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稻渔综合种养业发展情况及对策探析

2022-04-08 04:23孙全东尹为玲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稻虾信阳市种养

孙全东 尹为玲

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传统稻田养殖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品种优化和模式探索,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产业链。调研发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信阳市水稻和水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的发展,对保障信阳市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信阳市稻渔综合种养业发展现状

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了“稳粮增效”、稻田土壤修复、农产品质量安全。信阳市稻渔综合种养主要以稻虾综合种养为主。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6.87 万hm2。其中:稻虾6.59万hm2,稻鳅1033.33hm2,稻鳖1480 hm2,稻蟹246.66 hm2,稻鱼0.48万hm2,莲虾1.18万hm2。

各县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情况:潢川县2.55万hm2,罗山县1.2万hm2,光山县0.98万hm2,淮滨县0.67万hm2,固始县7600 hm2,商城县3333.33 hm2,平桥区2000 hm2,息县1966.67 hm2,浉河区560 hm2,新县366.67 hm2。

信阳市稻虾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提升,基本达到“稳粮增效、以渔促稻、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目标。由稻渔综合种养衍生的销售、农业休闲、稻虾米等已起步。

二、稻渔综合种养主要做法

(一)稻虾共作,示范带动

信阳水域生态环境良好,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稻虾共作”模式。一是抓龙头,增强动力。引导企业积极投身小龙虾产业,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2019年潢川县计划投资10亿元,成立龙头企业河南农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二是抓基地,增强拉力。大力培育小龙虾种苗繁育、养殖基地,依托产业基地、扶贫基地辐射带动小龙虾养殖。信阳市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示范区,18个省级稻渔综合示范区。三是抓典型,增强引力。坚持大户带动,典型引领,“稻虾共作”在全市遍地开花。如潢川县桃林镇苏营村干部带头成立苏营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养殖户241户,“稻虾共作”面积206.67hm2,其中,贫困户118户,养殖面积达100hm2。淮滨县由水资源丰富的王店乡牵头,成立稻渔种养“党建联盟+产业联盟”。辐射带动全县15个乡镇,采取“党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探索“黨建强”与“发展强”互促共进的新路径。通过党建赋能联盟发力,把支部建在产业链,把党员聚在产业链,让群众富在产业链。

(二)做大产业,融合互动

把小龙虾产业发展作为农业产业化新兴产业来抓,通过龙头带动,点线面结合,推动小龙虾产业做大做强。一是大力支持兴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助推小龙虾产业蓬勃兴起。二是全力做大企业。以养殖、加工企业为龙头,小龙虾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潢川县年加工成品虾能力超过3万t,成为全省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加工基地县。三是着力融合产业。以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体系服务产业发展,把小龙虾产业与餐饮业、物流业紧密结合起来。平桥区平昌八口塘家庭农场建成集亲子活动、旅游、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稻渔文化展示基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三)拓展市场,品牌促动

为鼓励稻虾产业品牌建设,信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信阳市虾稻米产业发展的意见》(信政办〔2018〕88号),全市稻虾、虾稻品牌已经初步取得成效。着力拓展小龙虾销售流通市场,推动水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一是以“市场+”来拓宽流通渠道。全市规模交易市场较多,特别是潢川县农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虾都小龙虾交易市场”已进驻商户100多户,初步形成了周边县区乃至外地小龙虾集散中心。潢川县小龙虾年交易量达2.5万t,进一步巩固了豫南地区小龙虾交易中心地位。二是以“品牌+”来培育知名商标。鼓励引导企业积极申报、注册商标,培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如潢川县河南黄国粮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了“绅诚禾渔”、河南澳嘉食品有限公司注册了“澳嘉”等品牌。河南省宝树水产有限公司注册“虾九妹”商标,生产清真、麻辣、红烧、香辣等系列产品。平桥区已打造平昌八口塘家庭农场的“六斤二两”虾稻米品牌、甘岸繁高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淮河翠”虾稻米品牌。淮滨县联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打造“淮之南”品牌生态虾稻米,开发出胚芽米、粥米、糙米、鲜米等多种系列产品,售价16~60元/ kg,上市后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光山县新民农业机械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豫南杏山”虾稻米荣获河南省知名农业“产品品牌”,光山县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礼”虾稻米荣获河南省知名农业“企业品牌”,四方景家庭农场“四方景庭”虾稻米获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认证。固始县目前创建有“宏运坊”“蓼之农”“楚云坊”“九冲碑”“豫牧富”等生态有机稻、虾或虾稻米品牌。三是以“电商+”来创新经营模式。探索连接种植、养殖、销售的“互联网+”经营模式,先后与“聚鲜网”“百胜餐饮集团”“饿了么”等电商平台合作,让小龙虾搭上了电商快车。

