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K9基因rs562556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022-04-08 10:25孙灵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等位基因多态性基因型

孙灵杰

大连普兰店区中心医院心内一科,辽宁省大连市 116200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血供不足而导致的疾病[1],多发病于中老年人,其中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接近15.0%,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冠心病发病机制复杂,具体病因包括血脂紊乱、炎症反应、糖尿病等[2-3]。现代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引发和加重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血脂的主要成分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异常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促进冠心病的发展[3]。其中LDL-C被巨噬细胞摄取后可形成泡沫细胞,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HDL-C是心脏保护性因子,具有一定的抑炎作用[5]。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 9,PCSK9)是一种含692个氨基酸的前蛋白转化酶,具有调节细胞因子、细胞表面受体、内分泌激素表达等功能。PCSK9基因外显子12的rs562556位点突变与血脂水平存在相关性,进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6]。本文探讨与分析了PCSK9基因rs562556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8月本院心内科诊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选择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88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冠心病组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且为首次发病;年龄20~80岁;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无亲戚与血缘关系;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既往无脑卒中、心脏病史。排除标准:入院前1个月使用过调节血脂药物的患者;有脑部手术史或创伤史患者;近期进行过动脉穿刺的患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血管畸形的患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合并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不完全或者缺项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血脂检测 采集所有入选者的空腹静脉血2~3ml,2 0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检测TC、TG、LDL-C、HDL-C水平。

1.3 PCSK9基因rs562556检测 取1.2中的血清学样本,采用酶联免疫法(利生物梅里埃公司)检测血清PCSK9含量,所有步骤由仪器自动完成,检验时间不超过20min,检测灵敏度为0.005ng/ml。采用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提取DNA(标准酚氯仿法),定量DNA浓度后,采用基因分型探针试剂盒(ABI公司)对多态性位点rs562556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设计PCSK9基因rs562556位点的引物(上游5’-AATTTACCGGGACTGCGGACC-3’、下游5’-GCAAATTCCAGGGCCAACCG-3’),配置PCR 反应体系25μl后,其中DNA样本5μl,PCR循环为35个,收集PCR 产物后用自动DNA 测序仪测定基因序列,根据测序结果判断rs562556位点的多态性。

2 结果

2.1 两组血脂水平对比 冠心病组的TG、TC与LDL-C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脂水平对比

2.2 两组血清PCSK9含量对比 冠心病组的血清PCSK9含量为(3.89±0.22)ng/ml,高于对照组的(1.89±0.21)ng/ml(t=12.743,P=0.000<0.05)。

2.3 两组PCSK9基因rs562556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特征对比 冠心病组的PCSK9基因rs562556基因型GG与等位基因G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PCSK9基因rs562556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特征对比[n(%)]

2.4 相关性分析 在冠心病组中,Spearsman分析显示PCSK9基因rs562556基因型GG、等位基因G分布频率与TG、TC、LDL-C、HDL-C都存在相关性(P<0.05)。见表4。

表4 PCSK9因rs562556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相关性(n=88)

3 讨论

当前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人数日益增多,其发病也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其中脂质成分改变在冠心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7]。比如LDL-C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液成分沉积于冠状动脉血管壁,使冠状动脉血管管腔缩小,导致冠心病患者病情恶化[8]。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的TG、TC与LDL-C含量高于对照组,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表明冠心病患者多伴随有血脂异常。从机制分析,TG、TC与LDL-C含量增加,可提高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使其大量进入动脉血管壁,促进炎症细胞的形成,进而促进血管内皮损伤,诱导炎症因子的产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9]。而HDL可促进脂质溶解,抑制补体激活和瀑布反应,并从胆汁中排泄,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10]。

PCSK9为一种与脂代谢调节密切相关的新蛋白,可以打破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再循环功能,降低肝脏对胆固醇的清除能力,PCSK9高表达可促进炎症因子表达增加[11-12]。研究显示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PCSK9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的痴呆及认知障碍存在相关性。基因多态性是近年来研究冠心病患者的重要热点问题,PCSK9基因被证实在rs562556位点存在多态性,PCSK9基因rs562556多态性可造成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及PCSK9分泌的变化[13]。rs562556多位点的突变类型为等位基因A 向G的突变,突变后形成杂合基因型AA及纯合基因型GG[14]。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的血清PCSK9含量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的PCSK9基因rs562556基因型GG与等位基因G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从机制上分析,PCSK9是体内调节LDL-C代谢过程的蛋白酶,冠心病患者的血清PCSK9含量显著升高,且多伴随有rs562556基因型GG与等位基因G分布[15]。

血脂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重要成分,体内脂代谢紊乱可会促进LDL-C 在动脉内膜沉积并形成粥样斑块。特别是冠心病患者体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呈动态变化,当斑块内LDL-C增多时,斑块的稳定性逐步下降,若发生斑块破裂则会诱发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机体出现心肌梗死甚或心力衰竭[16]。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PCSK9可结合细胞内和细胞膜的LDLR,可以促进肝细胞表面LDLR降解,使血液LDL-C水平升高[17]。有研究表明HDL-C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因素,LDL-C 代谢紊乱会进一步影响其他脂质成分的代谢[18]。PCSK9在体内主要参与LDL-C 的代谢,特别是冠心病患者体内PCSK9基因rs562556位点A向G的突变会影响斑块性质、使斑块的稳定性下降。本研究Spearsman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的PCSK9基因rs562556基因型GG、等位基因G分布频率与TG、TC、LDL-C、HDL-C都存在相关性,提示冠心病患者体内PCSK9基因rs562556的突变会影响脂代谢过程。不过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纳入的病例数较少,且没有分析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完善分析。

总之,冠心病患者多伴随有血脂异常,同时伴随有PCSK9基因表达升高与基因突变,PCSK9基因rs562556的突变会影响血脂代谢过程。

猜你喜欢
等位基因多态性基因型
HBV基因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PD-1和CTLA-4 3′UTR基因交互作用在HBV感染中的作用*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T950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妊娠期女性MTHFR 677C>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
用数学思维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数学工具在自交和自由交配相关计算中的应用探讨
爱笑不爱笑,基因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