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融通,将“体会语言”与“感受观察”协同落实

2022-04-08 21:05陈璐璐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陈璐璐

【摘 要】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很多语文要素都涉及两个训练点。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并不是要将这两种训练点分裂而练,而是要充分发掘教材文本与单元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巧妙地推动学生言语能力的生长,更好地落实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关键词】强化融通 体会语言 感受观察 协同落实

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篇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作者以细腻、准确、生动的语言,从不同的方面描绘了蟋蟀住宅的样貌以及其修建住宅的过程,这些内容是“感受连续细致观察”和“体会准确生动词语”的重要载体和资源。基于课文内容,结合语文要素,对于这篇课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依循学生阅读文本的内在规律,从课文信息入手,理解课文内容,然后紧扣语言,还原作者的观察方式,并根据观察,探究作者生动语言的斟酌,是落实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的重要原则。

一、明确抓手,依循文字,理解文本表达的内容

(一)罗列统整,感受“外形的伟大”

理解必须要“读懂”,但又不能局限于“读懂”。“读懂”的本质,是作者所传递的信息被同化、被认同、被悦纳。对于篇幅相对较长的文本,作者集中性指向的信息,往往铺陈在文本语言之中,需要学生理解之后,再进行罗列与统整,形成序列化、层次化的信息体系,继而洞察作者紧扣中心表达的构思,这才是真正的“理解”。

《蟋蟀的住宅》描述的对象是“蟋蟀”,蟋蟀体形微小,其“住宅”自然也不会很大,但作者将其住宅誉为“伟大的工程”。这巨大差异之下,蓄积了充足的表达动力,更成为读者解构课文的重要着力点。所以,“伟大的工程”不仅是课文表达的中心,更是学生阅读的抓手。对其伟大之处,作者并没有选择集中性呈现,而是将其散落在文本各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提炼和梳理。比如:“排水优良”的住址选择,且有“温和的阳光”相伴;“从大厅一直到卧室”“一点儿一点儿挖掘”,让自己的住宅更舒服;门前“倾斜的隧道”,有着极强的排水功能;“九寸深”“一指宽”的宅体布局,门口布满草丛的平台以及屋内平整光滑的“装修”……这些对于一个体形微小且工具简单的蟋蟀来说,不可谓不是“伟大的工程”。

对于这些内容,教师没有选择全盘灌输,而是在学生 “读懂”之后,让学生对散落的信息进行提炼、统整与串联,历练了学生在阅读中排除次要信息、直抵核心信息的能力。

(二)角色体验,感受“修建的伟大”

对于“住宅工程的伟大”,学生容易忽略蟋蟀修建的过程。“工程伟大”,是显性的名词,常规思维下,与之匹配的是人们容易观察到的住宅样貌,而蟋蟀修建住宅,是一个动态性过程,被忽略自然也就在所难免。教师不妨组织学生以角色体验的方式,随着课文的语言,经历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这样,学生也就不难体会,“工程伟大”更体现在修建过程的艰辛和工期的漫长这两方面上。

作者以一连串的动词,刻画了蟋蟀修建住宅的状态,可谓“全身而动”,“前足、后足、钳子、后腿”,协同劳作,配合有致,其艰辛程度可见一斑;同时,蟋蟀修建住宅绝非是一蹴而就的,“感到疲劳”中途需要休息,如此劳逸结合,正是艰辛和漫长的体现;最后,蟋蟀的住宅并非建完即可,而是“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这就意味着蟋蟀不能一劳永逸,而是需要不断地修缮住宅,其伟大之处亦可见一斑。

上述两个板块,旨在理解文本内容,看起来似乎与“体会语言”“感受观察”的语文要素关联不大。其实,并不尽然。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对于文本语言的初次接触,其形成的理解成果,镌刻在学生的意识之中,更是学生洞察和还原作者观察的基础。少此一步,落实语文要素即沦为空谈。

二、顺藤摸瓜,依循内容,感受多样细致的观察

学生在学习了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之后,再学习本单元课文《爬山虎的脚》时,也明确了“整体远看”“聚焦细看”“连续观看”的观察方式。由于蟋蟀住宅的独特性,作者观察住宅样貌和修建过程时所采用的观察方法自然也就独具特色。教师依托文本语言的描写脉络,组织学生顺藤摸瓜,还原作者的观察方法。

(一)整体与部分,观察视角的交相切换

从第一板块所理解的内容来看,作者观察的角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作者时而以整体性广角镜头,窥探蟋蟀住宅的全貌,时而以聚焦性特写镜头,探究蟋蟀住宅的细节。

比如:作者介绍住宅的选址时,描述了蟋蟀要选择“排水优良”“阳光温和”之处,这样的描述是典型的整体广角镜头式的观察;介绍住宅建立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且有弯弯曲曲的“倾斜隧道”,也属于典型的广角镜头式观察;而对于住宅内部的“平整”“光滑”“清洁”“卫生”“干燥”的介紹,则又是典型的聚焦特写式观察……

从整体到部分的镜头切换,正是作者对蟋蟀住宅全面观察的需要,也是作者能够将蟋蟀住宅介绍得如此清楚、准确的基础。而这两种观察方式的提炼与习得,正源自第一板块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

(二)眼观和动手,观察方式的自由调整

观察是一种多维化感知事物特点的方法,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应该用耳朵听、用双手摸、用鼻子闻、用舌头尝……在这篇课文中,法布尔自然不会将自己的观察手段直接揭示出来,但从语言文字中,我们仍然可以探寻出些许端倪。

