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幼儿家庭教育,优化大宝二宝互动行为

2022-03-31 16:51王燕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2期

王燕

摘  要:近年來,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渐开放,许多家庭需要孕育和培养多个幼儿。事实上,家长往往找不到正确的教育方向。而幼儿数量的增加不仅加剧了原有的家庭教育难度,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教育问题,那便是如何创造出适合多孩成长的家庭氛围,日常教育和生活中如何引导和优化幼儿间的互动行为和家庭关系。为了提高多孩家庭的教育科学性,教师应当将指导幼儿家庭教育纳入教学范畴中,同时结合课程游戏化的教育背景,实现大宝二宝的互动行为优化。本文将从指导基础、互动问题、幼儿差异以及自主表现这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做好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大宝二宝;互动行为优化

从广义的层面来看,幼儿教育应当包含系统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在以往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幼儿园系统教育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重要性通常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是幼儿园系统教育对于家庭教育具备指导作用;其二是幼儿园系统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其三则是幼儿园系统教育与家庭教育共同构成了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部分。

一、落实家园联系实践,打造指导基础

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这种不密切的联系特点不仅体现在家长与教师的联系频率中,同时也体现在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沟通内容之中。首先,教师和家长之间并没有形成日常的、固定的联系和交流。以至于教师并不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形;其次,教师和家长往往会在幼儿教育出现问题,或发现幼儿异常时展开交流。因此,他们的交流内容也有所局限。

在原有的家园沟通联系基础上,教师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家园之间的沟通频率,以此来打造教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基础。教师可以将线上和线下的沟通方式进行结合。一般而言,线上的沟通过程具备一定的随意性和碎片化,而线下面对面的交流场景则更加深入。因此,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先与家长依次进行单独的线上沟通,并探究家长在幼儿互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若是家长所面临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其能够展开教育的范畴,那么教师就可以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与教师共同商讨出解决方案。

二、举办园内亲子活动,发现互动问题

如果说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针对幼儿教育所展开的讨论和信息交换,那么园内亲子活动则是教师能够直接发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以及同一个家庭场景中大宝和二宝的互动问题。因此,定期举办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同时打破不同年级和不同班级之间的壁垒,将家长和幼儿同时纳入到同一个场景之中,能够为教师提供更为直观的教育素材。事实上,这种园内亲子活动是对日常家庭生活进行模拟,相对于家园沟通过程中家长的个人陈述,家长和幼儿的反应都更为真实和客观。

一般而言,幼儿园内的亲子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家长和幼儿共同活动;其二则是幼儿之间进行互动。不论是在哪一个活动环节,家长都应当保持参与感。而教师则扮演着指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幼儿之间所产生的互动问题,往往是家长与幼儿互动关系的投射。幼儿会模仿家长的行为举动,并将其运用到自身的社交活动中。因此,教师需要对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环节进行观察,进而做出分析,考量家庭环境对于幼儿关系的影响程度。

三、引导家长进行观察,发现幼儿差异

不论是幼儿园内的亲子活动,还是日常家庭生活场景,家长都应当对幼儿之间的互动进行观察。换言之,家长要想提高大宝与二宝之间的互动质量,优化幼儿之间的相处氛围,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差异,并对他们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调节,以此来达到家庭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家长形成对幼儿的观察习惯,并将这一习惯融入到日常家庭教育之中。

在亲子活动的第二个部分,家长可以从亲子活动中适当抽身,与教师一同观察幼儿的互动过程,并由此发现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幼儿之间的差异性往往也会对他们的互动过程产生影响。在相同的家庭氛围情境中,由于大宝和二宝所处的家庭位置有所不同,他们眼中的家庭场景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总而言之,幼儿自身的差异特点以及他们对于家庭这个概念的理解,都会直接反映在幼儿的互动过程中。

四、设计日常问题情境,激发幼儿自主表现

在课程游戏化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树立家长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意识。一方面,由家长进行情境设计,是因为他们能够模拟和设计出更贴近幼儿日常生活互动的场景;另一方面,家长在进行日常问题情境设计之前,已然对幼儿的互动问题和各自的差异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所设计的场景能够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行为形成联系,进而达到解决幼儿互动问题,优化幼儿互动行为的教育目的。

因此,在日常问题情境中,家长应当为幼儿保留足够的表现过程和互动空间。换言之,家长需要通过这些情境看到幼儿最为真实的互动表现。事实上,家长进行日常问题情境的设计也是十分自然的。譬如,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穿插问题情境的设计。当幼儿之间因为某件物品发生争执时,家长可以代入问题展开引导,进而帮助幼儿解决争执过程,同时引导幼儿理解和感知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的相处方式,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增添亲情的温度。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的培育和成长本身就是一个难度较高的命题,要想真正优化大宝与二宝之间的互动行为,教师与家长的合力教育是必然趋势,也是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的教育方向。

参考文献:

[1]孟宪红.探究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42-43.

[2]蔡仁爱,徐嘉利.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魅力中国,2019(39):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