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美好未来启航处

2022-03-31 07:33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2年3期

如果你在南大读大学

校门

你拖着行李箱,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南大的前湖校区。

此时矗立在你面前的是前湖校区的地标建筑,全长323米的主校门。呈半圆形的校门像张开的怀抱,从1921年办学之初至今,跨越百年光阴,它始终接纳着来自各地的学子。校门前方的和平女神像,也为整个校园增添了一股和气之辉。

你跟随人群穿过校门,一路向左,在一面文化墙前停下脚步。墙上刻有“爱国、自强、创新、唯实”,这八个字的南大精神,将成为引领你一生的至理格言。

除了这里,南大还有青山湖、东湖、鄱阳湖三个校区。无论身在何处,校园里的景致都与学校的文化底蕴相承,它们于无声处,庇护着代代学子从这里启航梦想。

勤人坡

晴日,你常来勤人坡享受一抹悠闲。

这片被绿色铺满的空地,是收藏有每届学生青春的“笔记本”,你也想在这里添上几笔。你席地而坐,一本书便能消遣时光。其间倒也不孤单,不远处,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起,或谈论学问,或进行团建,偶尔发出的一阵笑声,让你的心情也跟着轻快起来。时常还有歌声传来,抱着吉他的少年总爱唱那首《夏天的风》。

在此处举行的艺术集市你也不曾缺席,这里有书画展览、校园文创和创意物件。你把从集市淘来的校庆创意徽章送给了即将高考的妹妹,和她相约“我们南大见”。

润溪湖

你喜欢在润溪湖边晨跑,绕着这个前湖校区面积最大的湖泊跑上一圈,就已经微微喘息。

跑完便坐在湖边的木椅上,拿出英文单词册开始背诵。选择在这里晨读的,不止你一人,附近就有人站在木栅栏边投入地朗读文章。

你偏爱清晨那映射在湖面上的第一缕阳光,粼粼波光中仿佛藏着一天的希望。浮在湖面上的天鹅也是你的老朋友,一声“克哩”就算打了招呼。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鸳鸯和白鹭嬉笑驻足的场景。

你形容润溪湖是藏在校园中的景点,当美景被尽收眼底,便能卸下疲惫,拥抱世间美好。

食堂

南大的食堂,你已心心念念许久。

与其说是食堂,不如说是有格调的餐厅——暖黄色灯光、配色清新的桌椅以及时尚装饰,让吃饭这件事变成享受。随手拍下的照片也能引来网友的“求打卡”。类似的食堂南大有13个,美食城和音乐餐厅也给你增添着幸福的烦恼。

这不,距离下课还有五分钟,你又陷入了不知该吃什么美食的纠结。

课后你还是朝一食堂走去。这里不但有来自天南海北的美食,还有你最偏爱的那碗南昌炒粉。香气刺激味蕾,大快朵颐后,你的心情也随之美好。

原来,学校对学生的关怀,就藏在这些生活的细节处。

体育馆

朋友已经第三次催促你下楼了,出门前,你争分夺秒地照了照镜子,对自己还算满意。你们的目的地是体育馆,那个见证了南大诸多热血瞬间的地方。

抵达现场后,排球赛还没有开始,火药味却逐渐浓烈。排球是你来到南大后才爱上的运动,或许是被校园的排球氛围感染,或许是校排球队屡次打出的好成绩让你与有荣焉,也或许是颜值与实力兼具的球员让你心生向往。

你享受比赛的氛围,为主场球队大声呐喊时,是你最激情昂扬的时刻。

你永远爱蓬勃的少年,永远会为热血的青春落泪。

机电楼

电梯在三楼停下。深呼吸,走出电梯后,你的目光立即被走廊两侧的机器人队的成果展示吸引:从2 011年第一次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到2021年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成绩背后是学校的支持与师生的努力。

你不禁回想起机器人队招新时学长说的话:“‘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我们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一届届走下去且越走越好。”不问出身、广纳贤才是机器人队的特质,正因此,专业不对口的你才有机会追逐自己的机器人梦。

停下脚步,你鼓起勇气,推开了机器人实验室的门。

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闹钟还没响,你却已穿戴完毕,满心期待着去参观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眼前这栋独立于南大校区之外的三层建筑便是此行的目的地。负责接待的老师告诉你,一层是展示厅及研发车间,面前玻璃墙的另一面,教授正和博士生、硕士生专注工作着。二层是芯片生产车间,芯片虽小,技术却一流。三层则为办公室和研究生教室。