比如第四自然段中“搜索”一词,看似漫不经心,但试想,在山林或者田野之中,蟋蟀住宅隐蔽其中,法布尔要想“搜索”,岂是仅仅用眼睛看就能实现的?再比如第五自然段,作者介绍蟋蟀住宅“最多九寸深,一指宽”,如此精准的数据,也绝不是肉眼目测即能得到的,从这可以断定法布尔曾经用手指丈量过。

对于这些像蟋蟀住宅一样,隐蔽在字里行间的观察方式,教师需要适当点拨,才能使学生心领神会,使学生不仅积累相应的观察方法,还能直接感知作者积极观察、善于探究的思维品质。

(三)聚焦与持续,观察时段的灵活选择

观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要想全面了解观察的事物,就需要对事物进行持续性、连续性观察,否则难以形成最全面、最立体的信息。对于这种聚焦和持续性观察方式,学生在本单元课文《爬山虎的脚》中就曾经学习过。作者观察爬山虎脚的外形,就是细致观察;而描写爬山虎爬的过程,则运用了持续观察的方式。

迁移到《蟋蟀的住宅》一文中,教师就可以放手,鼓励学生运用已经习得的观察方式,重新回顾课文,总结哪些地方是聚焦性细致观察,哪些地方是持续性观察。比如:描写蟋蟀才开始修建住宅时,作者以一连串的动作,展现了蟋蟀前后脚并用的场景,这就是典型的细致观察;而作者描写蟋蟀劳累之后的休息、休息之后继续劳动以及天气变冷、身体增长之后,将住宅“加深加阔”时,则需要进行持续性观察,才能有所得。

两种观察方式的交替、置换,使法布尔对蟋蟀的住宅和修建的过程了如指掌,更让他写出了这样一篇经典的科普性文章。学生紧扣语言和内容,对作者观察方法的洞察与还原,更是在直观体验下,丰富了自身的观察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三、审视表达,依循观察,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

(一)体会精准语言:深入观察后的语言输出

有怎样的表达,就会有怎样的内容,更会有怎样的语言。《蟋蟀的住宅》之所以行文流畅,通俗易懂,是在于作者在完成收获之后,拥有了游刃有余的内容选择空间和语言斟酌余地。尤其是作者对蟋蟀修建住宅的动作描写,可谓精准至极。如果不是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作者即便有再高深的语言文字能力,也无法斟酌出这样的词语。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前足扒土”中,感受“扒”字的迅速有力;从“搬掉较大的土块”的“搬”字中,想象整块搬运的高效;从“后足踏地”的“踏”字中,体会身体后埋的稳重有力;从“推到后面”的“推”字中,感受身体后压所形成的力道;从“倾斜地铺开”的“铺”字中,感受倾斜隧道的形成……

品词析句,原本就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范畴;而将品析过程置放在作者具体的观察方式之下,不仅可以使学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与精准,还能让学生洞察观察所得与语言输出之间的联系,巧妙地将语文要素中“体会语言”“感受观察”这两个核心要素,以融通的方式进行处理。

(二)体会生动语言:情感融入后的风格呈现

科普性文本,为了达成科学知识的普及,常常会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深奥的内容浅显化、通俗化。这就意味着作者都会采用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力求生动、形象。

《蟋蟀的住宅》就是一篇较为典型的课文,虽然课文介绍的内容算不上高深,但很多读者并没有真正观察和了解过蟋蟀住宅。所以,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陌生的。为了将自己的观察所得分享给读者,让读者进一步了解蟋蟀住宅,作者就需要在创作时,充分考量读者以及观察所得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展开探究。

纵观这篇课文,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显性层面的语言生动之外,其实,作者在表达中,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位,即将蟋蟀住宅与人类住宅进行对照类比,这一定位不可谓不高妙。作者胸怀读者意识,用读者对现有事物的了解经验,以类比的方式,逐步走进语言所营造的文字世界。

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探寻、圈画类似的语言。比如:那条倾斜的隧道,具有鲜明的人类住宅的排水功能;广阔宽大的平台,能够得到“温和阳光的普照”,像极了人类休息时,晒着太阳放松的悠闲时光;“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与人类喜欢幽雅的环境的想法不谋而合;而蟋蟀在“平台上弹琴”的想象,则赋予了蟋蟀住宅除居住之外的休闲、娱乐功能……

阅读着这样的文字,学生哪里是在了解蟋蟀的住宅,分明是在內心构建自己梦想中的家宅别院啊!此时,教师可以相机拓展课后思考题中所呈现的资料,组织学生在阅读之后,与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对比。学生就能发现麦加文的《昆虫》,语言精确而客观,如高清照相机一般,呈现出蟋蟀的外形特点。

法布尔正是考虑到读者的能力、兴趣和口味,融入鲜明的生活气息和人类对住宅的渴望,才能让更多的读者接受和了解,而这也正是学生需要理解、品味和借鉴之处。

总而言之,在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中,“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和“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连续细致的观察,是作者准确生动表达的基础;生动准确的表达,也是作者连续观察的成果。教师必须从文本理解入手,还原作者的观察方式,品味精准生动的词语,才能充分发挥教材课文的范例效能,帮助学生积累观察方法,提升语言的品鉴和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