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操作指南(下)

2022-03-29 08:29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湖南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苗种水体水质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续第1期第22页)

三、水生动物疫病防控

1.不同生产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①育苗期间措施。在水产育苗过程中要做好相关消毒工作。一是使用含碘、氯消毒剂或臭氧处理,对鱼类受精卵进行消毒。二是对养殖器材等进行消毒。三是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防止外源病原生物进入生产区。采取养殖用外源水大型生物隔离、一级消毒沉淀、二级消毒沉淀、紫外消毒、去除有机物、蓄水等措施净化养殖用水,使亲本和种苗养殖用水不携带病原和有机物减少,对进入生产区之前的蓄水进行病原和水质检测,含病原生物、水质不达标的蓄水不能进入生产区。②养殖期间措施。一是增加溶氧。底层水体上翻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应增加增氧机开启频次,防止因水质恶化引起的缺氧问题。二是降低密度。适时通过分塘转移成鱼、增加商品鱼加工量或采用冷冻保鲜等措施,减少成鱼存塘量,降低池塘养殖密度。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鱼体受伤或引起应激反应。三是合理投喂。对于养殖密度较高的成鱼,适当减少饵料的投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增加免疫力的正规添加剂。

2.科学合理用药一是合理使用外用药物。注意药物适用对象、用量和配伍禁忌。例如:生石灰为碱性药物,不宜与含氯药物、含碘药物、硫酸铜和敌百虫同用,虾蟹、鳜鱼养殖塘禁用敌百虫,大口黑鲈、乌鳢和大口鲶养殖塘慎用敌百虫。二是严禁抗生素滥用。避免盲目增加药物使用量,不得以预防为目的全池泼洒抗生素。三是严禁使用禁药和“三无”产品。不使用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以及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292号中停止使用的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药品。不盲目听信某种药物效果,不使用假劣兽药、人用药品以及所谓“非药品”“动保产品”等国家未批准药品(无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3.加强重要种类疫病防控①鱼类。春季应关注水霉病,烂身、烂鳃和白皮等细菌病,寄生类纤毛虫病等,具体防控技术如下。水霉病由真菌引起,往往在病灶部位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物,常在水温10~20℃时暴发,一般感染受伤后的鱼体。因此,应减少捕捞或转塘等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天气晴好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同时,采取投喂饲料等增强抗病能力措施。烂身病、烂鳃病和白皮病等细菌病通常由假单胞菌、柱状黄杆菌等细菌引起,在病灶部位引起腐烂症状,常在水温15℃左右时开始发病。为避免疾病发生,可在苗种下塘前使用消毒类药品消毒。寄生类纤毛虫病多由车轮虫、斜管虫毒、累枝虫和小瓜虫等纤毛虫寄生而引起,肉眼往往无法直接观察到病原体,常在水温15℃以上开始暴发。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和累枝虫病多暴发于水质较差的养殖塘,因此养殖户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质调节等工作,合理调控水体中浮游生物种类与生物量,抑制水体中有害物种的大量繁殖,增加有益种类的生物量和种群量。疾病暴发时,可使用杀虫药品进行防治。小瓜虫病(刺激隐核虫病)发病速度快、致死率高,早期预防和检测是防控的关键。发现虫体时,可多次使用驱虫药品驱离虫体。已经严重感染的,要保证水体环境的适宜与稳定,以增强养殖鱼类的体质和免疫力,合理使用药物刺激虫体脱离鱼体。利用小瓜虫生活史特征控制其生存、繁殖和侵染宿主,从而减少患病鱼的死亡,减少损失。②虾蟹类。春季应关注白斑综合征、虹彩病毒病、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肝肠胞虫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病、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拟穴青蟹呼肠孤病毒病和中华绒螯蟹螺原体等,可采用如下防控技术。一是加强养殖水体状况监测,每天至少检测1次溶解氧、氨氮、亚硝氮、pH等池塘底部水体理化指标,减少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低溶解氧、高pH和低pH会造成养殖虾蟹组织损伤,高氨氮和高亚硝氮表示养殖池塘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可能产生大量的条件致病病原,如弧菌等,要通过底层增氧、消毒、使用生石灰等措施修复养殖生态。二是加强养殖水体条件致病微生物的监测,每天至少检测1次。对于有害藻类容易发生的养殖地区和模式,在池塘中适当投放罗非鱼控制蓝藻等有毒藻类的发生。三是预防温度变化导致养殖对虾和克氏原螯虾暴发白斑综合征,可通过投喂维生素C等提高虾抗应激能力,通过增加养殖池水深度、提高溶解氧浓度、调控水质等措施避免水质出现剧烈变化。

四、投入品及养殖成品运输

1.做好苗种运输做好苗种运输计划。苗种生产企业尽量与物流企业对接,建立稳定的运输线路,保障苗种运输至养殖企业。加强与各地渔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对接,协同做好苗种保障和运输安全工作。

苗种运输的过程中,不论采用何种运输方法、使用何种交通工具,都必须严格注意:①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②苗种在运前要进行停食锻炼;③注意调好水温和水质,苗种在放养前,确保养殖池(池塘、网箱)水体与运输水体水温相差2℃以内,尽量降低苗种胁迫;④保持溶氧充足,不添加麻醉剂;⑤虾蟹苗种运输过程注意防止相互挤压。

2.做好商品鱼运输积极对接国家和地方层面行业协会,建立鱼类养殖企业与物流运输企业、消费市场的有机衔接机制,特别加强冷链物流的引入,保障商品鱼能及时运输至消费终端。①器械消毒:水产品装车中使用的器具(鱼框、鱼网等)、包装材料(塑料筒袋、储运水槽等)、防水衣裤等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并采用相应浓度消毒剂流动冲洗或浸泡消毒后,再进行使用。②运输管理:根据品种不同设定合理运输温度,在气温升高时适当降低运输密度。疫情期间可能运输过程更为漫长,应每隔1~2小时检查鱼体状况1次,确保水体氧气、温度适宜,不添加麻醉剂。在运输途中需要换水时,每次的换水量一般不超过容器装水量的1/2,最多不超过2/3。

3.做好饲料等物资运输做好水产养殖投入品计划和运输安排,多预留出1~2周的使用期限进行采购。运输前适当消毒,保障人员安全。做好运输前的沟通工作,在疫情防控期,应事先向主管部门申领通行证。申领通行证时,要填报车辆和驾驶人相关信息,并经所在区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公安机关确认后,由行业主管部门发放。

饲料运输时,装车完毕后要马上盖好篷布,以遮挡烈日曝晒和防止天气突变。春季雨水较多,运输途中要注意防水、防湿,司勤人员要戴口罩、勤洗手,必要时选用84消毒液对饲料和肥料的外包装、渔业机械、网具和车辆进行喷雾消毒,对特殊动保产品外包装选用75%酒精进行擦抹清洁消毒。

(续完)

猜你喜欢
苗种水体水质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