这里实行企业化运行,既重视科研技术,也注重成果转化,力图服务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研发出世界领先技术的江风益院士就在此工作。

参观结束后,你心中燃起一股骄傲。那是南大赋予你的能量。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了帮朋友参与的读书活动拍照,你第一次来到青山湖校区。

朋友告诉你,这里藏着一栋汇聚智慧的大楼,占地10000平方米。它是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目前國内食品领域唯一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云集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等专家。如果有幸跟随实验室的老师读研,你将在这里接触到最前沿的学术成果。

实验室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拿到了全国前三的好成绩。“农业科学(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也成为江西省首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顶尖的学科教育,正是南大育人的底色。

邹雨婷:潜心登高,才能极目望远

做好规划后,经受自我检验

从初中开始,邹雨婷就对医学产生了热爱,当她第一次走入南昌大学校园时,“大”和“静”的直观感受,让她更加坚信,这里是值得追寻医学理想的地方。

医学生的大学生活延续了高中的紧张节奏,唯一不同的是可以安排的自由时间更多,这对一部分人来说,是闲适的诱惑,但邹雨婷把它们视为铺垫理想之路的青石——她早早做好了规划,周末也会定好闹钟按时起床,洗漱后便会从前湖校区赶往东湖校区,投入到一天的实验里。

大一暑假开始,基于对肿瘤领域的兴趣,邹雨婷主动申请加入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实验室,学习各项细胞培养的基础操作。她犹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实验室,还被老师误当成了来参观的访客;最开始接触有腐蚀性的试剂时也会感到害怕。但两个月的实验室经历,让她克服了做实验时的孤独与无措,也检验了自己在科研中是否有沉心、耐心和天赋。

而后,邹雨婷主动申请跟随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梁尚栋教授进行神经生理方面的研究。基础科研是枯燥的,也有许多充满挑战的瞬间。邹雨婷记得,在一次简单的行为学测量中,因为实验小鼠一直在动,所以1个小时都没能获取准确的血压。

这些容易让人崩溃的时刻并不少见,但她学着与团队互相帮助,悟出了“将好情绪最大化,使坏情绪最小化”的心得。

立足平台,寻求更多可能性

深耕医学领域之余,邹雨婷也积极参与跨学科合作。

大一时,她就与来自检验学、材料学、统计学和药学的成员们组队参加“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家热火朝天地筛选、讨论方案的过程,让她深刻感受到了跨学科连接的无限可能。“众人拾柴火焰高,各学科一起合作,就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邹雨婷说。

在深造专业的选择上,邹雨婷并没有纠结太久。在她看来,麻醉医生在手术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麻醉学的科研更是意义非凡。保持着对麻醉学的充沛热情,邹雨婷选择进入北京大学的麻醉学专业学习。

“稳住心态,迈开步子”是邹雨婷对自己的要求。未来,她还将深潜科研,做一个“临床上能拿得起,科研上也不会停”的新时代“麻醉小医生”。她认为:医学生肩负的责任是为人类的生命保驾护航和探索人类身体的奥秘,这种巨大的责任必定会使你有压力感,总会让你时不时犹豫、迷茫,这是十分正常的。克服它,就能使你不断强大。

阮庆欣:扎根泥土,更能心怀广阔

走入田间,下定助力生态治水决心

在城市里长大的阮庆欣,上大学前,并不熟悉农村的风物。唯一一次近距离接触,还是小学时与家人一起回到农村老家。虽然记忆已经模糊,但他对农村有一种天然的情怀——想亲近农村,了解农村现状,真正为农村发展“做点什么”。

大二下学期,阮庆欣加入了水产系水生生物与健康养殖实验室,参与藻类的培养和研究工作。跟随团队第一次真正走入农村,让他顿生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新鲜感:生机盎然的稻田、充满野趣的乡间小路和忙碌的养殖户,在他看来,都在述说着农村的新风貌、新发展,也让他产生了“原来如此”的感慨。

初见水库,阮庆欣发现了治水问题的痛点。他记得很清楚,当时的水库呈现出极不真实的绿色,表面漂着奇怪的油状物,难言的味道弥散在空中。这个年轻的农学人,就此下了一定要致力于生态治水的决心。

