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两金一银!“除了天赋,还有热爱”

2022-04-06 12:20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谷爱凌滑雪运动员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女子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银牌、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金牌……冬奥会历史上最年轻的自由式滑雪金牌得主之一,中国女子雪上项目第一个冬奥会冠军……谷爱凌以两金一银的优异成绩梦圆北京冬奥会。

自从2020年初在冬青奥会大放异彩以来,谷爱凌的表现就愈加受到外界的关注,2021年她首次参加世界极限运动会,就收获了两个项目的金牌,仅用2年时间就完成了U型场地赛事大满贯。

这个有着混血脸庞、金色头发的年轻女孩,总是露齿笑,开口便是一嘴北京味的普通话,每每出现都能给人惊喜。

不难发现,谷爱凌是一个天赋满分的年轻选手,灵性极高,很小便擅长在雪堆里翻滚摸爬;但在赛场上仅仅有天赋是不够的,众多性格特质的凝聚才能堆积出一个又一个的奖牌。

冰雪世界里的“非主流”

普通女孩,自然也有普通女孩的烦恼。在以“天才”的姿态为人熟知之前,出現在滑雪场上的谷爱凌,同样也曾被未知的恐惧和传统印象“支配”过。

2003年,谷爱凌出生在旧金山。三个月大时,她就被母亲带到滑雪场;两岁时,拥有了第一双滑雪鞋;三岁时,第一次踏上雪板,那是滑雪训练班报名的最小年龄。

“你想象一下,一个滑雪公园里,全是男孩,只有我一个女孩。”在当过滑雪教练的妈妈的带领下,开始学滑雪时,3岁的谷爱凌的身边就都是男孩。在她摔跤的时候,有人和她调侃,“你滑得可真像个女孩。”

妈妈在滑雪场兼职教练的日子,占据着谷爱凌的童年记忆,耳濡目染下,年纪不大的谷爱凌很快就能掌握在雪里翻转腾挪的技巧,她可以平稳地在雪地上滑动,会向前打滚,还会左右翻动好几圈。就像她在作业里写下的话,“我觉得我有点与众不同,同龄的孩子还在哭闹和抱怨时,我正在小坡道上忙着呢。”

8岁那年,谷燕决定让女儿加入专业的自由滑雪队,于是,后者成为了美国太浩湖地区专业滑雪队里的唯一女性。每个周末,家人会驱车数小时,将她送往队里进行专业训练。

从小,谷爱凌就对自己的付出想得特别清楚。谷燕经常担心女儿会不会太累,而谷爱凌却认为,“训练虽然累,但是乐在其中,我觉得这是每个人在为自己的爱好付出时都会有的感受。”

竞技运动的魅力,在于更高、更快、更强,更在于突破固有思维。谷爱凌,就是那个敢于打破常规的运动女孩。

从初入雪场,到如今成为专业运动员,周遭世界抛给谷爱凌的质疑就没有停过。总会有人表现出某种保守印象,认为女孩不适合自由式滑雪。

许多报道都曾写过,女性在从事自由式滑雪等运动时可能遭遇更多风险,但在谷爱凌看来,这只是因为女性不够多,才形成一些既有的印象,“数量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如果你在电视上看不到和自己类似的人,就会认为它很难。这样就很难鼓励自己去学、去参与。”

如今,谷爱凌为自己是女性运动员的身份而感到骄傲。在她的眼中,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难度,但她对自由式滑雪运动充满了热爱。

“自由式滑雪可以发明自己的动作,有自己的范儿。”在纪录片《我的时代和我》中,谷爱凌介绍这项运动的魅力。从11岁到15岁,她每个冬季周末最期待的时光就是下午两点后,可以在训练场上跳来跳去、在空中翻转,十分自由。

运动的基因埋藏在了谷爱凌的身体里,但她的坚韧和心态,是支持着她应对各种不期而至的意外最重要的因素。

2020年6月,一档节目的纪录片团队专程去到美国,拍摄谷爱凌的日程安排。镜头记录了当时疫情蔓延下的美国,变化的感染情况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健康风险,也让职业运动员的训练停滞不前。原本为了备战冬奥会制定了完备训练计划的谷爱凌,不得不受困于旧金山的家中。那时,间隔四个月后,她终于有机会前往美国西北部的波特兰,开展多月以来的第一次雪上训练。

本以为事情会逐渐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意外还是到来了。

刚到波特兰,给母亲报平安的她就收到了一个坏消息,电话那头,母亲用略带沉重的语气告诉她,因为害怕疫情的风险,原定约好的专业教练临时失约,“最后一秒钟决定不来了”。

“真是要命”,母亲连连叹气。

这时,谷爱凌的反应是,“没事,我能想办法。”

