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正确的执行“双减”

2022-03-27 10:32臧桂艳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作业负担观念双减

臧桂艳

最近教育部出台了“双减”政策,那么“双减”到底是什么?这需要结合近几年的教育背景去分析。中小学生的负担重,并且短视化,功利化的问题也是人尽皆知,这些问题不仅给家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力负担;而且这也对教育改革发展成果造成了巨大冲击。所以为了解决这些乱象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至此“双减”大战正式打响。所以简单来说“双减”就是两大减法,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作为教师,如果想要正确的执行双减,那么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改变之前的教育方式,并且协调家长改变教育观念。

要想高效正确的执行双减政策那么教师的教学方式与理念的改变应该首当其冲,为此提出以下几点:

一、重学习,提素养

教师优秀的核心素养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尤其是在双减政策下,只有有优秀的教学能力才能在同样的甚至更少的时间里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

教师在授课时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人公角色。要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但是要注意深度学习不是一味地机械学习,关注解决问题所需的公式和外在线索;而是寻找意义,关注解决问题所需的核心点和概念的积极互动,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地创造探究条件,引导学生多动脑。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连接起来。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知识的横向扩展和纵向纵深。

二、究学情,备优课

古人云“凡事预事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需要极强的连续性和科学性。而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优秀的备课是教学有效且高效进行的基础。想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就要从源头抓起。唯有有效备课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学情和教材。研究学情,教师要明白学生“在哪里”,按照教学大纲分析清楚要把学生“引到哪里”。研究教材教师要明白学生在本节课要学到什么,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学生的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课堂上学习效率不高,导致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通过作业的方式来巩固学习成果。所以在备课阶段教师要明白备课的内容不仅仅是准备课程内容,还需要准备各种互动环节,以此抓住学生注意。同时注意不要存在超前教的现象,超前教学会增加学生负担而且会让很多学生出现掉队的现象。同时这也是教育内卷的开始。

三、减学时,增效率

双减政策要求学生减少课业负担,但是如果减少甚至消除课后作业将会对教学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在课堂上的时间。那么提升教学效率自然成为了教师的当务之急。任何一堂课想要之高效,光靠以往的经验是不行的。首先要想高效就要有完美的备课,这点之前已经说过,其次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指出“教不是为了教”教师职责是以生为本,教师应该通过创设合适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与老师共同参与到课堂建设之中,共同探究问题,让学生完成自主探索。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地扮演好课堂建设者的职责,而不是搬运者,努力将课堂打造成一个师生积极对话的平台;教师与学生在这个平台亦师亦友,互相分享知识,增加与学生的讨论次数丰富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的传递。同时教师应该采取小组共学。翻转课堂等。同时使用更加生动的教具,ppt以此吸引要、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快乐学习、轻松学习。

四、减总量,增质量

想要彻底落实双减政策,减少课业负担就变得尤为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但是有的时候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课后作业在所难免。那么教师就要拥有强烈的作业质量和效率观念。

作为教师同时要树立有效作业观、作业的多维目标、作业功能观、差异作业观、创新作业观。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还要注意实施有效的作业、应该在现代作业观的指导下,从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优化作业设计,科学地布置作业,以此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又能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

五、轻功利,重个性

韩愈在《师说》中曾经提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天职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但是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教育的目的也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将学習的成绩看成了升官发财的捷径。而这却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双减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这个问题。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公正的对待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擅长学习,也不是学习差的学生就一无是处。对待每一位学生进行单独的评价,为每一位学生定制适合的发展路线。同时教师一定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教师唯有把个性化定制教育转化为自己的而教育理念,才能在所有教育环节中时时处处地考虑每一位学生。才能做到优等生与差生同样对待。才能让大部分学生充满自信地憧憬着丰富多彩的未来。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想要高效地落实双减政策就一定要进行教学改革;首先要从教学观念下手,改变教学观念,正视所有学生;优化课堂结构,改变教学方式,浓缩作业“纯度”。但是仅仅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教育分为学校,与家庭两个部分;所以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双减政策能否高效实施的基础。但是家长教育方式与教育观念的方式能否改变,仍然是取决于教师在课下与家长的沟通。所以想要完全实施双减政策,教师不仅仅要在工作上努力还要积极与家长沟通。改变家长教育观念,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以下几点:首先,强化学校教育水平,让家长认同。其次:改变教育目的,回归教育本质。

实现双减其实并不难,但是教师要积极的改变自我,与家长沟通改变家长观念。老师与家长并肩作战,彻底改变之前的教育方式才能减轻孩子负担。同时只有放下学业负担,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兴趣爱好,强化动手能力,积极思考。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家庭生活,学会自我管理,做自己的管家。同时还可以发掘学生的天赋,确定更加轻松,愉快的发展方向。减轻学生负担,让孩子回归本该有的童真,放飞自我;还学生健康、快乐、丰富的童年。

猜你喜欢
作业负担观念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钓鱼的观念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探析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的定量分析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减轻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