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信息化技术应用过程效果研究

2022-03-28 12:38杨冬冬
大众标准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交底工程量图纸

杨冬冬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1 工程建设信息化引用的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数据信息的不断推动,各类信息化技术得以不断发展,目前作为工程行业的重要信息化技术——BIM技术已经在工程、机械制造等领域全面推广应用,同时在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管理中BIM技术应用也开始稳步推进。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会进一步发展,工程建设行业也逐步以低碳、环保、可持续为行业发展方向。21世纪,谁在信息化技术方面发展全面谁就占据了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强化BIM技术应用,对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住建部印发的关于《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指出,将加快BIM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并将此项纳入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工程,集成应用BIM项目比率要达到90%,BIM信息化技术的引用将极大改善项目的整个管理过程,通过信息化提升管控水平。

2 BIM技术所具备的优势

BIM技术与传统2D图纸具有立体可视化的优势,能够以便于熟悉、利用掌握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将设计意图充分表现出来,从而指导施工。

BIM技术的引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返工情况的出现,通过BIM三维建模能够清楚地看出每一个部位具体施工样式,将其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有效防止施工中出现错误。

同时BIM信息技术还具有地质建模等功能,对于工程项目中存在隧道工程的可根据勘测信息完成地质模型,并与隧道洞身主体防护模型相结合,能够第一时间掌握隧道开挖面周边围岩地质条件,为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数据支撑。BIM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实现高可视化,通过将BIM技术所构建的模型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可视化演示,为现场场地布置提供参考,实现施工方案的优化。

通过BIM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建筑物建立参数化模型,通过三维立体模型与平面设计图纸进行碰撞对比,复核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对工程量统计、成本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建筑行业安全管理难度大,管控情况复杂,通过BIM信息化手段进行互联网大数据管控。将人员、设备、物资等进行协同管理、实时跟踪,实现全平台安全管控。

3 前期BIM技术应用准备工作

依托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数据及项目BIM技术应用平台,设立BIM技术应用小组,人员配置情况如下:

总负责人:1名,前期建模人员:3名,视觉展示应用:1名,无人机驾驶人员:1名,信息化平台搭设及运维人员:1名。

软件准备:Autodesk Revit BIM解决套装、Navisworks软件等,具体可与咨询单位沟通。

表1 软件准备

硬件准备:设置专门的BIM技术应用工作室,建立移动工作站,配置高性能电脑负责数据处理,采购无人机及相关高清摄像头。

4 BIM技术总体应用说明

BIM技术是将平面图形以相关数据信息为基础实现参数化建模,采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来实现建筑结构物理和功能的反映,是一个多维度的信息数据库。可实现BIM技术三维参数化建模、工程量统计、三维可视化交底、施工过程信息保存等工作。深入BIM技术应用可有效促进BIM技术与项目管理的深度融合,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传统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下,为了促进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升信息化水平,将BIM应用技术引入工程建设领域。BIM技术信用是工程建设项目的一个全新理念,支持项目建设各阶段管理需要,可实现工程的全过程优化。

5 施工过程BIM技术应用

(1)加强在地形设计中的应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地形、地质及周边建筑物信息相对复杂,原有的二维模式下无法同时将地形、地貌、空间等相对信息所表现出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BIM信息技术则可将附带高程数据的CAD地形图导入至Revit软件,实现了由二维图形转变为三维地形模型,通过对三维地形按地层进行切割来模拟现场实际地层情况。同时BIM技术可对前期场地布置、模型便道设计等进行多项对比,支持参数化修改方案及二维图纸打印,达到一变多变的效果(修改一处模型,各剖面对应图纸同步修改)。

利用航拍照片,可直接生成实景模型,测量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别。研究阶段可用于建设场地的选址分析,对平整场地方面的填挖方量核算起到辅助作用。

(2)通过参数化建模实现项目数据复核。BIM技术应用可通过对结构物的参数化建模,实现对结构物的快速查询,将对应设计数据直接输入模型中,可实现对模型的精准定位,保证项目模型的精度。BIM模型精度高,能够直接在模型上提取各角点的水平坐标及高程点,既可用于对测量数据的复核,也可利用测量数据对模型进行定点式修改,达到共同控制精准度的效果;部分地形复杂地区采用无人机实景建模测量应用,可辅助复核设计成果。

BIM模型创建的过程是对设计图纸的一次三维校审,能够准确直观地发现图纸问题,不易漏项。

(3)实现项目三维可视化应用。通过BIM三维模型软件对建筑场地布置图进行三维演示。可快速获取混凝土方量、模板尺寸,后续模板的定位提供准确坐标,减少人员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避免了材料浪费,并且以立体形式展现可更好地对设计图纸的准确性进行对比复核。

同时采用BIM技术可视化将各个施工部位的工程概况、施工工艺、安全注意事项、安全规程、质量控制要点等内容统一合成至二维码中,实现了“一码通”,有效提高了交底效果。同时以可视化虚拟推演可通过添加时间进度仿真真实的建造过程,能够用于检验施工工序关键节点是否合理,使得施工方案最优化。

