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2022-03-27 00:21曲东方王海平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6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

曲东方 王海平

摘  要:目的  探究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期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4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抛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体温变化、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手术结束即刻,两组患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5 min、10 min、20 min、

30 min,观察组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指标均较对照组更趋向于正常值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呕吐、寒战、体温异常、呼吸道分泌物滞留、苏醒延迟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腹腔镜手术的苏醒期妇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调节患者体温和平稳各项生命体征,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蘇醒期;预见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6-00-03

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妇科疾病作为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经常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1]。腹腔镜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及影像技术,可显著提升手术安全性和准确性,同时具备创口小、预后好等优势[2-3]。但行腹腔镜手术前需进行全麻,且术中需建立气腹,导致患者腹部血流通路改变,进而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使得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显著升高[4]。尤其在麻醉效力逐渐消退的苏醒期阶段,极易发生相关并发症,进而影响手术效果。因此,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需在苏醒期阶段为其配备较为专业的护理措施。临床通常使用常规护理,但常规护理方式较为单一,无法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预见性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改良,在早期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状态及行为,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

~202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4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期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4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抛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29.66±2.34)岁;疾病类型:异位妊娠5例,子宫肌瘤35例,子宫息肉22例,卵巢囊肿10例。

观察组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29.44±2.56)岁;疾病类型:异位妊娠8例,子宫肌瘤37例,子宫息肉20例,卵巢囊肿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具备腹腔镜手术指征,且符合《妇科手术感染预防(2018版)》诊断标准者[5];②无精神系统、认知功能及传染性疾病者;③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者。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②既往有妇科手术史者;③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后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及体温等指标,必要时打开室内暖风机,并为患者加盖棉被。

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①术前风险预见判断。详细了解患者年龄、性格、职业、既往病史、手术方式以及对麻醉药物的耐受程度等情况,综合评估患者在苏醒期可能出现的麻醉风险事件,并以此为依据为患者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②环境预见护理。手术后期,护理人员需先行进入观察室,进行全面消毒和通风后,将室内温度调节至26℃左右,湿度调节至45%左右,并将暖风机与观察室病床电热毯调节至预热状态;同时,准备压舌板、气管切开包、简易呼吸机、除颤仪以及相关急救类药物,以预防紧急情况。③转出预见护理,待患者手术完毕后,护理人员需详细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值,确定所有患者符合进入观察室标准。提前准备加厚棉被为患者严密覆盖肩部以下位置,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并查看所有引流管及导管是否通畅,做好导管等脱落的预见性护理,全部准备无误后,进入观察室。④体温预见护理。进入观察室后,再次记录患者当下各项生命体征值,并采取耳温测温方式,调高电热毯以及暖风机等加热装置,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现象。⑤躁动预见护理。准备与患者身高、身材较为匹配的约束带,并在固定好床位后,升高病床围栏,约束患者在无意识下的随意行为,避免牵扯伤口或者坠床等事件的发生;另外,患者苏醒前,护理人员进出观察室内完成测温等措施时,必须保障室内安静,避免患者在噪声影响下出现躁动情况或者影响恢复。⑥疼痛预见护理。护理人员观察患者麻醉效力逐渐消退,恢复意识时,可为其打开轻音乐,以舒缓患者心情,转移疼痛注意力,并适当与患者握手、交流,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意识,指导其深呼吸感受当下身体情况,结合患者疼痛敏感程度,遵守医嘱采取止痛泵等措施,避免因疼痛影响患者休息,降低预后质量。

1.4  观察指标

体温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即刻、手术结束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时间段下的体温变化情况。

生命体征:收缩压正常范围10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正常范围60~80 mm Hg;心率正常范围60~100次/min;呼吸频率正常范围12~20次/min。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出现呕吐、寒战、体温异常、呼吸道分泌物滞留、苏醒延迟等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苏醒期体温情况比较

