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推拿学”线上线下虚拟仿真教学体系构建

2022-03-31 21:05彭亮孙梦龙王兰兰薛慧天李江山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推拿学虚拟仿真教学体系

彭亮 孙梦龙 王兰兰 薛慧天 李江山

[摘 要] “推拿学”是一门传统外治疗法中医学科,其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复杂的教学要求,特别是遇到学校教学环境难以对教学进行有效支撑时,“推拿学”要与时俱进,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必须通过改革适应复杂的教学环境。阐述了本教学团队通过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深化构建了“推拿学”“线上—线下—虚拟仿真”三位一体教学体系,重点探讨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推拿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推拿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虚拟仿真;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0-0149-04 [收稿日期] 2021-06-29

“推拿学”是高等中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各层次各专业学生(含中医、中西结合、针灸推拿、中医康复等)专业课中的一门必修课。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发展,“推拿学”教学必须加速改革[1]。本教学团队通过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虚拟仿真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推拿学”“线上—线下—虚拟仿真”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现报告如下。

一、“推拿学”线下教学特点及局限性

1.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推拿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在学习巩固推拿相关理论的同时,掌握有关推拿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达到能够运用推拿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目的。因此,在教学常规上,教师们通常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

2.手把手教学。学生对于推拿手法操作技能的理解需要转化为具体手法动作表现。由于不同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差异,容易不由自主地产生错误动作。因此教学中需要教师在学生每一次练习中都时刻关注,随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3.互动体验式教学。推拿手法技能动作的操作和理论讲解随教学需要随时切换,使得推拿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成为推拿学教学的一大特点。学生不但要体会和实践手法操作,同时也需要作为受术者体会手法的作用感受,以利于更好地理解推拿手法技术的效用[2]。

4.线下推拿学教学局限性。基于以上教学特点的分析,“推拿学”线下教学存在难以避免的局限性。首先由于重视实践操作和手把手纠正技术动作,为保证教学质量,“推拿学”教学通常采用小班授课。包括讲解理论部分时,因需要穿插互动,因此也难以实现大班授课。对于师资力量的配备有较高要求。另外,学生课后练习往往采用自主练习模式,难以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参考,容易产生练习的偏差。同时,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推拿学”教学模式根本无法应对远程教学,难以开展因时间空间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教学模式变化,基本不适应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发展[3,4]。

二、“推拿学”线上精品课程构建及发展

在国家提倡并大力推动线上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下,开始尝试构建“推拿学”相关课程线上精品课,并与线下教学融合,促进“推拿学”教学模式与时俱进的发展[5]。

在重构“推拿学”课程体系时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程内容进行解构,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紧密结合的模式。为了有利于网络推广的便利性,认为线上精品课程应为精华版,故定名为“手护健康—推拿学精粹”,旨在提炼推拿精华应用于中医类学生专业基础课教学及面向全社会免费推广中医推拿两个方面。将深奥难懂的推拿概念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述出来,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并精制大量手法操作小视频,通过制作微课等将难解的知识点细化。本教学团队在重构“推拿学”混合式教学模式上充分的考虑以学生为中心,以精粹上线为基本,在教学内容、框架、形式上,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重构。

以推广中医精粹、服务大众健康为导向,组织有利于线上传播的丰富教学内容进行制作。传统“推拿学”课程主要由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多按照知识点的顺序依次讲述,而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运用信息化技术重构教学内容十分重要。本教研团队在几年前就建立了完善的推拿视频资源库,并引进了多种信息化技术在教学内容构建中应用,如推拿手法、小儿推拿系列微课、“推拿学重点手法虚拟仿真系统”等。“手护健康—推拿学精粹”将利用这些技术将丰富的信息化教学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主旨明确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充分利用学生零碎的时间学习重点教学内容。然而,在远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的情况下,教学被迫完全转为线上课程。在此类突发情况下,缺失了线下教学,学生难以在仅有的线上教学资源的学习中产生较好的对于重点难点手法和重要手法机制的体会。因此,在脱离线下教学环境的突发情况下,单纯依靠线上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仍然难以达到“推拿学”教学目的[6]。