“你能想什么办法呀?”母亲的语气透露着怀疑、失落,与之相反的是,谷爱凌很快从惊讶中迅速脱离出来,变得冷静、理智:“这里有那么多国家队的教练和运动员,我从每个人身上都学一点,三个礼拜多少能学点儿什么。”

和母亲的担忧形成对比,谷爱凌迅速调整了备战的策略,她马上展现出了一个专业运动员的素质,就像一位朋友评价她时说道,“她挺燃的,一团火焰在围绕着她。”

停不下的斜杠少女

谷爱凌从不相信,生活只能有一条赛道。

“我从小就说我有三个生活,当正常学生、当滑雪运动员、当时尚模特,我现在是在平衡这三个生活”,在接受采访时,她这样说,“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平衡。”

事实上,她不仅仅只是在领奖台闪耀。

15岁那年,她第一次受到邀请参加巴黎时装周,她看到有的人居然可以穿着塑料袋一样的衣服出门,这让她感受到了一种新的刺激,原来一个人可以这么“不一样”。这也给她提供了另一种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为她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在宣布回归中国后,谷爱凌与体育经纪公司IMG签约。 IMG为谷爱凌接下了二十多个奢侈品牌的合作,以及多本时尚杂志的拍摄。2021年以来,有至少23个品牌和谷爱凌签约,为她每年带来上亿人民币的收入。18岁的谷爱凌也就此登上了福布斯“2021中国名人榜”。

她喜欢那些漂亮的首饰衣服,这亦是她表达个性和态度的方式。对于谷爱凌来说,滑雪运动员和时尚领域的跨界更像是一种调节和休息。

“时尚领域对我的训练有帮助。就像滑雪一样,做模特是需要令人难以置信的表现力和个性的事情。它需要创造力、信心以及学习和适应的能力,而这些都是激励我这个人的特点。这样一来,模特和滑雪之间的过渡成为彼此的休息和锻炼,帮助我最终在每个领域都感到更有动力。”

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谷爱凌关于中美两国年轻人的文化差异,她的回答是——“修图”。

“在美国,我的同龄人几乎都不修图,如果你修图,别人会觉得你不自信。”“你不应该,多爱自己一点吗?”这是关于长相焦虑的最佳答案。

也许以主流时尚审美的眼光来看,谷爱凌也不是完美的。但人们把谷爱凌看作是新的时尚偶像,不仅是因为她的高颜值和好身材,还因为她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接受的态度。

她也在采访中经常提及“做好自己”的言论,每次都能给人带来力量。你不必迎合公众的认可,也不必为自己“不够漂亮 ”而感到焦虑。

时尚让谷爱凌打开了更大的世界,为运动注入更多动力,也让她充分意识到,自己展现出的对于美和自我的认知,可以真真切切影响到许多人。

而出身在学霸家庭,学习好是谷爱凌的首要原则。

谷爱凌的妈妈谷燕在北京长大,大学就读于北京大学。领英上的资料显示,北大毕业后,谷燕赴美留学,先后在奥本大学读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在洛克菲勒大学读了分子遗传学,还在斯坦福大学的商学院读了MBA,毕业后在华尔街工作。而她的丈夫,也就是谷爱凌的爸爸,则毕业于哈佛大学。

2020年12月11日,谷愛凌记录了她查看自己大学考试结果的一刻。已经在众多国际赛事上风风火火闯荡过的她在那一刻变成了患得患失的考生:双手颤抖,有些胆怯,更多的是兴奋。点开考试页面,她一下子从床上蹦起来:在满分1600的SAT考试中,她得了1580分,成功被斯坦福大学录取。

自由式滑雪世界冠军、斯坦福学霸、时尚达人、运动偶像……任意一个标签贴在一个刚满18岁的女孩身上,都足以成为生活的唯一重心。

“我希望我的职业生涯就是告诉大家‘你可以在各领域都很优秀”,谷爱凌这样说,“我想打破一个观念,成功必须是有取舍的。”

日常生活中的“真女孩”

我们看过无数冠军背后的故事,为金牌背后坚忍不拔、刻苦自律、锐意突破的精神欢呼。但在谷爱凌这里,天才还有另一个更“轻”的视角——她和每个普通人一样,有足够丰富多样的兴趣。这个如阳光般灿烂的女孩,想要投入热爱的人生,远不止于滑雪。

这种普通、真实而鲜活的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时代运动员身上。他们的穿着打扮和日常兴趣,也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譬如,小小年纪就作为模特活跃在时尚圈的谷爱凌,也是个喜欢“追星”的小迷妹。

