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种植修复患者软组织美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04-08 10:26孙奎荣周益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前牙种植体牙龈

唐 岩 孙奎荣 周益之

北京愈正达门诊部口腔科,北京市 100166

牙齿缺失不仅影响口腔咀嚼功能、牙列美学效果,对面部外观也会造成明显影响,尤其是前牙的缺失,对牙列及面部的美学外观影响更为明显。义齿修复缺损是治疗牙齿缺失最常见的补救方法,活动性义齿使用过程体验较差,如咀嚼功能差、佩戴及清洗不便,甚至伴有异味感、异物感等。种植牙的出现为牙齿缺损带来新的治疗方法,被认为是人类的“第三幅牙齿”,在广大患者中得到了认可,随着种植技术在临床上的快速发展,缺牙后进行种植修复后的美学要求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恢复牙齿功能的同时还希望能恢复牙齿的自然美观,而种植体植入后又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的牙龈乳头、唇侧软组织的丰满度等形成影响[1-2],牙龈的软组织美学的恢复是影响种植牙美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前牙种植修复患者软组织美学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前牙缺失的种植修复提供临床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8月在医院内因前牙区缺失行种植体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80例(86颗牙)为观察对象,其中男34例(38颗牙)、女46例(48颗牙),年龄23~60(36.88±15.79)岁,上颌前牙61例、下颌前牙19例。牙缺失时间0~76个月,平均(7.2±2.3)个月,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签署种植体种植手术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2)无较大范围的软硬组织缺损及牙槽突骨折;(3)无种植体种植禁忌证;(4)患者自愿参与本次调查,治疗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1)有全身性疾病影响种植体种植;(2)口腔内有急、慢性感染;(3)口腔卫生差,不适合种植体种植修复;(4)合并有恶性肿瘤;(5)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1.2.1 种植修复方法:患者进行常规性前准备,包括检查凝血功能、血糖、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进行口腔清洁,对缺牙区进行X线摄片及CBCT检查,了解患者缺牙区骨密度、与邻牙的关系、牙槽骨骨量等,如有牙体及牙周牙髓疾病先进行治疗,有残冠先拔除。选择适宜的种植体。种植体种植前局部麻醉,对种植区牙龈进行翻瓣处理,暴露牙槽骨,备洞等处理后进行种植体种植,如患者的缺损部位较大也可植入Bio-0ss人工骨粉,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覆盖创面,术后纱布卷咬压30min,术后2周拆线,3~9个月后复诊进行上冠修复,上部冠修复后最少随访时间为6个月评价美学效果及种植效果。

1.2.2 影响因素的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前牙种植修复美学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牙缺失位置、缺牙颗数、种植方法、周围软组织的处理方法等。在患者进行种植修复前、修复随访时调查相关内容。

1.2.3 种植效果。临床种植成果指标包括:(1)种植体无临床动度;(2)放射学检查骨吸收垂直位及水平位均不超过种植体植入的1/3;(3)无不可逆的临近部位如下颌管、上颌窦等损伤,无感染及疼痛、麻木等不适感;(4)对邻牙无损害,舒适无异物感;(5)种植体在牙龈表面未暴露。

1.3 美学修复效果评定标准 采用红色美学指数(PES)评价[3],包括远中龈乳头、近中龈乳头、颊侧龈缘高度、龈缘颜色质地、龈缘轮廓、根面突度、牙槽骨吸收量等条目,各个条目采用0~2分计分,各条目累加积分,积分越高,表示软组织美学效果越好,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种植体成活情况 86颗牙均种植成功,无脱落,种植成功率为100.00%。

2.2 种植牙修复前牙缺失软组织美学效果 种植牙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PES评分分别为(5.61±2.12)分、(6.59±2.08)分、(7.87±2.2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83,P<0.001),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t=3.645、8.170,P<0.001),术后6个月时评分高于术后3个月(t=4.670,P<0.001)。

2.3 种植牙植入后软组织美学相关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口腔卫生习惯、种植体个数、种植体边缘与邻牙距离、牙龈生物型、植入时机及切开翻瓣均与种植体修复术后美学效果有关(P<0.05)。见表1。

表1 影响患者术后美学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

2.4 种植牙植入后软组织美学影响因素 对单因素分析的种植牙软组织美学相关因素赋值年龄:≥37岁=0,<37岁=1;吸烟:是=0,否=1;口腔卫生习惯:差=0,好=1;种植体个数:多个=0;单个=1;种植体边缘与邻牙距离:≥1.5mm=0,<1.5mm=1;牙龈生物型:薄龈生物型=0,厚龈生物型=1;植入时机:即刻或早期种植=0,延期种植=1;切开翻瓣:翻瓣=0,不翻瓣=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种植体个数、种植体边缘距离邻牙距离,牙龈生物型、植入时机及切开翻瓣是种植牙植入后软组织美学独立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患者术后美学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