当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严峻,为突破现有治水模式弊端,作为南昌大学“稻渔工程”团队的重点推进项目,六代农学人将心力倾注于优质育珠蚌(池蝶蚌)的培育种,以鱼蚌混养新模式推动健康生态养殖。阮庆欣和“珍蚌珍美”团队成员一起接过前辈们的火炬,成功选育出产珠大、病害少、收益高的“鄱珠一号”,让这个经过了20年选育的水产新品种,在首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上一鸣惊人。

走向市场,让创新使农业迸发活力

完成从课堂走入实验室、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的过程,阮庆欣以活跃的创新创业者姿态,开始迈向市场。第一次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团队成员都缺少经验,只能在曲折中不断摸索。随着一次次参与比赛,他们逐渐掌握了“手感”,能更得心应手地宣传项目。曾在项目路演时双腿打战的阮庆欣,也变成能在台上侃侃而谈、推动科创企业“江西蚌蚌哒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创新创业者。这样的从容与自信,来自知识,更来自实践。

在“鄱珠一号”的选育中,阮庆欣体会到了数据平台的支撑作用,他想用更多努力告诉人们,做农业并不“low”,农业并不是“脏乱”“低效”的,现代农业凝聚着无数高科技,需要推广先进的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学科交叉,需要更多新农科青年人才,来助力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宣传。

他和许多有着共同理想的年轻农学学子一起,频繁奔往江西广袤的田地。农学实践并不轻松,夏天有时候凌晨四点就需要起床下田,直到晚上八九点才能返程。但觉得辛苦的人少有,因为真正扎根于农村大地,看到自己选育的品种、推动的新模式、研发的新科技,切实地为农村增添了一抹鲜活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让阮庆欣和同伴们都甘之如饴。

南昌大学,前景无限

“南昌大学,前景无限”是习近平同志2008年视察南昌大学时的深情寄语,时隔8年,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学校视察,勉励学校走创新发展之路。

在学校对创新创业的全力推动下,2015年南昌大学摘得年度唯一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并助推江西打造“南昌光谷”;2021年南昌大学在其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一举夺得总冠军。

如今的南昌大学,携着无数少年的梦,正奔向她的宏伟目标——创建“具有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来南昌大学,开启一场筑梦之旅吧!

“互联网+”大赛,让“追光者”成为“发光体”

“获得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的是——南昌大学‘中科光芯’碳基无荧光粉发光芯片产业化应用团队!”话音刚落,在场南大师生的欢呼声响彻全场。

镁光灯下是赵贺琦及其带领的团队,他们从世界范围内4347所院校的228万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最终以1380分的佳绩,捧起此次“互联网+”大赛的总冠军奖杯。

不怪南大师生如此激动,因为他们见证了历史——南昌大学首次承办“互联网+”大赛,首次站上最高领奖台,首次以19个金奖的总量排名全国第一。“梦通网安”“复方黄连油—首款‘速效无疤’愈合油”“AI智能掌超设备及辅助诊疗系统”等金奖项目,和其他獲奖项目一起,用成果征服了评委,共同构成南大强势的学科版图。

但对赵贺琦来说,这不是他第一次站上“互联网+”大赛的领奖舞台。2018年,他和团队第一次参赛,那一年,初出茅庐的他们就获得了复活赛金奖。

两次参赛经历,从金奖走向总冠军,这段看似平坦的路,除了有赵贺琦及其团队的努力浇筑,更离不开学校的基础铺设。正是这二者的完美结合,才打造出一条通往总冠军的“星光大道”。

赵贺琦表示:“学校十分重视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能把从书本得来的知识用于实践。按学校规定,我们想毕业,必须修满2~6个创新创业学分。2016年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其中仅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就占地1200多平方米。”

可以说,赵贺琦正是学校推进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典型受益者。如今的赵贺琦,无疑是一颗闪耀的创新创业新星。冠军团队领队身份之外,他还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是江西省首个荣获国际三大设计奖(德国红点奖、美国IDEA工业设计卓越奖、德国iF设计奖)的“90后”青年。

诸多荣誉加身的赵贺琦仍是一贯的谦虚,在他看来:“能站上决赛的舞台是我的幸运,获奖那一刻心中更多的是一份感恩!是学校成就了我们,让我们也能从一个‘追光者’成为赛场上的‘发光体’。”

“双一流”学科,加冕团队荣光

“一个人是光,一群人是火。无论是竞赛还是创业,都不能单打独斗。”秉承着合作精神,在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时,设计专业出身的赵贺琦大胆跨学科、跨领域,充分利用南昌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组建了一支基于材料学科的创新创业团队。团队推进的项目涉及材料物理、工业设计、机电、市场营销等多个学科领域,项目成员来自各个年级和不同专业。