(四)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开展“产学研”“农科教”合作,注重推广实用技术,推动小龙虾产业快速发展。一是以技术来支撑。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潢川县组建全国唯一的稻渔综合种养分中心,潢川县与桂建芳院士建立院士工作站,并与中科院水生所、河南农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提升产业科技水平。潢川县河南黄国粮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糯米粉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培育光合菌,制成生物制剂,改善小龙虾养殖水体。该公司计划与湖北省潜江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甲壳素、虾青素、虾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不但能解决了污染问题,而且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二是靠人才作支柱。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培养小龙虾产业科研人才、骨干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用科普来支持。各县区农业农村局、渔业局、水产局采取集中、分片培训、发放科普册(资料)、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稻田养虾为主)培训工作。并组织参观学习,实地指导,通过水产交流群发布技术知识、销售信息等。

(五)政策引导,扶持推动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潢川县为核心,打造小龙虾百亿产业集群。如潢川县成立了高规格的潢川县小龙虾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潢川县推广“稻虾共作”模式发展小龙虾产业扶持奖励办法》和《关于支持小龙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同时,加大对小龙虾综合种养企业、合作社、水产加工厂、小龙虾交易市场的贷款担保力度。部分县区出台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让企业、农户养殖热情高涨,小龙虾产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为提高小龙虾养殖户抗风险能力,促进小龙虾产业良性发展,潢川县于2020年推出小龙虾养殖政策性保险,对全县所有从事小龙虾养殖的公司、合作社、个人制定了每年3—10月期间因重大自然灾害、天气连续高温、重大病害造成的损失,给予最高每667m2赔付1500元,保费90元,养殖户只承担18元,政府补贴72元的优惠政策。开展第一年共计投保1.5万hm2,在去年遭受旱灾、内涝重大自然灾害情况下,发挥保障作用,发放理赔款近1700万元,稳定了潢川县小龙虾养殖基础。

(六)完善机制,服务拉动

围绕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着力强化服务保障,为加快小龙虾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创新投入机制,扶持大户做强。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进入小龙虾产业,帮助养殖大户解决资金难题,壮大养殖规模。支持和帮助加工企业与养殖户在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加强合作和联系,实现资源共享,拉长产业链条,促进融合发展。二是创新合作机制,引导散户做大。潢川县将养殖龙头企业、养殖大户组织起来,成立潢川县小龙虾产业协会,引导养殖户抱团发展,指导自建、共建种苗繁育基地,通过集中采购、集中销售等规模化生产手段,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三是创新帮扶机制,带动新户做好。以龙头企业、养殖大户为引领,推行“龙头企业+基地+技术+农户”和“专业合作社+技术+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发展订单养殖,带动更多群众进入小龙虾产业链条,实现增收致富。

三、稻渔综合种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良种建设滞后

目前信阳市缺乏真正能提供优质小龙虾种苗的种源基地,且90%以上的养殖户普遍存在近亲繁殖下的自繁自育,由此恶性循环,产生铁壳虾。

(二)优质水源及养殖设施标准低,导致优质虾比例低

信阳市水利设施和湖北省、安徽省相比,存在典型的水源不足、沟渠不密等问题,局部存在高成本抽取地下水现象。因疫情及市场的影响,养殖信心不足,大部分养殖户不愿在生产上投入,小养殖户靠天养比较普遍。“虾苗经济”的盈利模式一去不复返,需要有技术支撑下的繁养分离、养大虾、养精品虾模式。

(三)技术服务支撑不足

稻渔综合种养需要同时掌握种植和养殖技术,信阳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普遍存在懂种植的不懂水产养殖、懂水产养殖的缺乏种植知识等问题,缺乏种养殖复合型技术人才,综合服务能力跟不上产业发展需求。社会化服务仍是短板,苗种供应、养殖技术、病害防治、市场信息服务等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制约了信阳市稻渔综合种养的推广。

(四)生产主体薄弱

信阳市稻渔综合种养总体规模和经营主体少,单个经营主体养殖规模较小。产业发展中,许多生产者认识不足,除少数种植大户对稻渔综合种养有一定认识和种养意愿外,大多数基层干群包括种植大户没有真正从思想和工作上把稻渔综合种养作为新形势下粮食种植业供给侧改革、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品品质、增加种养收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特别是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是未来综合种养的主力军,因资金制约、怕担风险、满足现状等,对综合种养不愿意或持观望态度。

