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要点探析

2022-04-07 15:34吉林农业大学高旭君
河北农机 2022年9期
关键词:农作物设施农民

吉林农业大学 高旭君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改善了我国农业生产面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而随着我国农业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农业栽培技术已无法满足当下农产品生产需求,人们日益增加的高质量农产品需求,是提高农业种植技术的基础,有关部门需针对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环境情况,提出针对绿色技术的推广措施,保障农业生产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概念

农业种植技术水平逐渐提高,针对我国传统农业种植存在的问题,相应工作人员应将现代化种植理念和农业种植技术有效结合,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提高种植效率和农作物质量,绿色农业种植生产的农产品具有绿色无公害的优势,是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传统农业种植,对于化肥农药等依赖性过强,导致农产品中有农药残留等现象,而且传统农产品经济价值和纯绿色食品经济效益差距较大,为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需重视绿色农业进一步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要点

2.1 农业种植技术存在的问题

传统农业种植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首先,种植过程中水肥管理工作上存在明显问题,农产品种植过程中,调节水肥关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用水管理是农业种植的重点内容,而且需注意在施肥过程中避免出现施肥过量的情况,增加种植成本同时也会降低农产品质量,以水稻为例,水肥关系调节出现问题,肥料过剩,导致水稻出现倒伏情况,水稻质量差,而且产量也会受到明显影响。病虫害防治也是农业种植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农业种植过程中需重视。一些地块在种植过程中,种植方式不规范,土地只进行旋耕而不耕翻,秸秆还田过程中,未进行压实,导致种植层变浅,土壤硬度增加,不利于种苗的种植,而且农业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倒伏的情况,作物的抗旱能力不断下降。很多地方种植过程中对水肥条件不能够进行有效控制,农业统一进行供种取消之后,农民对品种选择方面有着一定的自由性,但是市场上的农业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农民购买渠道不固定,品种杂乱不利于田间管理工作的进行。

2.2 播种方式不规范

农业种植面积比较大,农民缺乏科学种植方式的指导,种植方式杂乱,而盲目种植现象普遍存在,农业倒伏现象频发,而且农民对肥料的利用率比较低。一些农户为了节约时间,在施肥过程中,没有根据农业的种植规律进行施肥,造成肥料浪费,农业生长所需营养无法得到满足,长期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土壤板结的情况,肥料利用率低对农民经济效益也造成了一定损伤。

3 绿色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

首先农业种植技术相对于经济作物在安全性方面要强,在大力推广的情况下,要提升作物的安全性,减少工业肥料和杀虫剂的应用,尤其是农作物表面上残留的有毒药剂,从而提高食用人员身体健康状况。我国对绿色食品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和要求,通过严格控制农药残留,从而能够使其获得安全和卫生价值。

通过推广农业绿色种植技术,社会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相关要求逐渐提升。绿色农作物在人们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相关农业产品成为市场经济的主流内容。水果,蔬菜和其他绿色标志农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情况良好。绿色产品被认可程度逐渐提升,给农民直接带来了极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农业作为支柱产业,经济发展前景得到优化提升,建设绿色农业项目的同时,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入影响。优质高产农业培育技术能够通过田间加工方式,坚实农业培育提供相应技术,保证农业产量和质量,在栽培过程中,农业栽培整地,农民开始种植之前要对种植土壤进行精心挑选,保证农业幼苗的生长环境符合要求,改变传统粗放式种植方式,实行精细化田间管理,对幼苗生长情况及时监督,及时清理病株,加大耕地深度,避免病虫害的发生,消除杂草,提升农田的抗旱性能,增加土壤吸水性,保持土壤肥力,减轻干旱的影响,种植之前选用复合型肥料,挑选生长效率高的农业种子,根据种植农业类型的区别,调整种植环境。农业种植需要和1/4粉锈加入农业种子,增加种子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保护种子多样性,例如危害农业生长的病虫害,蚜虫引起的黄矮病,通过药剂使用能够有效抵御蚜虫给农业带来的侵害。农业种植技术要点,主要是前期土地整合,保持土壤透气性和肥力,农民要控制好施肥数量和频率,科学细致地监管作物整体生长过程,积极学习最新农业种植技术,使用科学农业种植方式,摒弃传统种植方式中的弊病。

4 绿色农业种植要点内容分析

4.1 规范农业种植方式

农业种植对土壤通透性要求比较高,农民通过对土地进行深翻耕,可有效打破犁层,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土壤对水分和空气的处理能力,调整深耕过程中土壤内部水源空气的配比,有效优化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在种植中根系由于土壤属性的变化有效深扎,提高土壤抗旱能力的同时,将土壤中剩余的有机肥料和秸秆还田过程中的残渣进行深埋处理,减少了病虫害对农业种植的影响,提高土地质量和农业种植质量。品种的选择是农业高质高产的基础,所以农民在种植过程中,需根据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对农业品种布局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通过对地水能力的分析,挑选合适的农业品种。农业技术人员需加大对农民进行农业种植技术的宣传和种子挑选技术的推广,坚持农业品种和地力能够相匹配,水浇条件和产出能力相配合,才能够对当地农民农业种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品种的选择首先需要考虑产量和种子的适应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开展农业特色种植方式,对种植效果好的品种进行推广和宣传。