15岁那年,谷爱凌去巴黎时装周看秀,接到了一个著名说唱歌手的邀请,去活动举办的庆功宴。对一个正值青春的女孩来说,这份邀请的魔力太强大了,她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但被妈妈拦住了。

“妈妈哪里同意啊,她怕不安全。我说服了她很久,最后在她的‘保护下,去了派对。”事实证明,那次活动很安全,当想起这些“冒险”,谷爱凌觉得很有意思。

但是,比起社交平台上大多数的潮流大咖,谷爱凌的心态更为平和。她会在网上认真看大家给她的留言,会随性地点赞一些评论或认真写上答复,“我没有把他们当作粉丝,而是当成平等相待的朋友。”

就在参加本次冬奥会期间,谷爱凌在社交媒体回答网友问题,当被问到特别想要去国内哪个地方时,谷爱凌毫不掩饰对海南的喜爱,直言特别想去海南岛!“我听说那里很暖和,还能冲浪,所以我觉得这个挺好玩的。”海南网友纷纷留言欢迎谷爱凌来海南打卡,享受海南特色项目和美食。

有人问她的一天过得如何,她发上来自己刚刚享受的晚餐,早早地收工可以让她高兴一晚上。也有人问谷爱凌,如何变得自信,她又以身体上的自信为例,认为身体的价值来源于它所完成的事情:双腿带我去远方,胃帮我消化很多好的食物,并带来足够的力量。

在采访中,谷爱凌展露出许多好玩的奇思妙想,想起那些充满乐趣的互动,她很真诚地说:“我更想成为一个分享的人,而不是一个人的表演。”

当谷爱凌被问及“如何排解压力”时,她颇为冷静地说:“我现在也在成长的阶段,每天都在学习,会问自己,我是谁?”

与其说这是对外界发出的声音,不如说这是谷爱凌尝试对自我的一种探索。

她紧接着又说:“我最近学到了一件事——生活不是别人的,而是自己的。如果有压力,一定是自己给自己的,而不是别人。”那一刻,她的身份既不是运动员,也不是偶像,而是一个和其他普通女孩一样会遇到压力和烦恼的花季少女。“看别人很容易感觉人家都是完美的。但我不会把所有的生活都放在网上,不会把今天摔倒了,训练不好的事情说出来。”说话间,谷爱凌透着一股与她的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获得的期许越多,谷爱凌肩上的压力也变得越大。这些都是她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感受,但如今还能保持“轻盈感”,正是她多了一步“问我自己是谁”的过程。就像被问到“别人家的孩子是否会有压力”时,她会打趣地说:“如果我都是别人家的孩子,那我的家在哪里呢?”

幽默、真诚、智慧,这个时代的优秀特质,恰巧都出现在谷爱凌身上。

可她也一直反复强调:“其实我就是正常的18岁的小孩,我回家跟所有小孩都是一样的。我身边的朋友从不会说,‘这是专业的谷爱凌。”休息的时候,谷爱凌会像许多18岁少男少女一样选择“躺平”。

“这是我刚学会的词。”当自己一口气说出了“躺平”和“内卷”之后,她还颇为得意,眼神里露出一丝机灵劲,咧嘴大笑,“或者尝试其他我喜欢的爱好。”

吃美食,其实也是谷爱凌的另一个爱好,“我还没尝成都的辣,但我想试一下。”她会期待未来的大学生活:“我迫不及待想去斯坦福,因为我觉得那会很好玩,也能认识很多新的朋友,学到很多新的东西。”

她也会如少女一般,期待自己18岁成年礼的生日,“我那天估计会和奥地利的同学一起过,那应该会是很好玩的一天!”甚至就连生日礼物,谷爱凌也如大家一样,是个被妈妈管着的小女孩。

“我说18岁生日我想去跳伞,她说,完全不可以!这是不可以接受的!”谷爱凌模仿妈妈的语气时,刻意调高了音量,惹得现场哄堂大笑,“等你到80岁再去跳伞,危险的事情只能选一样!”