虽然和材料学科有关的技术难题常令赵贺琦感到头痛,但不要紧,有问题,找“内援”。推进项目时,团队从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了极大的资源与智力支持。

“我们团队里有一名学材料出身的徐帅同学,他在整个项目中负责关键的光源制作。材料学科的王光绪教授也时常在光学结构、发光等专业领域给予团队指导。我十分感激他们在我们推进项目过程中的付出和帮助。”赵贺琦说。

推进项目时,除了宿舍、食堂,赵贺琦和团队成员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所属材料学科的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这里,团队成员开展“头脑风暴”,有时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团队成员在这里熬的夜,催化了项目的成熟和落地。

可以说,材料学科是团队技术的“主心骨”和“大靠山”。谈及材料学科,南大的师生总是流露出自豪的神情,不仅因为它是“双一流”学科,更因为它的技术成就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正是在南昌大学这样一个综合性大学的反应堆中,多种学科的碰撞、交融,才产生了“1+1>2”的化学反应,绽放出夺目的双创之花。

一流的技术,照亮无限未来

谈及母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赵贺琦骄傲地说:“在南昌大学,高精尖的世界领先技术不是被束之高阁的东西,中科院的院士也不是‘传说中的人物’,普通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这是它特别好的一面。”

之所以有底气说出这番话,是因为他在做项目时的指导老师,正是江风益院士。

在去年的“互联网+”大赛上,赵贺琦团队的夺冠项目“碳基无荧光粉发光芯片产业化应用”,所依托的正是南昌大学江风益院士团队的科研成果“硅基金黄光LED技术”。

此前,凭借“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江院士团队就已经在2015年拿下中国目前声誉最高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为南昌大学乃至中国创造了一项世界领先技术。

赵贺琦回忆,江院士特别重视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会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叮嘱他们。江院士常说的“多发光、少发热”,意思是“少一点头脑发热,多一点踏实肯干”,也成為他始终牢记在心的教诲。

可以说,正是江院士对赵贺琦及其团队的倾囊相授,才使得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赵贺琦及其团队的项目产品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开创了“中国芯”无荧光粉纯LED照明新时代。

“这是国际上首次由中国人发明的照明技术,从此我们不必再受荧光LED照明专利的限制了!”赵贺琦自豪道。

像这样的领先世界的技术,南大还有很多,南大师生也将在学校的全力支持下创造更多。

食品学科凭借一杯果蔬汁就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从“互联网+”大赛中走出的稻渔工程、珍蚌珍美团队等也都致力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项目落地后,收获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娃娃们的‘金点子’真能变成‘真金白银’!”

这些新技术与硅衬底LED照明技术一起,点亮了在创新创业路上砥砺奋进的南大人的科研信心。他们坚信,在南大能创造更多可能。

华东交通大学:奏响交通和轨道的“最强音”

华交日记

五十余载,是华东交通大学走过的时光,代代华交人肩挑岁月,与速度较量,终于让奇迹在铁轨上发出惊天的交响。现在,我想以华交日记领读人的身份,邀请你,同我一起循着华交人的日记片段,走进这所为“铁”而生、因“铁”而盛、凭“铁”而胜的华东交通大学。

日记1

听说校址已基本确定,在南昌市郊马鞍山林场。今日总算寻到个机会去看看。路不好走,一路颠簸,直到进入林场,眼前豁然开朗:“原始森林”密密麻麻,芳草一望无际,桃花浓香扑鼻,流水叮当作响,森林深处传出布谷鸟叫……好像进入了世外桃源。如果陶渊明老先生在世,那他写的就不是“桃花源记”,而是“华东交大校址记”了。

领读人说:这是建校拓荒人之一的王照文老师,第一次探视华交建校校址的情景。1971年9月22日,上海铁道学院迁往江西,成立华东交通大学,可其后又停止迁校。前程迷茫之际,65位先期到南昌的前辈,毅然选择留下继续办学。没有办公室、人手不够、常停电停水,老一辈华交人在艰苦的条件下,以铁路本色的铁血、铁质,开启建校之路,最终在荒草丛林中创造出3000亩巍巍学府,如今,学校已发展出集本硕博于一体的完整育人体系。

日记2

这次任务重、时间紧,我有两个月没回家了。视频通话时,才上幼儿园的儿子满脸写着不高兴。可第二天再次通话时,他却眉飞色舞起来:妈妈带我去看高铁了,铁轨好长啊,高铁像飞机一样快!妈妈说,爸爸在忙着设计高铁,我以后也要像爸爸一样厉害!

