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冢治虫:“漫画之神”的荣耀与梦想

2022-04-08 15:57么敖
世界博览 2022年7期
关键词:铁臂漫画家漫画

么敖

“给我铅笔。”手冢治虫的临终遗言暗示着他未了的心愿——《火鸟》待续的“现代篇”最终成为他和广大漫迷们的一大遗憾。时隔30年,日本东芝推出了机器人“TEZUKA2020”,加载芯片的机械手臂通过对手冢的笔触和画风的智能学习,输出无限接近大师真迹的作品。首部漫画《Paidon》刊在《讲谈社》上,延续了手冢作品对未来的关注,将故事定位在2030年的东京,讲述了哲学家和小鸟机器人之间的互动,断档几十年的粉丝如久旱逢甘霖,重新找回了儿时的记忆。

“宇宙的保护神!赐予我力量吧,我是阿童木!看我的厉害!”铁臂阿童木,这个一脸娃娃气的少年机器人每每与邪恶势力作斗争时,都会念起这句“咒语”,给全身加满正义和智慧的能量。他那一飞冲天的身姿印刻在了无数“80后”孩子的记忆中,这个传奇形象的缔造者正是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父”的手冢治虫。阿童木这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出的漫画形象,其“人设”是一个生于千禧年后的克隆机器娃娃,以抚慰痛失爱子的科学博士。

与普通人不同的是,阿童木有着神奇的超能力:自带10万马力的能量,脚底装有飞翔用的喷气引擎,在太空里则转换为火箭发动机,屁股处安装有机关枪,眼睛是一对强力探射灯,听力则是正常人的上千倍。不仅如此,他还是个学识渊博的语言通,也不乏分辨善恶的本事。与传统意义上冷冰冰的盔甲机器人不一样,阿童木懂得人情世故,感动时也会流泪,就连他头上那两个尖尖的角也是取材于手冢本人的造型。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阿童木都不愧为“地表最强机器人”。

正如手冢治虫笔下人物的种种不可思议,他本人的经历亦是一言难尽。从自暴自弃的青年到赞誉无数的漫画家,他先是被前辈嫌弃,后来路遇劲敌,再就是作品遭受抨击而下架、公司破产……正如他所说,“人生就如同一条漫长的道路,一个个障碍就如同一道道高墙。翻过一道后,又有一道更高的墙等着我们努力去攀越。”即便磨难重重,超强的记忆力、脑内剧场随时上演以及争强好胜的个性帮他站上了业界巅峰,那些家喻户晓的经典角色,也在无数人的成长中留下了美好回忆。

由“TEZUKA2020”机器人绘制的首部漫画作品《Paidon》。它以2030年的东京为舞台,讲述了流浪的哲学家和小鸟机器人共同解决事件的故事。

他在纸上为别人制造欢乐,自己却长着一张不苟言笑的脸。头戴贝雷帽,再加上一手老茧,这是大众对画家的一贯印象,手冢治虫碰巧全中。养成这般模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全靠着超强的技法、绚丽的想象以及持之以恒的耐力,这些漫画家必不可少的素质在手冢童年试错的途中全都锻炼出来了。

小时候手冢常被母亲带着出入家附近的剧院,华丽的戏服、悠扬的唱段以及如梦如幻的场景反复回荡在他脑海里。不料他上台就笑场,还有严重的恐高症,几次被观众喝了倒彩,就此打消了他当演员的念头。后来他在自己的漫画王国里打造了一批明星人物,算是间接圆了演员梦。“人菜瘾大”显然不利于长远发展,表现欲只能换个途径宣泄。小孩总容易被各种奇幻所吸引,手冢光临过几次科学馆后,又对天文和生物产生浓厚兴趣。那段日子他科幻画报不离手,自制望远镜和天象仪,甚至把自己的名字“手冢治”后面加了个“虫”,“步行虫”恰巧在读音上契合了“治虫”,夜行动物的生活习性也和挑灯夜战的漫画家如出一辙。

很快太平洋战争打响,十几岁的他被强征到军事修炼所,饱受皮肉之苦的他大病一场,再加上几次“入错行”的经历,他立志做医生,一路读到了博士。然而,一边执手术刀、一边拿画笔的手冢总要有所取舍。

