题。从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这一角度来说,考虑到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有设备安装回撤管理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瓦斯防治工作例会制度、测风管理制度、通风管理制度、巷道贯通管理制度、防尘管理制度、安全监督制度、安全责任制度[3]。这些安全管理制度均发挥着重要性的作用,可以很好地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但当前阶段有很多的煤矿企业在这些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方面存在着问题,例如,一些煤矿企业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导致制定出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缺乏针对性,且无法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全面覆盖。以瓦斯防治工作例会制度的健全来说,要求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总工程师全面分析瓦斯防治情况,对防治方案与具体工作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很容易出现例会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再者,从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这一方面来说,有较多的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大排查中无法做到“四个100%”,即煤矿自查自改、企业内部检查、监管排查、监察执法无法达到100%,导致煤矿安全管理留有隐患,无法起到专项整治的预期效果。

1.2 安全管理问题的发生原因

煤矿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有着较大的危害性,对煤矿安全生产十分不利,而且往往一个安全管理问题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为确保后续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必须对安全管理出现的原因有所掌握,以求精准把握煤矿安全管理的要点。以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三违”问题为例,产生的根源可以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这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主观因素上讲,“三违”问题的产生与多个心理存在很大的联系,主要有侥幸心理、麻痹心理、习惯心理、马虎心理、蛮干心理、盲目心理、厌倦心理。例如,在侥幸心理中,一些员工认为自己有着较强的控制能力,能够掌握和控制好作业环境与条件变化,所以在日常的煤矿安全生产中难免倦怠;另外,有较少数的员工会存在蛮干心理,不能将煤矿安全生产与效益、管理结合起来,一心想着产量和速度,没有树立起安全隐患意识,甚至一些员工在发现隐患后也不着急处理,存在着野蛮操作的行为[4]。除此之外,一些安全管理人员会存在习惯心理和马虎心理,在长时间的煤矿安全管理中逐渐看惯了和干惯了,在监督管理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

从客观因素上讲,影响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的客观因素较多,这些客观因素往往会发生共同作用。在“三违”问题发生的客观因素中,主要有员工文化素质不高、作业条件差、管理不科学、社会环境影响这4 个方面[5]。例如,在管理不科学这一方面,一些管理人员缺乏煤矿安全管理方法的创新意识,不讲究管理的方式方法,甚至带头违章违纪,给员工的煤矿安全生产形成了错误引导。

2 新时代背景下的煤矿安全管理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向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进一步贯彻落实,进一步明确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在新时代背景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要进一步理清和理顺工作思路,并努力形成健全的制度、规范与规章,在此基础上,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的执行能力和震慑能力。另外,开展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时,要精准把握安全管理的理念与目标,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结合起来。

(2)煤矿安全管理必须有安全思路的引领,管理者必须团结一心,做到步调一致,并积极培育敢于创新的管理团队,更好地突破安全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瓶颈。比如,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为落实安全工作应该考虑执行“一岗多责”,促使每一个管理者均可以成为安全管理的责任人,树立起抓安全管理的责任。

(3)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是可以共赢的,但在实现共赢的过程中,必须狠下功夫,在真抓实干下决心,开展专业化的安全管理[6]。具体来说,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让专业的人员全身心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通过全面、有效的管理措施服务于煤矿安全管理,尤其是应将重点放在基层管理和一线生产。

(4)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始终树立起忧患意识,意识到安全形势的不容乐观,认真做好超前预防和超前警示。对于一线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说,应该深刻反思煤矿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出缺点和不足,继而正确解决[7]。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没有终点,所以,煤矿企业应树立起长期的管理理念,不断健全管理制度与措施,每一项管理工作均应该用力做好。

3 新时代背景下的煤矿安全管理要点与策略

3.1 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尤为重要,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得以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基础,所以,煤矿企业要不断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在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时,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1 设备安装回撤管理制度