领读人说:这位父亲的经历并非个例,无数在铁路线上留下足迹的华交人都有相似的经历。从青藏铁路、京沪高铁到塞北的古洛线、南国的粤海线,都烙着“华交”印记。无论是学术大师、工程专家,还是扎根基层、兴路报国的平民英雄,华交的校友们在坚守中铸就了不凡业绩。华交人用“铁”一样的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踏出了“华交”崛起的步伐。

日记3

报到完毕,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在校园“打卡”。我幸运地拍到了黑天鹅、斑嘴鸭和“南区一哥”胖橘等校宠。漫步养心湖上的九曲桥,只觉岁月静好;北区图书馆的空气里飘着油墨香,不少学长学姐正在自习;北区列车咖啡屋的绿皮车厢、古拙外形韵味十足,静静停候在铁轨上。很高兴见到你,我的华东交大。

领读人说:看过校园,是时候“剧透”下学习了。在华交,名师学霸会带你“起飞”、工程制图有手就行,对了,记得去“蹭”天佑优秀教师的精品课,否则“错过一个亿”。我可没夸张,毕竟,给你上课的,有“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若想深造,我们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还有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工程学学科等可以选择。“宝藏”就在这里等你来挖掘。

日记4

“毕业就有”系列总是让我化身“柠檬精”,没想到,来到华交,我成了赶上“开学就有”的教学新模式的幸运儿。从晨读国学、早起锻炼到线上学习、课后分组进行议题论文分析,天佑学院的学习安排一开始让我有点忙乱,不过一个月后,我就沉迷于这样的课堂了。我的知识储备、身体素质、分析问题的能力等,也在持续提升。

领读人说:上大学从来不等于随便玩,相反,学习很重要。天佑学院就是本科教育改革的领衔者,采取综合评价和动态调整机制,竞争与合作并存。此外还有土建学院茅以升班、材料学院英才班、经管学院实验班、软件学院校企合作班等,一切只为让你成长为拔尖人才。我们的同学也很“给力”,斩获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1000多项国家级奖项。

日记5

肖乾教授将VR技术与轨道交通深度结合,创建了轨道车辆系统实训VR重点实验室。这学期,我有幸加入了肖教授的团队。为了做VR建模,今天肖教授在检车基地的车间指导我们测绘,车间很嘈杂,但为了得到精确的模型,我们耐心地拍摄、记录和测量了一根根线路。

领读人说:在华交,潜心科研与育人的不止肖教授一人,你也将有机会跟随优秀的教师和学长学姐们学习、进行课题研究。大家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学校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0余个省部级科技平台,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奖励,拥有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等产学研用成果。还有轨道交通基地处那些实打实的列车、轨道,这些都能让你身临其境地学做合格铁路人。

日记6

春季双选会人气爆棚。我同曾去参加过生产实习的校企合作单位的人聊得很开心,再次感受到铁路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骨干地位,也越发坚定了未来发展方向。忐忑了几天后,刚才,我终于收到了那家单位的offer!

领读人说:身为华交学子,你的实习或工作单位,可以是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和中国通号等学校的战略伙伴,也可以是专门进校来宣讲的优质企业。每年,毕业的学长学姐们中都有两成以上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四成以上进入国企,近九成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近年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全省第一。认真学习,在实践中探索方向,你的努力會在未来回响。

华东交大:铁轨内外的硬核实力与浪漫

听名字,你以为华东交通大学在上海?实际上,它在上海七百公里外的江西南昌。“粤户闽庭,吴头楚尾”,南昌地理位置优越。坐落于此的华东交大,正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以轨道为核心的大学。

大国工匠精神

一花一世界,隧道是潘建立的世界。自1993年从华东交大毕业以来,潘建立已经参建过十余条长大隧道。这一次,站在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的图板前,作为项目指挥长,他深感责任重大:隧道上方,是连接香港、澳门的交汇点;隧道下方,是承载力极低的粉沙质土层。在单日出入境旅客超过35万人次的拱北口岸,施工安全必须得到保障。