其实,从谷爱凌进入专业滑雪队开始,她便是那个被“管着”的小女孩。

谷爱凌8岁那年,就总爱从山顶一路冲到山下,这样的速度把妈妈吓了一跳,“我妈怕我滑得太快了,就把我放在专业滑雪队里,希望我滑得慢一点安全一些。”

但当谷爱凌的母亲看到女儿在滑雪队里做了一个后空翻时,“就知道一切都停不下来了。”

说起自己的故事,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又展现出了少女的一面——对世界满是好奇,对未来满是期待。

在她看来,稍显不同的是,“我觉得我跟所有人都一样,只不过我对一件事有很大的热爱,也有很大的梦想。”说这话时,谷爱凌格外真诚。这也就是谷爱凌的魅力所在,热爱滑雪、追求时尚、向往未来,在赛场上无所顾忌地挑战新的极限,而在赛场之外又能毫无保留地释放出对生活的热情。

在谷爱凌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女孩、一名运动员非常美好而普通的闪光点。

“自律讓我走得更远”

9岁时,谷爱凌就表现出了成为顶尖职业滑雪运动员的天赋。在加入专业滑雪队的第二年,她就在美国青少年滑雪比赛中拿到总排名第一的成绩。

但即使如此,妈妈谷燕也没有让她放弃学业,而是一边读全日制的学校,一边训练并参加比赛。

谷爱凌说,这让她学会了时间管理。她会在去训练、比赛的路上看书、写作业。她知道自己的时间比全职滑雪的人少,就会奋力追赶,这个过程中效率就会提高。她这样评价自己,“天才有可能是一部分,有可能,但是我自己觉得大多数,是努力和时间的平衡,还有自律的生活方式。”在她看来,这也令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学习累了的时候,就想到周末可以去滑雪。”

即便后来谷爱凌多次在成人赛、世界杯上夺冠,这种习惯依然被她保持了下来。“这些都是跟脑子有关的,学会更高效地去安排自己的时间。知道什么时候累了,什么时候不能跟别人说话。”

作为一名个人运动员,谷爱凌极其自律,在她曾经的教练彼得·奥利尼克看来,这是一种很高的职业道德。“她总是第一个参加训练,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她参加很多的赛事,回家还要跑步和训练,这很少见。”

对谷爱凌来说,赢一直都很重要。

2021年的世锦赛大跳台比赛中,谷爱凌发现,在她之前出场的选手都选择了超高难度的动作,她也临时决定做一个自己还不够熟练,落地还不够稳的动作。因为,在她看来,如果不做这个动作,“就没有意义在这个比赛”,她说:“我进入任何一个比赛,都必须有可能赢的希望。”

谷爱凌说,自己的比赛精神,这种对于赢的渴望,来自于外婆冯国珍。

幼儿园时,外婆就教会了她乘法口诀,教完就跟她说,“你去上学跟其他人比赛吧。”到学校谷爱凌才发现,在美国,这是小学三年级才会学的内容。

外婆希望谷爱凌什么都拿第一。小时候,谷爱凌参加学校的跑步比赛,还没跑完,她暂列第二,拐弯的时候就听到外婆带着一群人在喊:“Eileen NO.1,Eileen NO.1。”她扭头看到,一排美国家长中间,站着身高一米五的外婆。她现在都想不明白,外婆不会讲英文,当初是怎么组织了一群人跟着她喊“Eileen NO.1”的。

据《经济学人》报道,如今86岁的冯国珍仍然坚持每天跑步一英里。

有时候,谷爱凌才是更好胜的那一个。

2016年,谷燕陪谷爱凌去盐湖城参加比赛,那是谷爱凌第一次参加成人组的比赛,那意味着,谷爱凌可以拿到积分,在世界自由式滑雪领域参与排名。

但比赛前一天,谷爱凌发烧到40度,嗓子疼到坐在妈妈的腿上哭。因为没有时间适应场地,第二天的比赛,谷爱凌第一滑出现失误,但依然拿到了银牌。回到住处,谷爱凌一直抱着电脑研究之后的大跳台比赛。谷燕不想女儿太拼,她安慰谷爱凌场地没练过,还生着病,“先适应适应就行”。

但谷爱凌一直问“为什么”,她倔强地反驳道,“比赛的时候人家不管谁跳过没跳过。”第二天的跳台比赛,谷爱凌在肺部不适的情况下,拿到了金牌。

在宽容的环境中成长,无论是运动道路的选择、时尚T台的光亮,还是作为普通学生的努力,谷爱凌所达到的成果,并非是家庭亲人殷切期望的结果,而是她作为一个独立的年轻人,主动探索和向外扩展的惊喜。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如无意外,谷爱凌将回到校园,去斯坦福读书。

谈到自己的专业选择,谷爱凌说她对很多专业都感兴趣。她喜欢写作,想做一名记者,也特别喜欢分子遗传和量子物理。

她始终记得妈妈告诉她的一句话:“要让别人尊敬你,就不能做一个只会滑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学识的运动员。”

猜你喜欢
谷爱凌滑雪运动员
赞谷爱凌
我的偶像谷爱凌
谷爱凌:“自信是可以学来的”
卧底各个群怎么讨论谷爱凌,“中午吃什么”群亮了
冬来啦,滑雪去
嘿,一起去滑雪吧!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滑雪,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