三、“推拿学”虚拟仿真教学项目探索

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近年来取得较大发展。特别是在虚拟情境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打开了现代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新篇章。[7]线上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中往往以大量图像、视频、微课程等辅助教学,但由于缺乏对内涵的深入阐释,特别是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方面等,难以达到效果[8,9]。而生物力學和运动学方两方面正是虚拟仿真教学可以实现的领域。以虚拟仿真技术填补线上教学不足的空白之处,是虚拟仿真建设的突破口。然而如何采用灵活多样的虚拟仿真教学技术实现推拿线上教学中的难点,使学生易于领会难以直接简单地通过视频观察到的教学部分,是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突破性所在。本教学体系中的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系统通过数字化模拟,主要利用人体3D建模、生物力学解构、病例情境动画等数字化平台虚拟技术,展示推拿教学的相关重点难点内容,以利于解决学生在线上学习时深入了解推拿手法技术和临床应用思路,并通过设置动作要领和临床诊疗的试题测试,辅助教师检验学习效果。虚拟教学项目主要分为如下两大模块。

1.重点手法模块:以推拿教学中较为复杂的十余种重点推拿手法为教学内容,采用手法动作结构生物力学解构并虚拟展示的形式,通过人体3D建模、生物力学分析等虚拟实现技术,让学习者形象生动的了解蕴藏于传统推拿手法中的正确姿势要点、着力部位、动作结构、注意事项中的内涵,让学习者掌握推拿手法操作的思维和方法。

2.临床思路模块:以推拿临床常见的颈椎病、腰痛、肩周炎、失眠、头痛等常见病症的5个病例为内容,采用动画模拟再现临床临证情境,通过对虚拟病例的全套诊疗过程,包括推拿处方操作设计等,锻炼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手法应用能力。

在该系统中,管理者使用管理账号和密码登录,可对学生进行手法操作能力的教学以及考核,并可查看所有学习者考核时的分数和总分以及相关的能力分析。本系统基于互联网平台,可用于各种移动终端(PC端、智能手机端、平板等)。本系统教学系统评价机制与推拿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虚拟推拿手法动作要点与临床思维学习虚拟程度较好,能够服务于广大的学生,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补充。

四、“推拿学”“线上—线下—虚拟仿真”三位一体教学体系

(一)构建宗旨与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推拿学”“线上—线下—虚拟仿真”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旨在应对不同教学环境、硬件设施及网络条件下“推拿学”教学,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推动传统的“推拿学”教学体系融入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教学体系。为了适应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包括流行疫情或突发紧急情况下,能实现“停课不停学”,“线上—线下—虚拟仿真”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是使“推拿学”与时俱进,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教学体系设置。该体系给予传统“推拿学”教学一种全新的视角,也给予传统教学一种新的选择和可能。

(二)组织结构

因教学设计中利用了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手段,因此“推拿学”“线上—线下—虚拟仿真”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建设构成应对常态化和非常态化情况下的教学,特别是非常态化情况下的教学是其优势所在。

在校园教学实验室及其他教学机构正常教学情况下(常态化)采取:线下教学为主体,线上教学辅助,虚拟仿真提升。线下教学采用课堂教学模式,使用多媒体设备设施,通过PPT或Flash课件配合板书教学。按传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以教师讲解、手法动作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反复纠正为主要教学步骤。课后使用线上精品课程复习和练习。线上教学资源,包括图像、视频、微课程,可设置成学生课后必须完成的第二课堂作业,同时有利于学生课后练习手法的极佳参考资源。更进一步,对于推拿手法操作或临床应用知识心存疑惑或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完成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系统的“推拿学”虚拟教学项目。教学实践证明,班级绝大部分学生有能力完成线上教学内容和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内容,并能从这些优质的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受益良多,特别是对于手法的理解以及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而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无法开展校园教学实验室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将教学体系的重点进行调整。例如出现流行性疫情情况下,社区隔离,学校暂时关闭,学生只能在家中在线学习的情况下,则采取紧急情况下的非常态化模式,转而以线上教学为主体,虚拟仿真教学补充;后期线下查漏补缺。有别于常态化教学模式下的线上教学,在非常态模式下,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须利用线上精品课程资源以及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利用“智慧树”“钉钉”等在线教学平台,组织各地的学生进行在线直播课,以避免完全有学生自学的“松散”学习现象。同时指导学生使用虚拟仿真教学项目里的内容。在学生使用虚拟教学项目内容深入学习时,教师需定时在线,对学生使用线上教学资源和虚拟仿真资源后产生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这一点也与“常态化”教学模式下不同。一旦“非常态化”模式解除(在学年内),在教学计划上保证留有一定的“面对面”授课时间,进行线下查漏补缺。