(五)财政资金支持有待加强

河南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项目资金量小,覆盖面有限,缺乏足够的资金政策扶持。尤其水稻种植农田地处偏远,水、电、路、渠设施落后,小田块、小环沟,规模小,不适合机械化作业,集约化、产业化水平低,田间工程改造费和苗种购置费较高,农户得不到金融支持,影响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六)品牌建设不足

信阳市自然环境和历史资源优越,水质优良,水产品品质较高,具备稻渔品牌创建的能力,但目前稻渔综合种养产品并未实现优质优价。合作社分散、无标准化生产规程,导致产业化能力不足,没有形成一个为大众所知的稻渔水产品品牌,产品质量和价值未能得到体现,没有市场核心竞争力,在销售渠道建设方面多为养殖户各自摸索,稻渔综合种养的生态溢价并未完整体现。品牌建设和宣传有待加强,示范推广和带动力度仍待提高。

四、对信阳市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建议

从长远看,稻渔综合种养是一项绿色发展的重要产业,市场大,效益好,前景好,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信阳市广大种养户共同努力下,稻渔综合种养将会有新的发展。

(一)调整思路,多元化发展

从对信阳市种养户的效益分析来看,除2019年新进的种养户外,其他种养户利润可观,发展前景乐观。利润的大小取决于养殖技术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市场来调整养殖模式及销售模式。随着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大规模的扩张,若干年后,龙虾市场发展达到超饱和状态,价格下降,种养户效益也会降低。因此,应超前谋划,寻找发展方向,引导、支持部分有条件的稻虾种养户适当调整种养模式,转变稻虾单一模式,向稻鱼、稻蟹、稻鳖、稻鳅等多元模式拓展。

(二)培育龙头,示范带动

培育壮大稻渔综合种养龙头企业和相关产业协会,使其在技术创新、试验、开拓市场等方面更好地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以实现信阳市稻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创建为契机,依托基层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示范基地集中连片种养、标准化生产和订单生产。

(三)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组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服务团队,加大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培训力度,加快主导模式和配套关键技术的集成与示范,针对本地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筛选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品种,形成一套适合信阳市的高效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培养一批既懂种植又懂养殖的新时代农民,利用多种培训方式为从业者传经授道。扶持和建设稻渔综合种养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种苗引进、病害防治、产品销售和市场渠道拓展等服务,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引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乃至整个渔业、水稻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种质供给保障

种质资源是产业的根基,要切实做好种质供给保障工作,以示范基地和農业合作社为依托,加强苗种生产体系建设,提高优良水稻和水产品种覆盖率,确保苗种质量安全。因地制宜地在信阳市建立配套的种源基地、标准化稻虾养殖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坚持生态虾和绿色有机稻米双轮驱动,聚力培育“稻虾共作”百亿产业集群。加强苗种的生产与管理,保障适合稻渔产业的水稻品种,提高特色水产苗种的质量及自给率,推动信阳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强化品牌建设

通过政策扶持、奖补推进、市场开拓、示范带动等方式,培育和建设稻渔综合种养自有品牌,建立健全稻渔综合种养产品标准,加强质量管理。加大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稻渔综合产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扩大产品知名度,创建具有地方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稻渔知名品牌,切实将信阳市的资源优势、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把稻渔综合种养产出的优质虾、优质米推广出去。

(六)出台产业标准和政策

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建立健全符合信阳市的稻渔综合种养相关产业标准,鼓励规模化经营,提倡标准化生产、主张产业化发展,促进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七)打造产业品牌

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虾苗繁育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稻虾米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积极引导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或与合作社签订订单,改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局面,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程度,开展品牌创建,延伸产业链。

(八)项目推动

按照农业农村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在稳粮及沟坑占比合格的原则下,将稻渔综合种养的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土整理项目和水利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库中来,依托国家级、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树立行业标杆,筑牢产业发展设施基础。对全市已建成的“稻虾共作”的田地进行提升、改造。

(责任编辑    于海   尚千涵)

猜你喜欢
稻虾信阳市种养
万州区科技助农效果明显
信阳市审计局 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魏巍
江西省国营恒湖综合垦殖场稻虾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稻虾绿色种养模式技术探讨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山区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袁善楚
良方治病利于行 扬帆远航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