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十年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的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

2022-04-08 03:38周美彤王婧婷邓晓霞
医学信息 2022年6期
关键词:经颅发文功能障碍

李 雯,周美彤,王婧婷,刘 敏,邓晓霞

(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四川 南充 637000;2.川北医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3.南充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0)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神经血管疾病,每年有超过1300 万例新增病例[1]。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和肥胖等[2]。脑卒中后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吞咽障碍、语言障碍、手功能障碍和平衡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目前,临床尚无药物可以完全恢复受损的功能,多数患者的管理仍主要集中于二级预防和康复,以期最小化功能残疾,促进功能恢复[4,5]。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生理技术,通过电磁感应实时在皮层中产生电流来促进康复,于2005年首次应用于脑卒中的临床治疗,现已在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等学科广泛运用[6-8]。多数研究表明[4,9],rTMS 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具有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10],脑卒中患者对不同rTMS 治疗方案的反应可能与病变部位和保留的神经网络有关。目前,临床开始将其他干预手段与rTMS 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11-14]。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了解2010-2019年rTMS 治疗脑卒中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检索平台,检索策略以“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和“stroke”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索引类型选择SCI-EXPANDED,检索范围选择2010-2019年。对文档类型、数据类别或语言没有限制,共获得1690 篇参考文献。

1.2 方法 将检索到的符合条件的文献以EndNote格式导出进行文献管理,借助陈超美博士开发的软件CiteSpace的相关功能,对纳入文献的期刊数量、国家、机构、作者、期刊、作者、参考文献、关键词等进行分析,并将其可视化。CiteSpace 软件的参数设置如下:time slicing=2010-2019,years per slice=1,term source=select all,node type=select one at a time,selection criteria=50,pruning=pathfinder,visualization=cluster view-static,show merged network。

2 结果

2.1 文献数量及时间分析 2010-2019年,rTMS 治疗脑卒中领域的发文量呈总体上升趋势,其中2010-2017年为rTMS 治疗脑卒中领域的发展期,发文量从2010年的109 篇增加到2017年的204 篇,达到峰值,在2018年发文量稍有减少,但于2019年又达到之前的水平,见图1。

图1 2010-2019年rTMS 治疗脑卒中文献数量及时间分布

2.2 文献类型分析 在1690 篇纳入文献中共有7 种类型,期刊论文(1291 篇)是最常用的文献类型,占比76.39%,其次是综述(307 篇,占比18.17%)、会议摘要(49 篇,占比2.90%)、编辑材料(22 篇,占比1.30%)、快报(17 篇,占比1.01%)、补充修改(1 篇,占比0.06%)、新闻(2 篇,占比0.12%)、撤稿(1 篇,占比0.06%)。

2.3 国家分析 发文量前5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和英国;中心性前5的国家分别是芬兰(1.06)、巴西(0.8)、葡萄牙(0.78)、瑞典(0.68)和苏格兰(0.6),见图2。

图2 2010-2019年rTMS 治疗脑卒中相关文献的国家图谱

2.4 期刊分析 发文量前5的期刊分别是STROKE、BRAIN、CLIN NEUROPHYSIOL、NEUROLOGY和EXP BRAIN RES;中心性前5的期刊分别是BRAIN(0.76)、NEUROIMAGE(0.68)、J NEUROSCI(0.48)、P NATL ACAD SCI U S A(0.43)和STROKE(0.36),见图3。

图3 2010-2019年rTMS 治疗脑卒中相关文献的期刊图谱

2.5 作者分析 发文量前5的作者分别是MASAHIRO ABO、SUNG HO JANG、WATARU KAKUDA、LARA A BOYD 和ALVARO PASCUALLEONE,见图4。

图4 2010-2019年rTMS 治疗治疗脑卒中相关文献的主要作者图谱

2.6 关键词分析 前沿热点包括荟萃分析、吞咽困难、无创性脑刺激、上肢、脑梗死等;2010-2019年关键词随着年份改变,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扩散张量成像、功能磁共振等变化为卒中康复、经颅直流电刺激、轻偏瘫,最后再变化为荟萃分析、吞咽障碍、无创脑刺激、上肢等,见图5。

图5 2010-2019年rTMS 治疗治疗脑卒中相关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的关键词

3 讨论

近年来rTMS 治疗脑卒中的相关临床及机制研究虽然众多,但各国研究人员对rTMS 治疗脑卒中的发展趋势、合作情况、主流期刊、研究方向等仍不清楚,缺乏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CiteSpace 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10-2019年关于rTMS治疗脑卒中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检索到rTMS 治疗脑卒中相关文献1690 篇,发文量呈稳步增长趋势,提示近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越来越关注rTMS 治疗脑卒中领域的研究,rTMS 治疗得到广泛认可并应用于脑卒中后各种功能障碍,形成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我国于2017年、2018年先后发布了《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15]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专家共识》[16],并与多国专家合作贡献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rTMS 指南[17]。美国是在此领域发文最多的国家,是最具权威的国家,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第一台rTMS 由美国生产,拥有先发优势,同时美国相较于其他国家更先提出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规范化以及循证医学化[17],其大量研究人员对rTMS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大量的成果并制定了各种规范文件;同时,因其涉入时间早,研究内容丰富,美国在rTMS领域的研究得到国际认可。STROKE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考虑原因为其是脑卒中领域的主要期刊,并刊登了大量有关脑卒中后续康复手段以及相关机制的论文。Rossini PM 等[18]发表于STROKE的研究表明,rTMS 是一种通过诱导皮质功能变化来改变脑功能并促进神经可塑性的方法,使用高频rTMS 可以增强患侧半球的兴奋性,使用低频rTMS 可以抑制健侧半球的兴奋性,通过调节不同半球的兴奋性水平,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当前我国有关rTMS的专业期刊仍不多,少有高质量的中文文章出现,未来仍需加大国内高水平相关期刊建设。

此外,日本产经大学的MASAHIRO ABO 是发表文献最多的作者,其一直关注rTMS 联合或不联合其他治疗或药物对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比较不同强度的rTMS 对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基于功能磁共振的卒中后功能障碍治疗策略。Kakuda W 等[19]一项联合低频rTMS 和作业治疗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的研究表明,该方案可能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的方法。同时,从图谱中可看出虽然当前作者们有一些合作,但中心性不高,这表明当前此领域研究者后续需加强合作[20,21]。前沿词包括荟萃分析、吞咽困难、无创脑刺激、上肢、脑梗死和低频经颅磁刺激等,关键词也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扩散张量成像、功能磁共振等机制方面的影像学研究转换为以卒中康复、经颅直流电刺激、轻偏瘫,吞咽障碍、无创脑刺激等为主的应用研究,提示虽然相关机制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仍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但相关机制研究已经逐渐成熟,各国研究人员开始将精力投入应用推广中[22,23]。

综上所述,rTMS 治疗脑卒中的研究正经历快速发展的阶段,近10年形成了以国家和机构为单位的研究群体,欧美科研强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我国的科研影响力也在快速成长;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管理、rTMS 干预对卒中后功能障碍的影响、rTMS 治疗脑卒中的相关机制和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也是未来的潜在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经颅发文功能障碍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