(三)运行机制

从以上所描述的“推拿学”“线上—线下—虚拟仿真”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构成组织结构可以看出,该教学体系是有机的,可随教学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动态地调整。从运行机制上来看,教学过程的运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人员:主讲教师、学生群体、学校教学组织部门、后勤保障部门、软件设计公司以及软件、网络管理人员。主讲教师和学生群体是该体系的“双主体”。学校教务部门和后勤部门是线下教学的支撑者;软件设计及网络管理人员是线上及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得以運行的保障。这些部门人员既服务于主讲教师,又服务于学生群体,是这种特殊的教学体系的结构基础和支撑。

结语

推拿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医传统外治法学科,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跌宕起伏,随时代的发展一直不断更新进步。隋唐时期的繁荣、明清时期小儿推拿的发展,1949年后各流派融合、教学规范化建设,近现代与世界手法医学的交流,当代与康复医学的相互借鉴,推拿一直在与时俱进[10]。在教学工作上,也经历了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向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近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也有大量院校尝试网络平台远程教学,可以说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关键特点在于速度,随着逐步进入5G时代,6G也不会太远。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必须要跟得上步伐。再加上国际形势、地球环境、自然灾害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随时存在,对于以“推拿学”为代表的中医传统医学门类的教学和传播,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提前做好教学准备[11,12]。本文讨论的“推拿学”“线上—线下—虚拟仿真”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建设包括“常态化”教学模式和“非常态化”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网络线上教学优势辅助传统线下教学的同时,随时准备机动,转线上教学为主,并以虚拟仿真加强线上教学效果,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推拿学”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刘京丽,李姗姗.互联网时代中医思维模式对针灸推拿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8):70-72+91.

[2]吕桃桃,刘佳利,于天源,等.推拿教学课堂导入方式的探讨[J].中医教育,2021,40(1):71-74.

[3]张静,房敏,项乐源,等.推拿学在线教学“五个一”的实践与探索[J].中医教育,2020,39(6):19-23.

[4]李斯琪,陳文康,步曦,等.“一带一路”背景下针灸推拿英语复合型人才国内外就业情况分析[J].中国针灸,2021,41(1):94-98.

[5]泽翁拥忠,降拥四郎,蒋桂华,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藏医人体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3):29-30.

[6]窦环,夏天娇,丁洁,等.基础医学实验的“教”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0,10(1):40-43.

[7]张月顺,芦相玉,周旋,等.虚拟仿真联合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医学院研究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9):159-161.

[8]高阳,赵沁平,周学东,等.虚拟现实技术在新医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应用现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2(2):182-187.

[9]朱丽兰,郭磊,李英.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与前景[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1,33(4):10-12.

[10]彭亮.康复与推拿学科交叉教学体系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1(10):41-44.

[11]李维娜,何飞.浅谈医学教育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166-167.

[12]冯劭婷,何军芳,何科,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医学线上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0,10(2):14-20.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nline-offline-virtual Simulation Teaching System of Tu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Age

PENG Liang, SUN Meng-long, WANG Lan-lan, XUE Hui-tian, LI Jiang-shan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

Abstract: Tuina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bject of external treatmen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modern complex teaching requirements. Tuina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age, we must adapt to the complex teaching environment through reform.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the teaching team has deepen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virtual simulation’ teaching system by integrating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and virtual simulation teaching projects, and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uina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age.

Key words: Tuina;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virtual simulation; teaching system

猜你喜欢
推拿学虚拟仿真教学体系
推拿学在体操训练后应用研究
CBL教学法在推拿治疗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小儿推拿学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与运用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数字积分法插补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