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轻易屈服于诱惑

2022-04-06 00:45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2年3期
关键词:骨刺鱼刺鳜鱼

为什么有的鱼刺多,有的鱼刺少?像鲫鱼、草鱼这样的,根本没法吃,要么被卡住,要么连鱼肉一起吐掉。这些鱼为什么要长小刺卡我们呢?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河鱼多刺”的说法,这是很多人的体验,其实河鱼中也有刺少的,比如鲈鱼、鳜鱼。鱼身上那些暗搓搓的小刺,生物学名为肌间骨(肌隔骨刺),由肌隔结缔组织骨化而成,分布在鱼体两侧的肌肉节之间。

那为什么有的鱼刺多,有的鱼刺少呢?大家都知道,动物进化通常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但是,骨骼的进化在数量方面却是逐漸减少的。例如,白鲢骨骼中仅头骨就有159块,但人类的头颅只包括头骨23块、耳骨6块,比鱼类少很多。翻开鱼类的进化史,科学家发现,肌间骨经历了一个从少到多,又从多到少,最后消失的过程,鱼刺的多少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鱼类的进化历程。而具备肌间骨的鱼类一般是低等鱼类,比如鲤鱼、草鱼、鲢鱼等。随着它们的进化,成为鲈形目鱼类后,这些骨刺就会消失。黄鱼、鳜鱼、带鱼等在鱼类的分类系统上都属鲈形目,是较高等的鱼类,因此它们的骨刺较少。

至于你说的“鱼为什么要长小刺卡我们”,我也觉得这些鱼挺坏的,不让我们好好享受鱼肉的美味。另外,为什么猫要长爪子挠我们?为什么蚊子要长嘴咬我们?这些动物真是太残忍、太过分了,我们人类真的太委屈、太难了。

每当抑郁或是有压力的时候,我就会控制不住吃东西,好像只有吃东西才能缓解内心的不安,吃完又后悔得不行,责怪自己无能。可在下一次情绪不好的时候,我又开始暴饮暴食,形成恶性循环。我知道,吃一点没什么问题,可为什么停不下来呢?怎样才能中断这种不正确的宣泄方式?

日常生活中,食物与许多情绪交织在一起,感到痛苦、烦闷时,脑海中闪过的念头是“去吃点东西”,有一种“借酒消愁”的意味。吃的时候很痛快,但是事后会有一种想吐的罪恶感,情绪反而更加糟糕。这是一种情绪性进食,与烟瘾、酒瘾一样,食物也会让人上瘾,因为这些东西都能暂时给我们一种“脱离”当下的感受。此刻你不再关心自己的味蕾是否满足,自己的胃是否满足,更像是“脑子在吃东西”。

吃的时候也会后悔,为什么停不下来呢?在《自控力》这本书中有一个观点:罪恶感让人产生“那又如何”效应。“那又如何”效应是指从放纵、后悔到更严重放纵的恶性循环,也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已经放弃治疗了”。举个例子,你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可没忍住多玩了会手机,之后,你充满了罪恶感,觉得自己太差劲了,毫无自制力。但是,你一般不会抓紧时间完成剩下的计划,相反,你会说:“那又如何,既然已经这么糟糕了,不如再多玩会吧。”导致更多堕落行为的并不是第一次的放弃,而是第一次放弃后产生的羞耻感、罪恶感、失控感和绝望感。这些巨大的压力很容易让人放弃自己,轻易地屈服于诱惑,让人负罪感更重,从而开始恶性循环。

控制情绪性进食还得找到让你情绪低落的根源,可能是考差了、与朋友闹矛盾了,然后暗示自己:吃太多东西并不会改变什么,只会让我的胃负担更重,心情更加焦虑,现在最重要的是复盘错题、向朋友承认错误。人有时候还是需要自我暗示、喝点“心灵鸡汤”的。但是,如果真的吃了,也别自暴自弃地进入“那又如何”的循环,原谅自己——你只是个凡人,多吃一口没什么大不了的。

编辑/梁宇清

猜你喜欢
骨刺鱼刺鳜鱼
拆鱼刺
浑身骨刺的肯龙
鳜鱼之『贵』
鱼刺卡喉怎样急救
肯龙的凶悍骨刺
春令时鲜说鳜鱼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膝部有骨刺运动要科学
讨厌的鱼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