施工过程中,仅是管幕顶管施工会议就开了上百次之多;紧急情况也常出现,潘建立需要果断做出正确决策,“因为琢磨一些事情”,他经常“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好在,面对世界级高难度挑战,潘建立及团队成员化压力为动力,突破了技术难关,圆满完成了任务,拱北隧道工程甚至成了港珠澳大桥对外宣传的窗口。

走出华东交大校园已有近30年,潘建立成长为了一位坚守责任、勇于创新的大师。这位创建了功勋的优秀前辈身上彰显出的大国工匠精神,正激励着更多华交人昂首阔步,踏上新的征程。

基建背后的华交人

2014年,著名岩土工程专家徐长节教授来到华东交通大学。在他报国育人的信念感召下,越来越多高层次人才加入进来,形成了如今24人的“筑基人”团队。

作为师者,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从编制出版我国第一本《交通岩土工程》研究生教材,带领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到始终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他们培养出了众多交通土建领域的栋梁之材。2021年12月30日,徐长节教授领衔的土木工程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他们就像当年的黄大年,在优越的条件和祖国的需要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们经历过太多中国铁路和隧道建设的大场面:南昌红谷隧道(南昌第一条过江隧道)、庆春路过江隧道(浙江省钱塘江第一条过江隧道)及昌景黄高速铁路等,在这些大型项目的科技研发和建设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正如徐长节教授所说:“科研成果不能仅仅停留在发表几篇论文、申请几项专利的层面上,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们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助力交通强省、交通强国的建设,为中国铁路事业贡献团队力量。

轨道外的“最强大脑”

单杏花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17岁走出家乡求学时在车站排长队购票的场景,那条一眼望不到头、拐了几个弯的“长蛇”,仿佛是她人生的伏笔。1996年,在华东交通大学读研的单杏花因专业能力出色,参与到“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的研发与推广工作中。

2011年,12306系统正式上线。几个月后,它便迎来了客运高峰——2012年春运,井喷式的购票请求几乎让系统瘫痪。单杏花带领团队跟踪系统运行状况,分析压力最大的环节,思考解决方案。晚上11:00系统停售后,他们上线进行全面测试与升级,凌晨三四点休息一会儿,早上6:30再起来观察效果。50多天后,团队才终于迎来了春运的平稳结束,那一年,网站承受住了14亿次的点击量,高峰日售票量达到119.2万张,超出了原设计的承载能力。

如今,12306系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票务交易系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作为12306的“最强大脑”,单杏花与团队成员一起,为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而持续努力,美好出行是她的终极目标。“铁”是华东交大先天醒目的胎记和后天夺目的标记,把青春奉献给铁路事业的单杏花,以奋斗者的姿态,传承着铁路血脉。

在“红楼美食”里品文化

许多“红迷”都有一个愿望:复刻“红楼美食”。但这是一件麻烦事,仅靠书里的描写远远不够。作为资深“红迷”,华东交大人文学院的李丹老师正在实现这个愿望。

李丹查阅了大量食经、农书、医书等资料,以确定制作方法;由于《红楼梦》中的饮食讲究时令,为了一味食材,有时得等上一年;又因饮食习惯的变化,她需要替换食材、创新制作手法。2020年8月,李丹在B站上传了第一份复刻“红楼美食”的制作视频。随后,宝玉喜欢的糟鸭信、凤姐超爱的炸鹌鹑、黛玉生病时喝的火肉白菜汤等精致的菜品被一一还原。

制作“红楼美食”的过程,也是李丹理解人生、洗礼精神的过程:“一道菜就简单地出场一次,背后却有很多意味深长的故事。”作为老师,李丹希望通过此举能让更多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汲取力量。而课堂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她分享的视频共享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果说交通和轨道是华交的“最强音”,那么多学科的协调发展、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就是华交的“主旋律”。从“铁”的使命到对艺术与哲学的思考,从系列專业讲座到汉服、书法等社团活动,严谨的理工与浪漫的文艺在这里共生,为华交人搭建起绽放青春、逐梦未来的舞台。

南昌航空大学:给你一场“沉浸式”的飞天体验

在南昌航空大学上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回答之前,不如先随小舟学长来一场“沉浸式”的飞天体验。你不仅能够参观壮观的飞机群、前沿的飞行员模拟训练室,还能乘坐昌航的科研用飞机,深入飞机机舱内部。快来和小舟学长一起打卡吧!

