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大练兵锻造教师“工匠精神”

2022-04-02 10:48石从国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3期
关键词:练兵工匠精神工匠

石从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报告中提到的“工匠精神”,需要准确理解其新时代内涵。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这四个方面。其中,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是根本,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核心,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是要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灵魂。其中,追求卓越也是判断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说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传统“工匠精神”的精髓,那么,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则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教育工作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工作任务极其艰巨,工作性质极其特殊。在开展“弘扬工匠精神,岗位大练兵”活动中,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练出真功、练出实效,使“练兵活动”成为教育强县的重要推动力量。

教书莫忘育人,在师德修养上下功夫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师是立教之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一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素养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曾几何时,一部分教师理所当然地给学生“贴标签”“划阶层”“因财施教”,用财富和权力作为衡量标尺,表达之露骨、言辞之低俗、语调之刺耳,不仅深深刺痛了那些努力奋斗者的信心,更远远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和初心,是对教育的极大伤害。教师眼里不能只有分数和名次,更要有活生生的人。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着力改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评价观。新的时代,教师应该为“人师”,而非“经师”。在练就教书本领的同时,更要以灵魂唤醒灵魂,以情感浸润情感,以智慧引领智慧,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成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典范。要通过言传身教把宽广的胸怀、不凡的气度、拼搏的勇气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种下真善美的种子,让知识得以传递,文明得以赓续。

作为教师,首先要清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如果过分注重知识传授,不注重道德教育,一旦品行发生了问题,将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教书应该为育人服务,育人为教书铺路。思想通了,学习知识才有劲头;知识丰富了,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当然,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教育就是要培养更多有德有才的人,教师更应该成为有德有才的示范,为学生的成长示范,为国家的未来示范,以德立教,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补短更得扬长,在能力提升上下功夫

“短”即劣势、不擅长,可修、可改但不可“避”;“短”暴露问题,容易受到批评和指责。“长”即优势、擅长,可专、可塑亦可“扬”;“长”容易得到褒扬和肯定,使人感到光荣和快慰。所谓短板,其实就是“短板效应”——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那么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也就是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然而对应的还有一个“长板效应”,即将木桶倾斜到长板这边,那么长板越长,能盛的水就越多。

一味只盯着短板,短的也许不那么短了,但长的也不会很长,看似均衡的背后,其实是优势的减弱,也就是没有核心的竞争力。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组织,一旦失去了核心竞争力,那么就很难拥有一席之地。有长扬长,有短补短,才能让长者更长,短亦变长。

不可否认的是,天赋、时机等这些因素往往也是存在的,有些短板,任你再怎么补强,也不会成为强项。相比于补短板,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项”更容易在某一个领域有所建树。一粒沙放在沙漠里,或许很难感受到改变。但如果把一粒沙放在眼睛里,恐怕没有人能忽略其存在。尽可能地扬长补短,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既需要个人自我发现,更需要组织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让人才在最擅长的领域扎根。

教师群体具备“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自然条件。有的教师擅长表达,课堂教学效果突出;有的教师擅长写论文、做课题,科研成果丰富;有的教师擅长动手实践,带出一批高徒;有的教师擅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深受学生爱戴……这种情况正是教师能力的正态分布。在“弘扬工匠精神,崗位大练兵”活动中,教师自然应该扬长补短,但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清醒地看到,教师的扬长比补短更重要。因为每位教师各有所长,是良好的教育生态不可或缺的。换言之,每位教师各显其能,各显神通,各展其长,各具特点,才是良好教育生态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发挥专长,清楚自身的不足,通过大练兵,让长处更长,短处变长,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既能游刃有余,又能从容应对,从而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务虚还要务实,在作风锤炼上下功夫

务实与务虚,犹如并蒂之花,相辅相成,美美与共。务虚是务实的基础,是“运筹帷幄之中”的系统谋划;务实是务虚的目的,是“决胜千里之外”的攻坚行动。没有做好务虚,务实就如同无头苍蝇盲目瞎转;离开实际的务虚,只是坐而论道,往往止于“头脑风暴”,最终仍一事无成。谋划工作,推动工作,务虚是水平,务实是能力,必须重务实善务虚,看大局、明大势、成大事,在务实务虚的同向同行中,让身体与思想同步进入新时代。

务虚,就是在工作开展之前,从政治、思想、理论、政策上进行系统思考,把问题想清楚,把症结想明白,把逻辑理顺畅,更好地掌握规律,校准路径,科学决策。务实,是指推进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出实招、干实事,确保出台的举措有“干货”、能“解渴”、见实效。务虚的落脚点在务实,就实论虚,就事论理,既反思、总结务实之举,也谋划、研究务虚之用。用思想的破冰引领发展的突围,坚守正确立场,坚持问题导向,以新思想定向领航,从新思想中寻策问道,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育系统岗位大练兵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发挥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落细。练兵活动不是一朝一夕,学校和教师要聚焦学校管理和教师成长中的问题,系统地规划练兵活动,持之以恒地细化落实每一个环节,扎实有效地开展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训、以赛促改,持续努力,久久为功。紧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增长教育智慧,实现专业成长。以优良的作风、扎实的行动和实在的效果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书写新时代教育的合格答卷。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练兵工匠精神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练兵集锦
孙武练兵
工匠赞
大练兵切忌“念歪经”
多措并举且督且练兵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