对地质和种子进行合理规划之后,农业技术部门需要对播种时间和方式进行严格规范,根据当地土地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实际情况,适期进行播种,例如农业适宜播种的时间一般是在10月份的上半个月,最佳播种日期在6~10号,在播种过程中可使用农业精播机等设备,播种过程中对播种工作的质量要进行严格控制,控制好播种的速度,而且种植行业最好能够保持一致,避免出现漏播和重播的工作。农民需根据当地土壤情况进行适量播种,提高种植规格,严格按照技术人员提供的种植计划进行,若遇到特殊情况或者极端天气,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划调整,规范种植方式能够高效地利用地力,避免出现浪费,提升农业的产量和质量,绿色农业高产高质工作的推进,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提升了我国粮食安全水平。

高产的主要保障是土壤肥力,而土壤肥力的提高不仅仅是依靠季节性的施肥。农民通培肥的方式增加地力,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的种植质量和产量,农民可在土地中施用有机肥,农家肥等,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优化秸秆还田的工作质量,改善土壤结构,种植过程中,土壤能够更好地锁水锁肥,降低肥力流失程度,节约资源,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减少农业种植成本,保障农民经济效益,培育土壤肥力对当地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技术人员对农民种植进行科学的指导,通过深耕的方式,增加土壤的厚度,有效改善土壤透气性,给农作物根系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土壤通透性对小麦根系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提升农作物抗倒伏的能力,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一般会实行秸秆还田的方式优化土壤结构,而种植人员使用旋耕的方式,配合机械进行松土,既提高了耕地的质量,又提高了农作物种植的数量和质量。

4.2 加强设施农业的良好推广

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提升农作物质量,农民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需根据当地的环境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种植措施。绿色农作物种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流程进行,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只有保证农作物的种植生长,才能够维护农民的经济效益。

首先,地方农业部门应该注重设施农业的良好宣传推广,组织各种形式对设施农业进行知识宣传,保证实施农业开展能够更加有效。第一,地方农业部门可准备“知识下乡”活动,在农闲时节下乡系统性地推广设施农业,保证设施农业开展更加高效。第二,地方农业部门应利用现代网络方式来完成设施农业的良好宣传,如现代抖音以及快手等短视频软件,完成设施农业宣传,提高设施农业宣传受众面,加速设施农业的良好传播。

其次,地方农业部门可以建立设施农业合作示范点,通过示范点的建立开展设施农业,通过具体的设施农业发展,让农户实际看到设施农业推广利益,从而保证设施农业推广更加高效。

4.3 建立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设施农业具体是指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搭建农业生产环境,并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设施来完成农业生产种植的新型农业种植方式。利用设施农业种植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农业的生产条件,也完成了农业产量的提升,对于农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是设施农业相对发达的国家,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温室农业设施建造面积在2019年占据世界总面积的4/5左右,可以说我国设施农业也是当前我国农业建设中的主流形式之一,并且在我国蔬菜设施农业种植开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农业绩效,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设施农业蔬菜的总产量占全国农业蔬菜种植总产量的3/10左右,可以发现设施农业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进步,所以,农业种植技术管理者重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

4.4 农业种植技术调整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需根据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情况,绿色生态农业技术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物,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有效调整。绿色种植技术应用首先需提高相应资源的应用,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保护环境,减少农业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作物质量,从而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农民种植植物,需秉承着生态种植意识,当下农业市场重视经济效益,而对农作物质量没有给予相应重视,导致绿色生态农业落实过程中存在明显问题,有关部门需秉承着强制性,推广和宣传绿色种植技术内容,可以通过培训宣传会议,向外宣传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优势,通过绿色种植技术应用,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人们对生态农业的重视程度。农业种植技术管理模式的转变是农业种植技术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促使农业种植技术调整的重要条件。农业种植技术管理主要通过改善绿色农业管理模式,提高种植效率,种植人员根据当地环境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提高农业种植效率,使得种植工作应用到实处,帮助完善种植系统,提高我国农产品环保情况,从绿色环保角度,开展严格种植监管工作,随着各项工作开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种植质量。农业种植技术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该对农业种植技术管理体制进行统一,明确我国农业种植技术调整过程之后的发展目标,将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发展定为首要发展目标[1]。应该提升农业种植技术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管理效率,所以应该提升农业种植技术管理效率。

5 结语

绿色农业种植,因其实践性对农业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给予高度重视,在提高农业产品质量的同时,推动我国绿色农业建设,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和动力,尤其要注重技术升级和职业技能调整,进一步提高我国绿色农业水平。

猜你喜欢
农作物设施农民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民生设施非“摆设”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