第一站:校门口的歼-8II

到达南昌航空大学的校门前,我们原以为那里会有石狮坐镇。没想到,在校门口“压阵”的是一架从军队退役的歼-8II型战斗机。南昌大学实在太酷了!仰望这个高达6米的“巨人”,它如雄鹰一般的姿态让我们瞬间心生航空的豪情,恨不得立刻冲上云霄!

第二站:飞机机库

走进学校内部,小舟学长带着我们参观了飞机机库。在这个航空迷的天堂里,各种型号的飞机和航空发动机排成一列,仿佛一列士兵正在敬礼。我们一边听着小舟学长讲解,一边伸手触摸这些飞机,机身上有它们鹰击长空时留下的种种战斗的印记。这难道不比教科书上的图片更让人振奋吗?

第三站:飞行员模拟训练实验室

亲手触摸过飞机,小舟学长又带我们去飞行员模拟训练实验室当了一次驾驶员。昌航拥有国内最前沿的飞行员模拟训练实验室,在这里,每个飞行技术专业的学生都能在“游戏”般的过程中学到技术。我们操纵遥控杆,爬升、下降、盘旋,每一个操作都激动人心。此时的我们就是最酷的崽!

第四站:校史馆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校史馆,小舟学长也换上了他的飞行员制服。没有想象中的枯燥无趣,昌航的校史令人着迷。原来,设计出世界上最轻的超音速歼击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孝彭、机翼结冰仍成功飞翔的“试飞英雄”运-20首席试飞员邓友明等都是昌航校友。在昌航的校史里,我们看到了中国航空史的缩影。

昌航,值得你来

除了能与飞机来一场邂逅,南昌航空大学值得你来的理由,还有这些!

和航天前辈聊聊天

小舟学长说:“在昌航学习很难有孤单、迷茫的时刻。”一方面是航空人都心怀冲上云霄的理想,另一方面是当你找不到道路时,随时会有行业前辈来为你指点方向。英雄航天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第三任大队长、少将聂海胜就曾到昌航校园,与昌航学子畅谈“航天梦”。他不仅分享了自己第一次上太空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故事,还当场表扬、激励了昌航学子的成果。这就好比喜欢文学被王安忆夸奖,喜欢流行音乐被周杰伦表扬。优秀前辈的肯定激励着更多学子奋进。

用理论教你如何上天

在昌航,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航空航天概论。听小舟学长这样说时,我们都有些纳闷,理论课也能有高人气吗?原来,它虽是理论课,却因风趣的老师、仿真的航空航天实验、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而焕发出了生机。一堂用幽默的段子、严谨的知识教你上天的课,怎么可能不热门呢?

和空姐空少同读4年

看过《冲上云霄》电视剧的同学一定对剧中优雅、沉稳的空中乘务人员有深刻的印象。小舟学长说,在昌航,空中乘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以上特质,还要“多才多艺”。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的学生,都是在艺考中凭实力征服考官的“才子才女”,可谓是既有才华,又有颜值。在昌航的校园里,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成为机长的副驾

模拟实验室很好,但在昌航,还有更好的——你能坐在机长身旁,感受真实的飞行。我们虽然没能坐上真正的飞机,但小舟学长说,昌航的学生都有机会登上昌航科研用的波音737-300飞机,成为机长的副驾,近距离观察机长的每一个动作,畅享飞上蓝天的最佳视野。这种飞行第一线的体验,谁能不心动呢?

南昌航空大学简介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昌航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昌航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生。

2022年,南昌航空大学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70年来,学校为航空国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近20万名专业人才。未来,南昌航空大学将继续为航空强省、航空强国建设贡献昌航人的智慧和力量。

关于蓝天的故事,我们讲了很多年

小时候的宁雨翩未曾奢望过自己能成为飞向蓝天的航空人。那听上去太不真实了。但如今,她作为优秀毕业生,将挥别母校,迎接新的开始。小时候认为不可能的梦,多年后却成了现实。宁雨翩说:“在昌航,蓝天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努力即可抵达的远方。”

做一点不可能的梦

小时候的宁雨翩,总喜欢望向蓝天。飞机在天上划出的一道道白线,让她如痴如醉、心驰神往。闲暇无事时,她和小伙伴总是一起抬头望着天空,用手指组成一个相框,试图将飞机框在其中。

