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儿童运动的“抢跑”之害

2022-04-02 00:50
甘肃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功利化健康成长法治

警惕儿童运动的“抢跑”之害

随着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儿童体育锻炼热情的高涨令人欣喜。我们乐见更多儿童走向户外,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增长本领。但值得警惕的是,千万别把以往“抢跑”的错误育儿方式转移到儿童体育锻炼上,也别把竞技体育的训练思维过早强加给孩子。谷爱凌、苏翊鸣等奥运冠军的成才之路固然令人赞叹,却不是人人可以效仿的。否则,很有可能给孩子带来难以挽回的身体和心理伤害。如果被儿童体育运动“抢跑”思维带偏,就得不偿失了。作为家长,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正确的育儿观念,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阶段、特点以及运动敏感期,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同时,家长还应与学校保持充分的沟通,与学校老师一起合理制定孩子的运动规划和发展定位,在选择校外体育培训机构时多些理性意识。

(刘钰)

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的法治网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卫生健康委共同发布《关于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其中明确表示更加注重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明確贯彻实施人身安全保护令,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需要全社会协同发力,共同推进。积极落实未保法“学校保护”专章的体制机制,加强对学校以及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的专业支持。要注重创新机制,拓宽工作思路,鼓励和支持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有关专家、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学校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织密法治网。

(摘自《中国教育报》)

办教育要“远见”不要“短视”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提出,为了尽快制止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推进良好教育生态建设,建议在全国开展“清理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全面修复教育生态”专项治理行动。

教育领域的功利化现象与部分教育管理者、工作者以及部分家长的短视密不可分。短视意味着他们习惯于低头专注于眼前利益,而没有从青少年一生的维度来关爱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没有从让区域教育实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来推进教育事业。分数、升学率等短线指标当然有其价值,但他们只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节点,而不是结果本身,更不是教育的全部。

教育领域的功利主义倾向根源往往在教育之外。教育管理者、工作者要有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担当与自信,而不应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所裹挟而亦步亦趋。“双减”政策的出台,正是教育主管部门立足主责、立足长远的战略性决策,它将有助于从根本上遏制功利主义对教育事业的侵蚀和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危害,有助于一代代青少年健康成长。

(摘自《中国教育报》)

猜你喜欢
功利化健康成长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追求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功利化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