在BIM应运中,能够直接在BIM模型上提取各角点的水平坐标及高程点,既可用于对测量数据的复核,也可利用测量数据对模型进行定点式修改,达到共同控制桥梁控制点精准度的效果。将BIM三维模型直接导入至测量仪器中,通过测量仪器直接点取三维模型中的点进行测量。

图1 结构可视化

图2 BIM技术对设计图纸碰撞比对审查

通过BIM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使结构的具体形式更加直观地反映出来,提高了图纸审核的准确性;可以用于效果图的展示及报表的生成。

通过对BIM技术的可视化应用,实现了身临其境的视觉感观,给人以真实的场景,实现观看者以第一视角的方式漫游,从而对项目整体结果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为项目的建设决策提供依据。

采用BIM技术进行技术交底,让被交底人对将要施工的结构及施工过程有直观了解,提高了交底的效果,很好地解决了交底空洞的问题。

(4)有效实现虚拟施工与实际过程的对比分析。BIM技术三维可视化实现了虚拟施工。直观快速地反映出一定时间内正常施工的进展情况,提供进度模型沙盘,工程施工进度可通过三维模型形象地体现出来,能提供在自定义施工时间段内输出工程完成量表格,参与到日常的计划统计工作当中去。

(5)实现工程量的自动分类统计。BIM模型具有一定的建筑信息属性,如混凝土方量、构件表面积等,这些基础数据对设计工程量起到了复核的作用。此外,对于复杂构件,BIM技术能够以明细表、属性显示等方式快速出具工程量用于辅助经营部门的工作。

在复杂工程段,通过精细化建模,配合软件明细表功能,可统计出各类工程量,作为项目各部门准确计量的依据。有效保障了计量数据的准确性,也实现了材料用量的过程管控。施工人员可快速的根据需要提取相关工程量,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相关工作量。

(6)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BIM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及时发现现场问题,实现快速纠偏;同时可以提醒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查看,对所发现问题的处理情况实时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处理得到有效落实。并最终生成整改报告。

BIM信息技术应用,可实现材料的追根溯源。点击BIM参数化模型,实现整体结构模型中追溯每一个部位所涉及的原材料信息;反之,通过原材料信息列表也可查出材料的所用结构物,实现原材料精细化管理的目的,保障了材料的可追溯性。

BIM技术的应用将实现项目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各工点系统性联动,实现现场管控安全、质量在线闭合,有效保障安全、质量始终处于全天候监督下,保障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管控平稳。

(7)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模块化管控。BIM平台可实现提供的工程项目各类电子档案在线存储及查阅功能,可满足文档、照片、视频各类格式的资料上传,资料较好地与平台内三维模型进行挂接,并提供清晰有序的资料分类归档目录,包括资料搜索功能。

BIM平台能较好地参与到工程计量的管理工作中去,按照计量规则划分模型构件,根据施工现场的日常录入,快速地进行工程量统计,协同辅助计量工作。

BIM平台可根据施工管理需要,记录每一个工程实体构件的全生命周期信息。从构件半成品制作至构件全部施工结束,包括了明确的工序划分、准确的工序时间、对应工序的责任人及联系方式、对应工序的原材信息均记录等。

提供进度模型沙盘,工程施工进度可通过三维模型形象地体现出来,能把计划施工时间、实际施工时间与BIM模型相结合,及时发现施工进度偏差,优化工程进度计划,并能提供在自定义施工时间段内输出工程完成量表格,参与到日常的计划统计工作当中去。

6 BIM技术应用的成效

将BIM技术积极应用于项目建设,使得各项工作直观高效地表达出来,提高各部门协同合作效率。通过BIM技术应用,有效减少施工质量问题,及时掌握施工情况,避免返工。与此同时将结构的可视化与设计平面图纸进行比对,及时发现设计图纸问题。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技术交底信息化,丰富了交底内涵,易于理解。BIM技术实现了工程项目信息的共享,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信息化支持;通过三维及平面的碰撞对比,及时查找出建设中的问题,减少成本的投入。

通过BIM技术建立项目远程管理平台,实现项目安全、质量及进度的时时控制,同步实现对施工过程中各类信息的完整保存,有效避免了因人员调动等原因,造成信息的缺失,推动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对实现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提供了保障。

7 结语

通过研究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可实现建筑模型三维可视化、建模参数化、施工图优化设计、管道碰撞检查、4D施工模拟、分阶段工程量统计、工程进度管理、材料管理、成本控制、质量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信息完整保存等各个方面应用,提高了企业的BIM技术应用水平及竞争力,并为以后其他项目应用BIM技术提供经验数据。

猜你喜欢
交底工程量图纸
基于问卷调查的施工技术交底现状分析与对策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浅析水利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及应注意的事项①
看图纸
施工交底标准化探讨
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探析安全技术交底
模具图纸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路基设计横断面复测公路工程量及中间分次计量工程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