自从18岁在杂志上发表第一幅4格漫画《小马日记》出道起,无论战争时期头顶炸弹饿到皮包骨,还是学医期间濒临崩溃,他都不改初心,始终记得小时候花光所有积蓄、守着电影院看了几十遍《白雪公主》和《小鹿斑比》的经历。当了全职漫画家后,看电影观摩学习几乎一天一部。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灵感的源泉,只有鉴赏力提升,才能推动创作力持续向好。正出于此,他才画出了无数“第一”:世界上第一部少女漫画《蓝宝石王子》、日本第一部多集电视动画《鐵臂阿童木》、第一部彩色多集电视动画《森林大帝》……

在手冢治虫生活的年代,漫画几乎是全民的创作,这种打破了年龄、教育和职业的艺术活动是现代人释放内心苦闷的出口。在弥漫着“米糠酱味”的日式漫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表达在西方人眼里却是不可言说的云里雾里。汝之砒霜,彼之蜜糖。《铁臂阿童木》横空出世,当他和敌方展开殊死搏斗时,日本民众无不为他的英勇叫好,但在美国播出时却被传媒人批判为“充斥着暴力”,是对儿童心灵造成极大伤害的残酷故事。不仅如此,创造阿童木的天马博士把他卖给了马戏团,在西方人看来涉及贩卖人口等敏感问题。

阪急电铁车身装饰着手冢治虫经典漫画形象,这些形象在日本早已深入人心。

《铁臂阿童木》播出期间有小孩模仿,从屋顶跳下而受伤。基于诸多考虑,节目分级问题一度成为困扰手冢的难题,很多人认为儿童漫画家低人一等。既然不能把成人世界的所有难题抛给孩子们,也不能用幼稚的眼光看待他们,总要让他们一窥世界真实的一面才有启发意义,就像《铁臂阿童木》里所暗示的“不尊重生命与忽视精神世界的科技发展,一定导致人类和地球的灭亡”。贴近孩子们的想法并不意味着妥协,儿童漫画既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轻视孩子的评价,这个分寸拿捏起来有些难度。毕竟,漫画起源于涂鸦,在探求儿童心理层面,职业漫画师冒失混迹其中不知所措,这个让他们犯难已久的事,很多新手画家却得心应手,越年轻越能接近孩子的想法,这些都是手冢的经验之谈。

在小集团林立的动漫圈,艺术家间的友谊珍贵又脆弱。手冢与藤子不二雄惺惺相惜,却对福井英一、白土三平的才能嫉妒不已。宫崎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批判手冢漫画粗制滥造,但手冢始终看重彼此之间的交往,他说:“现在完全觉得没有关系的人,在将来的漫漫人生路上会和自己有着怎样惊人的、重要的关系,这是谁都不会知道的。有时,即使在一生中只相遇一次,也能对自己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尽管‘一生只相遇一次’是我的座右铭,我仍希望它也能成为大家的座右铭。就是说,哪怕只是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遇到的一个人,也有可能成为对自己的人生十分重要的一个人。”

位于东京富岛区的Tokiwaso漫画博物馆复制了手冢治虫在东京时的住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手冢治虫、《哆啦A梦》的创作者藤子·F·不二雄等几位漫画家都住在这栋两层建筑中。

作为迪士尼的死忠粉,手冢把《铁臂阿童木》搬上荧幕即是向偶像致敬。虽然他制作时陷入资金短缺、谣言缠身,甚至合伙人扬言纵火烧毁公司,但好在播出后收视率节节飙高,严重透支的身心总算得到了慰藉。《铁臂阿童木》播出了4年,但事实上改编自原作的《阿童木》只播出了一年半,后續的情节只是为了赶进度而急就章。每当大众的溢美之词此起彼伏,手冢都会暗地自责,在商业铁腕之下,心怀艺术的创作者多少有些无可奈何。在他逝世多年后,日本媒体还将漫画行业降低制作成本导致人才流失的罪过归在他身上。

如今,手冢治虫“复活回归”可谓莫大的惊喜,但也伴随着质疑:人工智能(AI)附体的初衷是要复原经典还是消费逝者?在如今新人辈出的漫画界,没有灵魂的“手冢先生”也能像真人那样画上三天三夜,但他是否能凭着几十年前的实力打败新人再次拔得头筹?用机器代替大师,究竟是技术的胜利还是创作的倒退?

(责编:常凯)

猜你喜欢
铁臂漫画家漫画
铁臂铜墙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铁臂铜侠方世玉
铁臂铜侠方世玉
铁臂铜侠方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