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2-03-30 08:43范文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皮损湿疹复方

薛 峤,范文葛,陈 诚

(1.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江苏 苏州 215500;2.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皮肤科,江苏 无锡 214000)

慢性泛发性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1-2]。临床多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浸润、瘙痒、红斑、糜烂等症状,易反复发作[3-5]。近几年来,复方氟米松软膏作为一种新型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在皮肤炎症性疾病中应用广泛,取得一定临床效果[6-7]。炎症因子可影响人体糖、脂、蛋白质代谢功能,在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8]。但是目前关于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特尝试选取收治的104例慢性泛发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分组对照试验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泛发性湿疹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2例),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标准:①符合《湿疹诊疗指南》[9]中慢性泛发性湿疹诊断标准者[6],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浸润、表面粗糙、红斑、糜烂等皮损症状,涉及全身部位,累积体表面积30%以上者;②年龄18~60岁;③病程>3个月者;④自愿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1个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系统性治疗者;②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③伴有免疫缺陷、全身或局部细菌、真菌感染者;④既往有药物滥用史者;⑤处于妊娠期、哺乳期者;⑥对治疗药物过敏者;⑦有精神性疾病者;⑧既往有植皮手术史、合并面部湿疹者;⑨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n=52)

1.2方法 治疗期间患者饮食清淡、足量饮水,避免烟酒、保证充足休息。对照组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40095,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治疗,取适量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均匀涂抹于患处皮肤,2次/d,早晚涂抹,持续治疗4周后观察效果。研究组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批准文号:HC20100009,澳美制药厂)治疗,取适量复方氟米松软膏均匀涂抹于患处皮肤,2次/d,早晚涂抹,持续治疗4周后观察效果。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根据《湿疹诊疗指南》进行疗效评估:将治疗后皮损基本消失,瘙痒完全消失,症状评分减少率≥95%记为痊愈;将治疗后皮损明显改善,瘙痒明显减轻,95%>症状评分减少率≥70%记为显效;将治疗后皮损改善,瘙痒减轻,70%>症状评分减少率≥30%记为有效;将治疗后皮损、瘙痒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症状评分减少率<30%记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采用4级评分法评价皮肤瘙痒状况,0~3级分别对应无、轻、中、重症状;根据皮损(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苔藓化、脱屑或结痂)面积占比(皮损面积/全身体表面积)确定皮损评分,采用7级评分法,计分0~6分,其中0分表示全身无皮疹,1分表示皮损面积占比<10%,2分表示皮损面积占比≥10%且≤19%,3分表示皮损面积占比>19%且≤39%,4分表示皮损面积占比>39%且≤59%,5分表示皮损面积占比>59%且≤79%,6分表示皮损面积占比>79%;参照上述指标综合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症状评分(包括皮肤瘙痒评分及皮损面积评分)减少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两组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液,离心分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试剂盒购自美国Siama公司。③对比两组药物安全性: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皮肤灼热、脱屑、瘙痒、刺痛等发生情况。④对比两组复发情况:患者停药后随访1个月,将停药后1个月痊愈和显效患者症状积分减少率<70%记为复发,复发率=复发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的IL-4、IL-10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L-4、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安全性 两组药物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Table 2 Compan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n=52,例数,%)

表3 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Table 3 Changes i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表4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Table 4 Comparsi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ffects during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n=52,例数,%)

2.4复发情况 研究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13.46%;对照组复发16例,复发率30.77% ;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522,P<0.05)。

3 讨 论

慢性泛发性湿疹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困难,发病率在7%左右,3年复发率可高达50%以上[10],慢性泛发性湿疹的发生与机体皮脂分泌、雄激素、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等有关[11-12]。慢性泛发性湿疹患者皮肤局限性浸润增厚,色素沉着,长期不愈时,患处皮纹粗大、干燥、脱屑,或出现皮肤性瘙痒、苔藓化等症状。该病易反复发作,临床多采用如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停药后易复发,需进一步探索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13-15]。

每克复方氟米松软膏含匹伐酸氟米松0.2 mg、水杨酸30 mg,有杀菌、抗炎、抗组织增生、抗过敏、血管收缩、免疫抑制等作用,属于外用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品。氟米松C-21位上含有三甲基醋酸基团,使其经皮难以吸收,较低浓度复方氟米松软膏即可产生药效,且药效持久、患者耐受性良好[16-17]。水杨酸可保护皮肤中的酸性皮层,进而发挥维持皮肤生理功能稳定的作用,同时水杨酸可促进糖皮质激素穿透到患处皮肤的角质层深层位置,提高药物渗透性,加速角质层的分离、脱屑,进一步提高复方氟米松软膏药效,明显改善慢性泛发性湿疹患者临床症状[18-19]。慢性泛发性湿疹患者由于炎症反应、皮脂分泌异常等致使患者出现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升高、皮肤肥厚、海马退化等情况[20-23],复方氟米松软膏可通过抑制血清炎症因子分泌,改善皮肤角质层,促进毛囊结构、表皮厚度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的疗效显著,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组有4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两组均未有停药情况发生,症状未经处理,1周内症状自行消失,表明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安全性良好,患者均可耐受,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24-25]。研究组停药1个月后复发7例,对照组复发16例,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效果显著,并可减小复发风险,推测可能是因为复方氟米松软膏除抗菌、消炎等作用外,还有助于稳定皮肤中的保护性酸性皮层,促进皮肤生理功能恢复、纠正皮肤内在环境。

综上所述,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的效果确切,并可有效改善慢性泛发性湿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小复发风险,且安全性良好。此外,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仅观察了停药后1个月的复发情况,观察时间较短,后续可延长观察时间,并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该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皮损湿疹复方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复方丹参片和滴丸的作用一样吗
治疥疮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分析
湿疹护理YES OR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