在煤矿生产设备的安装或回撤前,均应该按照要求进行验收,逐一登记造册,试运行不达标或配套不合理的设备设施严禁投入使用。待煤矿生产设备安装任务结束后,应严格按照《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煤矿安全规程》《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进行验收检查,详细记录试运转过程中的数据。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煤矿企业应建立起煤矿生产设备的档案管理制度,开展信息化管理。

3.1.2“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在“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中,应将总结管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作为重点。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例,应将“一通三防”工作的职责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开展标准化的排查作业,并由督查科按照相关要求执行监督整改工作[8]。以学习培训制度为例,煤矿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管理人员学习与培训的制度,将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与能力。

3.1.3 瓦斯检查制度

瓦斯有着很大的危害性,极大地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所以,必须有针对性地完善瓦斯灾害防治的制度与措施。在瓦斯检查制度的健全过程中,一方面要提升瓦斯检查员的工作能力,始终做到专门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一旦发现瓦斯危害立即上报,由专业人员处理;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瓦斯危害实施全过程和动态化的监测,及时认定瓦斯风险,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建立起瓦斯超限责任追究制度[9]。考虑到瓦斯危害,煤矿企业应极力凸显出瓦斯检查制度健全与落实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管理重点。

3.1.4 防灭火管理制度

煤矿井口房与主风机房的附近必须做到严禁烟火,通常管控范围为20m。井下和井口房不能存在电焊、气焊、喷灯焊接等工作,若是必须开展这一类工作则需要设置安全措施。另外,井下工作人员要明确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降低火灾的风险和影响。

3.2 加强组织领导

习近平主席在有关于“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系列谈话中明确指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应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将煤矿安全生产排查视为煤矿安全管理的强有力抓手[10]。基于此,煤矿企业在开展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时,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的指示精神,对当前煤矿安全管理的方案、方法进行细化与优化。一方面要明确责任分工,另一方面要组织人员认真学习煤矿安全管理知识,以求紧紧围绕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更扎实地推进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煤矿事业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整合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也形成了较良好的管理环境。在后续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思路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促使管理目标更加有前瞻性,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与智能化,朝着现代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对于从事煤矿生产的人员来说,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认真与党组织沟通交流,在党组织的宣传教育中提升自己的安全素质。例如,在长时间的学习培训中,应做到“十戒五防、六查八看、三心二意”,其中的“十戒”包括侥幸心理、短期行为、虎头蛇尾、以次充好、未训上岗、违章作业、弄虚作假、以罚代管、走马看花、瞒上欺下。

3.3 落实安全生产大排查

在每一次的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中,均要做到“四个100%”。为真正意义上落实好安全生产大排查,煤矿企业要把握好以下的要点。

3.3.1 煤矿自查自改100%

由矿长亲自牵头,通常可以每半年开展一次自查工作,自查工作必须有采矿、地质、安全、机电运输、通风这些专业人员的参与。在自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隐患问题要严格“五落实”的原则实施整改,整改后开展深层次的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3.3.2 企业内部检查100%

煤矿企业的负责人应对安全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全面性的自查,在改进过程中,应全过程开展监督检查,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以此确保整改措施的绝对落实。企业内部自查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安全管理隐患,有着十分的重要性,应高度重视。

3.3.3 监管排查100%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明确自身职责,按照既定标准认真开展排查工作。一方面,要对煤矿企业所提交的自查自改报告进行全面审查,若是有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则应重新整改;另一方面,在完成排查工作后应形成排查报告,做出处罚决定和提出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建议与措施。

3.3.4 监察执法100%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履行好职责,认真开展煤矿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并采取体验式或会诊式的方式进行现场指导;二是检查煤矿企业是否结合安全管理的要求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应紧紧抓住“采、掘、机、运、通”这些生产环节,对重大灾害风险开展针对性的检查。

4 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必须认真落实好此项管理工作。考虑到煤矿安全管理质量易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所以,要树立统筹管理、全过程管理的意识,重点从制度优化与健全、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生产大排查这些方面着手,同时,应重视新型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借助信息手段,开展更为规范和高效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煤矿安全瓦斯管理制度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
关于煤矿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问题的思考
瓦斯探钻钻头的一种改进
对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思考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抽放技术应用研究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