手术结束即刻,两组患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观察组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苏醒期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指标较对照组更趋向于正常值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呕吐、寒战、体温异常、呼吸道分泌物滞留、苏醒延迟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虽为临床常用微创术式,但却无法避免术后苏醒期低体温、谵妄、躁动等情况的发生[6],这些情况可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速、导管脱落、创口出血、氣管痉挛等意外事件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进而严重降低手术效果以及患者生命安全系数[7-8],而专业科学的护理方式可有效避免上述不良事件的发生。既往情况下,大多选择常规护理,但常规护理的护理方式较为单一,均为遵从医嘱进行护理,但因不同患者体质不同,导致护理质量不佳。而预见性护理作为临床护理领域的新型护理理念,属于前瞻性护理模式,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医学研究结果综合制订详细的预见性护理计划,并予以实施,提升护理效果[9]。

本研究结果发现,手术结束即刻,两组患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5 min、10 min、20 min、

30 min,观察组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指标较对照组更趋向于正常值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呕吐、寒战、体温异常、呼吸道分泌物滞留、苏醒延迟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姿妃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预见性护理由护理人员立足于患者实际情况,并以既往大量医学案例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为依据,对可能发生风险因素进行预估,从根本上降低事件发生率[11-12]。预见性护理主要从环境预见护理、转出预见护理、体温预见护理、躁动预见护理、疼痛预见护理等方面着手。环境预见护理为患者手术即将结束后,护理人员进入苏醒期观察室做好准备,首先从调节温度、湿度等方面入手,以此避免室内温度过低造成患者体温下降;同时,提前准备好压舌板、气管切开包、简易呼吸机、除颤仪等急救措施,以预防患者出现紧急情况,可直接进行救治,突出预防护理的优势,以此帮助患者将可能发生的危险降至最低[13]。转出预见护理为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既往在转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基础,在针对当下患者转出时做好准备,如首先观察记录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体温情况以及各导管通畅性、连接稳定性等。待所有工作检查无误和准备良好后方可执行转出,进入苏醒期观察室,在转出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帮助患者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造成呼吸抑制,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14]。患者出现异常兴奋、烦躁、强烈挣扎,企图拔出气管导管、输液管等躁动情况,是苏醒期患者经常性出现的症状,也是造成伤害撕裂、二次渗血,心率、血压升高等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15]。故针对躁动风险前给予针对性的约束带保护和围栏限制,可以降低患者无意识下的随意活动和坠床等事件发生。所有大型手术麻醉效力逐渐消退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故此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疼痛预见性护理,可保障患者得到良好休息,提升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妇科腹腔镜苏醒期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促进患者体温稳定升高,促进生命体征趋于正常值,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赫阳森.目标导向护理对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5):895-898.

[2]朱玢,吴春梅,杨芳,等.以预防低体温为导向的前瞻性护理对全麻手术患者意识恢复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31):4303-4307.

[3]王玮,袁和玲,张欣.前瞻性全面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术后的效果[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1,26(2):155-156.

[4]刘佳.贝克认知疗法联合音乐疗法对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心理状态的干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 40(7):1213-1217.

[5]李霞,黄文倩,陈婷婷,等.2018年ACOG《妇科手术感染预防》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9):1016-1018.

[6]赵婷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结局、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2):2229-2233.

[7]张雯,张秀芹.保温护理在全麻苏醒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应激状况的影响观察[J].贵州医药,2021,45(6):991-992.

[8]万美萍,辛欣,罗媛榕.PDCA管理模式对降低神经外科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 18(23):3604-3607.

[9]Sridharan K, Sivaramakrishnan G. Combination of propofol and feutany:a systematic reov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frials[J]. Curr Clin Pharmacol, 2019, 14(2): 116-124.

[10]陈姿妃,林芝.苏醒期专项护理在预防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低体温及恢复期寒战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135-137.

[11]郭云萍,朱海娟,王琪,等.手术室强化护理干预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和生命体征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1):3512-3515.

[12]张英,郭敬,杨凤霞,等.ERAS理念下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在腹腔镜肝叶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42(4):168-171.

[13]徐小燕,舒艳.优质护理对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6):125-126.

[14]吴梅.全麻苏醒期保温护理对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不同时间段体温、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复苏情况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4):2090-2093.

[15]郑洁,赵艳君,程建云.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疼痛管理联合中医疼痛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日间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21,43(7):896-899.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提高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预见性护理对肿瘤化疗患者深静脉导管堵塞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