宁雨翩对天空、对航空的兴趣没有人当真。成为一个航空人,是太遥远的事情。但这个不被当真的梦想却悄悄地在宁雨翩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高三那年,昌航的学长学姐回校宣讲,这让宁雨翩对昌航有了更多的了解。作为教育部认定的“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昌航的教学质量有目共睹,有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在科研上,昌航也毫不逊色。近年来,昌航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诸多荣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0多篇。

更让宁雨翩心动的是,昌航的硬件设施非常完善。良好的住宿环境和智能便捷的生活APP,是基本配置。真正让人心向往之的是昌航的教学环境。为了实现学子们飞向蓝天的梦想,学校斥巨资买下真飞机,并将其改造成教室。正是这一点,让从小喜欢飞机的宁雨翩当场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南昌航空大学。

一位学姐还大方地把昌航学习攻略分享给宁雨翩:“来了昌航后,一定要抱紧教官的‘大腿’。”进入昌航,宁雨翩才明白,学姐说的是昌航教官队:他们由全校的优秀学生组织而成,自愿担任新生的教官,从学习到生活均提供悉心辅导。

就这样,宁雨翩带着无数的憧憬向昌航进军。

汗水、满足与成长

刚入大学的宁雨翩很紧张,也很迷茫。但迷茫归迷茫,有机会时可得上。如今回望,她忍不住为自己骄傲:“大学四年,我是怎么把这么多事情做完的?我简直是个超人。”

宁雨翩就读的是昌航的王牌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这个专业的学生要在四年的时间里学会造火箭、造导弹、造航天器,这听上去很酷,当然也一点都不简单。各种复杂的专业课,机械制图、理论力学、飞行器制造工艺等,让宁雨翩倍感挑战。刚入大学的她于是一头扎进了图书馆,在老师和教官的帮助下,努力夯实专业基础。

到了大二,她开始试着运用这些知识。尽管学业繁重,她仍参加了多个竞赛。其中备战“挑战杯”的辛苦让她至今记忆犹新。

“挑战杯”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其难度不言而喻。宁雨翩从自身专业出发,以无人机为基准点,不断地摸索,并组建团队一起完善这个项目。

备赛的那段时间里,竞赛团队日日夜夜在教室里打拼,不断讨论与精进技术,修改展示材料、美化版式等。每个环节都是对能力的巨大挑战。竞赛的压力虽无形,却沉重得可怕。每当讨论陷入僵局,在教室里枯坐的他们就像困兽。那段日子,宁雨翩是靠一杯又一杯的咖啡,熬过一个又一个夜晚的。

好在,昌航秉持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精神,给予了宁雨翩和团队无限的支持。老师们自发地带着学生参与竞赛、进行创新创业,还特地为学生开设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为大家提供专项指导。

经过数月的探索,宁雨翩团队的飞行器实现了无人机航测的创新性突破:它成功搭载了多个航空摄影仪,在空中悬停拍摄并不断将素材传输到地面处理器的后台,再通过后台的数据构建出空中航测的实景三维模型。

除此之外,“超人”宁雨翩还主导了多个创新创业项目,拿下十多项奖项,得到了航天英雄聂海胜少将的赞赏与肯定。航天三院的刘永才院士更是亲笔为她的项目题词——“学习不止、创新无限”。

宁雨翩这样总结自己的大学四年:“大学的每一天,在每个阶段都是不太一样的,但好在从未停止努力。”她付出了汗水,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也从一个普通学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飞机工程师。这份成长,离不开昌航的支持。

展望未来,向蓝天迈进

现在的宁雨翩,已经从南昌航空大学毕业。手握多家顶尖大学offer的她,最终选择了前往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读研。

在昌航,还有很多像宁雨翩一样的追梦人,得到了名校的青睐。这与昌航对学生的帮助密切相关,在支持学生实现蓝天梦的这条道路上,昌航已经走了70年。宁雨翩说:“如果没有学校给我们的创新创业平台,我不可能做成这些事。我们有自由做项目的场地,有悉心辅导的导师,有完善的项目经费机制。学校还有创新的奖励政策,给参与项目的学生发放创新创业奖学金……这一切,让我们能尽情开脑洞、做科研、打比赛,离梦想的蓝天越来越近。”

对正备战高考的高中学子来说,航天梦可能略显遥远,这让很多人都选择不再仰望蓝天,不再去做看似“不可能”的梦。宁雨翩却说,做一点不可能的梦挺好,在实现它的路上,你会发现既有优秀的同学和老师与自己并肩,也有像昌航这样优秀的高校为自己助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关于蓝天的故事,将由你来继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