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质量公共体育服务,夯实群众体育发展基础

2022-03-30 05:16陈望
体育时空 2022年3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

陈望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2-005-02

摘  要  随着健康中国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已经开始意识到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在群众体育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积极构建高质量的公共体育服务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研究湖南省长沙市的公共体育服务为出发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二是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三是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设施,四是公共体育服务产品。并对其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的途径,即应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效率,满足群众的需求;应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来维护群众合法的体育权利;应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设施,以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打造高质量的公共体育产品,提升群众体育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群众体育  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此期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确立了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方针,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号召,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对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健康基础。2021年7月27日,为部署推动建设健康中国的任务要求,湖南省体育局发布《湖南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着眼于健康中国、幸福中国的长远发展目标,立足于增强人民身心健康,促进人民幸福生活的发展宗旨,全方位推进体育强省建设步伐,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共体育服务是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体育需求和提高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水平的重大举措之一,同时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幸福水平产生直接的关联。因此,为提升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湖南省从2017年开始逐步推行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到2020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的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形成适应能力强、服务效率高的服务供给体系,但与高质量公共体育的发展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和内容分析

公共体育服务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二是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三是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设施,四是公共体育服务产品。截止到2021年底,我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68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覆盖湖南省4161个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达100%,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目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尚有差距,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与群众对体育日益增长的需求还存在差距。

二、打造高质量的公共体育服务,助力改善群众体育的生活质量

(一)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效率,满足群众的需求

首先把体育作为基础性的民生工程。为此,应密切关注公共体育设施的普及度,加大对体育设施的财政拨款,为人民群众打造便利的活动场地。积极落实体育场地设施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其次加强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着力为人民群众做好健身指导,开展各类体育教育和培训,多渠道培养社会指导员,提升体育人的专业素养和文化水平。积极打造高水平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人民群众指导体育专业知识的平台,激发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最后着力推进学校、社区、家庭形成合力,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化发展。社区要将家长、学校或社会体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将体育教育指导作为向辖区群众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内容,运动健身基地和公益性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场地可免费接纳社会人员,做到有安排、有效果。校内与校外有体育健康辅导站(点),运用面询、授课、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家长、社会人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质健康水平。

(二)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维护群众合法的运动权利

首先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制度法规。政府部门应结合公共体育服务的特点,出台湖南省公共体育服务相应的政策,明确对公共体育服务保障的范围、方式、内容、标准、监督以及绩效评估的规定,以便为保障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更加细致化的指导,健全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意见和配套制度。其次加强政府部门监管,提升服务效率。可定期開展关于公共体育服务相关理论内容的学习,提升政府部门对公共体育服务管理和服务水平。明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对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划分专门的政府部门,有效处理政府部门与承接组织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的问题,提升政府部门对公共体育服务各事宜的行政办事效率,促进服务有序、高效的发展。再次科学评估与监督,保证人民群众的体育权利。针对不同的公共体育服务,政府应制定完善的监督评估细则,并在实施监督评估时除政府部门外可邀请相关专家、群众代表以及承接主体的同行等加入服务评估队伍中来,对服务质量与态度较差的承接主体,给予一定力度的惩罚,如资金惩罚等措施,或限制其参与之后政府部门的公共体育服务活动,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多人群参与的监督与评估。最后鼓励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在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上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宏观引导的前瞻性,加强体育组织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流协作,如通过政府财政补贴、PPP模式(公私合营)、特许经营、贷款贴息、优惠政策等方式支持社会体育组织或其他社会力量。合理优化体育资源的配置,灵活引入市场投资,使得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如通过民主决策引入社会捐款,公司赞助等多种形式,以此发挥社会体育组织、市场与服务三方机构的主观能动性,且充分利用各高校的人才、资金优势,并连接社区的社会资源,形成政府部门引导管理、市场资源共建以及社会体育组织自主供给的多元供给模式。

(三)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设施,以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首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科学合理的建设健身场地。要系统梳理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厂房、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以及可复合利用的城市文化娱乐、养老、教育、商业等其他设施资源,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评估健身设施布局和开放使用情况,对照相关标准规范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摸清健身设施建设短板。扩大现有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的范围,在文化广场、社区、小区、村委会等群众活动较为集中的场所配备了室内有氧类、力量类等健身器材,配套了球类场地、健身步道等室外活动场所。其次统筹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均衡配置体育资源。加大政府部门政策支持,做好宏观调控,简政放权。按照国家制定器材、设备、设施标准,有计划的逐步补齐器材、设施、设备的供给,对体育资源的管理应纳入政府部门政绩考核标准中,建立健全责任明确、分工合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提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具体贯彻落实措施。最后大力推广智慧化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推广政府部门出资、社区出地、企业运营的策略,借助体育运动APP统计,实现互联网运营的智慧化健身模式,推进智慧化跑道、智慧化体育公园、智慧化健身中心的建设。

(四)打造高质量的公共体育产品,提升群众体育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首先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体育产品。大力打造广播体操、啦啦操、跳绳、健身、徒步、爬山、骑自行车等大众化的喜闻乐见的健身运动产品;大力振兴篮球、足球、羽毛球三大球类公共体育运动产品的购买;积极推广划船、攀岩、滑轮、皮划艇、高尔夫、滑雪等新兴体育产品的使用;加大推广武术、舞龙舞狮、龙舟、太极拳等民族传统体育产品。其次加强对公共体育产品开发。随着互联网新形态加速前进,各种智能运动产品也随之出现。需要进一步完善体育运动产品与“互联网+”相融合,打造更优的智慧化体育产品,对运动者的实时心率、速度、燃烧的脂肪、运动量等监测,使群众的运动更高效,打造智慧化体育运动。最后实现公共体育产品的购买以需求侧为导向。以需求侧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根据群众的体育需求给予体育公共产品,相关部门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群众真实的想法与体育需求,既要重视供给又要重视需求。其一,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在购买体育公共服务之前先建立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连接的桥梁,打通信息传递的渠道,如手机APP、网络调查等信息载体使群众对体育服务的内容进行选择,征求群众不同的体育需求意愿,通过自下而上的形式确定购买服务内容,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真正的体育需求。其二,建立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的双向通道,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及时反馈意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高效处理,使群众表达自身的诉求,拥有充分参与购买体育公共服务事务的权利。其三,政府部门在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的不同需求,同时加大对体育服务的购买力度,增加体育服务的购买数量,满足更多群众的多样性体育需求。

参考文献:

[1]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Z].2021.

[2]陈勇,周欣.湖南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有效运行机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3):148-149.

[3]魏艺伦.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建设发展策略探析[J].田径,2021(12):32-33.

[4]杨明.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01):20-25.

[5]梅秀萍,李伟业.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环巢湖地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J].西部学刊,2021(22):44-46.

[6]傅钢强,魏歆媚,冯加付.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评价构建与实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11):1-8+87.

[7]袁卓.政府購买体育服务中居民获得感调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8]刘美麟,信雯燕.乡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3):123-125.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服务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高校体育资源开发与社会共享的研究
辽宁省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学校体育对城市群众体育的积极影响及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