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情境化试题分析

2022-04-02 23:27张定娜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试题分析核心素养

张定娜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生物高考真题中生物情境材料类试题比重明显增加。通过真实情境中的育人价值有利于找到育人的动力源泉,实现教学的转型重构,引导育人的价值方向。为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素养,在试题情境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情境化试题服务选才的功能。文章围绕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对2021年高考生物试题进行剖析,以探究核心素养和生物情境试题的融合教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情境化试题;试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0-

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业水平选择性试题分析,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探索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现实问题的综合性科技探索与能力。此类试题的问世,对生物学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教学中,生物学老师们必须通过不断地深入探究和剖析高考生物学实践内容及其立意,强化对学生理性思考、科研探索等专业素质的熏陶。

一、生物学核心素养和情境化试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情境化试题是指在教学、考试命题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利用日常生活或社会实践中常见的生物学现象或问题,进行知识迁移设定的情境或提出的问题作为试题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高考试题的分析及情境化试题的特点

1.关注“生命观念”的能力培养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局部与整体观、物质与能量观等。

如:2021年广东卷第12题,主要考查了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中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相关知识点,这考察到核心素养的生命观念中的结构与功能观。

2. 侧重“理性思维”的养成

“理性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它强调学习者可以利用综合与归纳、描述与推论、模型与建模、批判思考等方式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性。

如:2021年全国乙卷第37题以米曲霉发酵制作酱油的工艺技术為素材,考查学生对微生物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类型、代谢特征等的理解与运用,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传统智慧,彰显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根据这样的命题背景,选择了开放度极高的新颖的设问方法与展示形式。要求学生在掌握题干信息,完成一定逻辑思维任务后,进行准确表述。

3.强化“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学生应在探究中,逐步加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实践能力。

如:2021年广东卷第20题,以“果蝇”为材料情境考查检测出未知基因突变的类型,要求考生写出该检测技术的优点和缺点。这要求学生要用科学思维进行科学探究,既要学会获取关键信息,又要学会用科学的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生物科学的“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辨别迷信和伪科学;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如:2021年广东卷第17题,以社会热点“碳中和”为问题情境,传达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示我们要尊重科学,采取适当的措施维持全球碳循环的相对平衡,避免盲目行动给自然造成伤害,凸显社会责任。

三、情境化试题的解题技巧分析

生物学情境题的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换句话说“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作答时适当应用课本知识,进行合理加工。

生物情境题解答的一般步骤为:首先,审读材料,提取信息。要求能从材料的文字叙述或所提供的图表资料中,找出关键信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其次,回归教材,定位知识。最后,构建解题思路。前后进行联想,将发现的关键信息与已有知识进行搭桥,运用比较、归纳、推理方法,选择正确答案或组织运用学科语言正确表达。

四、教学建议

根据上述考题分析来看,新高考生物学试题更加注重于对生物学科实质的考察。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培养及其学科自身特性入手,训练学生实践研究能力,并强化概念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科学思维习惯。

教育意识决定教学行动。所以,生物学教育思想认识的转变和提升才是生物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的最基本力量。在常规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工与协作能力,经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方法思考能力,培育学生求真严谨的科研心态。

结语

基于情境化试题命制背景下,教师应在教学中教学生在解题中获取关键信息,融合情境化试题命制,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国家所需人才。基于此,经过生活科学实验等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中学生敢于尝试的开拓进取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桂堂,徐小芹.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新情境试题的命制方法探究[J].教学考试,2021(33):74-76.

[2]疏仁美. 基于Rasch检测的高中生物情境化试题命制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20.

[3]林小明.简述高中生物学情境化试题的命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8):8.

猜你喜欢
试题分析核心素养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物理选择题试题分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2015年盐城市中考英语试题分析及教学对策探讨
聚焦热点:高考中与病毒有关的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