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红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方法简析

2022-03-30 11:44黄丽娟
现代园艺 2022年7期
关键词:白粉生物防治成虫

黄丽娟,毛 焱,孙 强

(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静安 200072)

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俗称小白蛾子,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在我国普遍发生,是温室生产的常见害虫[1]。了解白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特点,掌握白粉虱的发病规律,有利于制定科学有效、绿色高效的防治策略。

1 白粉虱的生物学特性

白粉虱经历卵、幼虫、伪蛹和成虫4 个发育阶段(见表1),且世代重叠严重[3]。该虫在温室大棚中一年能够发生10~12 代,适宜繁殖温度为18~21℃,温度越高,繁殖速度加快,为害也加重,每年的8-9 月为害最为严重。在冬季低温时,尤其是在0 ℃以下难以存活[4],大量成虫即潜入温室大棚内越冬。

表1 白粉虱4 个发育阶段特征

2 白粉虱的为害特点

白粉虱为刺吸式害虫,通过口器吸取一品红叶片汁液以生长繁殖,繁殖速度快,且具有一定的飞行能力,短时间内可以在温室大棚里大面积发生。该虫性喜温暖和不通风的环境,因其个体小,刚发生时不易察觉,一旦发现,多数已很严重。其适宜繁殖温度为18~21℃,处在一品红适宜的种植温度(18~25℃)范围内,导致一品红生长繁殖过程中极易发生白粉虱为害[2]。该虫群居于叶背,通过口器吸食汁液(图1A),引起叶片褪绿、变黄,严重时造成全株枯死。其幼虫分泌的蜜露,在大棚湿度大时极易诱发煤污病,污染叶片,严重影响一品红的观赏价值。另外,该虫是传播植物病毒的重要媒介,加重其他病害发生程度。由于白粉虱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严重,且体表覆盖一层蜡质,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和抗药性,是一品红生长期间最顽固的害虫。一般白粉虱对一品红植株造成3 种为害。

图1 白粉虱为害症状和各虫态

2.1 直接为害

大量持续的吸吮使一品红受害部位缺乏碳水化合物和水分,影响一品红植株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全株枯死,产量降低。

2.2 引发病害

白粉虱分泌的蜜露极易引发煤污病,在受害部位形成黑色小霉斑,严重时连成片形成黑霉层,会影响到一品红呼吸与光合作用,降低观赏价值,进而影响其经济价值。

2.3 传播病毒病

因白粉虱为刺吸式害虫,且具有一定的飞行能力,使其成为各种植物病毒病的重要介体,致使一品红感染病毒。

3 白粉虱的防治方法

一品红基本在大棚内生产,开窗通风较少,极易引发白粉虱大面积发生,防治难度大。故在日常养护中要提高认识,尽量掌握白粉虱的生长繁殖特点和发病规律,针对性开展防治,目前主要有以下3 种防治方法:

3.1 人工物理防治

适用于成虫的防治,主要包括安装防虫网、黄板诱杀、摘除老叶、控制杂草和科学种植。

(1)温室中的白粉虱多是通过温室开窗通风或翻盆移植时迁入,应对温室门窗、通风口安装防虫网,可降低白粉虱外部迁入风险。白粉虱成虫具趋黄性,可在温室中悬挂黄板,以诱杀成虫,一般黄板底部略高于植株顶部或持平,悬挂1 块/m2,7~10d 更换新黄板,即可对白粉虱进行有效治理。

(2)白粉虱成虫具有趋嫩性,新产的卵、若虫、伪蛹和新羽化的成虫在植株自上而下地分布,老龄若虫大多会在下部叶片分布。因此,及时做好老叶摘除工作,可有效减少白粉虱数量。同时为降低外部虫体迁入风险,应注重控制温室内外杂草,减少白粉虱栖息的场所,尤其是夏天白粉虱繁殖旺盛时期。

(3)白粉虱是多种花卉植物的主要害虫,寄主植物达800 多种[6]。应避免植物间的交叉感染,尽量不要与绣球、扶桑、倒挂金钟、杜鹃、月季花等易感花卉种植在一起[5],科学种植,以降低防治难度。

3.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应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对同一类药剂要轮换使用,同时应结合白粉虱的虫态及其对植株为害的特点进行用药。防治过程中,当观察到一品红叶片的白粉虱成虫数量达到5~6 头/株时,则需采取化学防治措施。由于白粉虱具有一定的飞行能力,所以建议在棚区内进行统一防治,避免白粉虱药后再飞回,降低防治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3.2.1 喷药。当白粉虱虫害发生初期,可以选用亩旺特1500 倍液或10%吡虫啉1500 倍液[1],交替使用,喷药时间宜为6:00-10:00,此时成虫刚羽化,较脆弱,易被药剂伤害,达到防治效果。喷洒药液时,要注意喷头应朝上,先喷洒叶片背面。

3.2.2 药剂灌根。当一品红叶片背面能看到明显的白粉虱卵分布群,可用10%吡虫啉1500 倍液灌根,兼杀虫卵。灌根前后避免浇水和施用菌肥,以保证药效。

3.2.3 烟熏。当温室中1/3 的一品红发生白粉虱虫害时,可用12%哒螨·异丙威烟剂5kg/hm2熏棚。熏棚时应关闭温室大棚,使温室内处于较高的温度水平,第2天打开天窗通风换气。每季熏1 次,可虫卵兼杀。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延缓粉虱产生抗药性,能有效控制白粉虱种群数量。目前,我国对温室白粉虱的生物防治针对天敌使用还处于初期阶段[7],主要为引入寄生性天敌丽蚜小蜂。丽蚜小蜂寄生于白粉虱的卵和蛹,使其失去繁殖后代的能力。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一品红植株中上部设置丽蚜小蜂商品蜂卡,待丽蚜小蜂羽化以后即可寻找白粉虱进行寄生。因丽蚜小蜂飞行能力有限,释放密度应设置为15 只/株,每7d 释放1 次,连续4~5 次,寄生蜂即可在温室内建立种群,有效控制白粉虱的为害。丽蚜小蜂防治成本低于化学农药,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且操作简单,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8]。

其他的研究还表明,释放1∶15 倍的捕食性天敌烟盲蝽对于温室白粉虱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9]。在生物防治时,应了解白粉虱和天敌的生活习性,合理选择和使用天敌种类,以保证白粉虱的生物防治效果。

4 结语

一品红花色鲜艳喜庆,是重要的节庆日用花[10],是一种非常受消费者喜欢的观赏植物。其喜温暖,喜湿润,喜阳光,在日常培育时容易受白粉虱侵蚀,而白粉虱发生初期较难及时发现。因此在一品红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做好“防”,注重物理防治,日常要经常对大棚进行开窗通风,加强观察一品红植株,特别是叶片的生长情况,掌握白粉虱生物特性和一品红栽培管理技术,增强植株抗性。一旦发现有白粉虱,须及时启动防治措施,尽快把白粉虱害虫消灭在大面积发生之前;在发生大面积虫害后,应积极采取化学药剂防治措施,注意使用浓度,避免产生药害。还可积极探索应用生物防治方法,降低化学药剂使用频次,通过联防联治,提高总体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白粉生物防治成虫
温室白粉虱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图谱组装成功(2020.4.13 科学网)
蔬菜白粉虱防治困难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涂白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分析与阐述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温室番茄白粉虱的生态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