3 讨论

前牙缺失相对于其他位置牙齿缺损对患者的美观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在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前牙缺失,患者和临床医师都比较重视,因此会选择修复治疗,而且相对于其他部位牙缺失,前牙缺损对美学的要求更高。种植体种植修复目前是治疗前牙缺失的主要方法,既往研究显示[4-5],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大多数患者在行种植牙治疗后均能获得较为满意的功能,相对于活动义齿,种植牙的咬合功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前牙缺失治疗还需要考虑到美观问题,甚至部分患者是基于美学要求才行种植牙治疗,因此术后恢复美学功能是门齿缺失后种植牙治疗的重要内容。目前的种植牙材质能够与自然牙齿获得高度相近的外形和色泽材质,具有较好的美学效果,影响患者术后美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患者齿龈软组织美学外观的恢复。

本文对前牙种植修复治疗患者的美学修复效果进行了观察,86颗种植牙均种植成功,在种植后早期美学效果相对较差,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美学效果逐渐得到提高,说明种植体义齿修复前牙缺失能够获得较好的软组织美学效果。

既往的研究显示[6-8],影响到种植体修复成功及美学效果的因素较多,如患者患有牙周炎、口腔卫生较差等,可能会影响到种植体种植成功率及美学效果下降。本文对影响前牙种植修复软组织美学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吸烟、口腔卫生习惯、种植体个数、种植体边缘与临牙距离、牙龈生物型、植入时机及切开翻瓣均与患者术后软组织美学效果有关,年龄较大、具有吸烟习惯及口腔卫生习惯差与术后牙龈的软组织美学恢复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齿龈的软组织修复能力下降。而吸烟及口腔卫生习惯差能够引起口腔环境改变,如口腔温度高、细菌增殖以及牙齿牙菌斑形成等,能够导致牙龈的萎缩,影响术后软组织美学修复。种植体个数、种植体边缘距离邻牙距离、牙龈生物型、植入时机、切开翻瓣是影响患者种植体修复术后美学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种植体个数较多对牙槽骨及周围软组织相对损伤较多,可能在术后影响到骨吸收,因此影响到美学效果。种植体在种植的过程中一般认为覆盖与邻近的天然牙之间距离如果太小,可能会对周围牙周组织形成损伤[9],导致龈乳头的缺损或者退缩,因此一般要求距离邻近天然牙的距离不能<1.5mm,如为多个种植体种植,则两个种植体之间的距离应该不<3mm,如果距离较小可能引起骨吸收,影响牙龈填充不足出现,因此,一般建议种植体与邻牙之间的距离在3~4mm为宜,此时牙龈乳头充盈率相对较高,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美学效果。薄龈生物型的特点是血管差、组织脆弱,拔牙后容易发生牙龈退缩及牙槽骨吸收,厚龈生物型相对血管好、组织致密,在拔牙后能抵抗牙龈萎缩及牙槽骨吸收,因此,种植体植入修复治疗的患者,厚龈生物型相对于薄龈生物型的患者术后美学效果好[10-11]。在前牙种植上为了达到满意的美学效果,种植体植入时机选择也很重要,临床研究显示[12-13],早期种植与即刻种植相对于延迟种植患者牙槽骨的吸收程度轻,临床上普遍认为前牙美学区应该即刻种植或者早期种植,但是其并不能阻止牙槽嵴的萎缩,认为早期或者即刻种植的患者,如果对唇侧骨板进行有效保护,能保护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利于提高术后美学效果;进行延期种植的患者,此时拔牙窝已经稳定,种植体植入后稳定性好,但是,容易出现唇侧骨板吸收,而研究显示拔牙后位点保存能减少牙槽嵴的萎缩,因此,对于延期种植的患者要在拔牙后尽可能同时保留位点。目前,即刻种植的种植体修复时会首选不翻瓣,不翻瓣相对于能减少唇侧软组织的萎缩[14-16],保留住周围软组织的形态,同时还能减轻炎症损伤,可利于减少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因此,对于条件好的患者,尽可能选择不翻瓣下进行种植,而在选择种植时机上,也应该考虑即刻种植。

综上所述,前牙种植修复美学效果满意,种植体个数、种植体边缘距离邻牙距离、牙龈生物型、植入时机、切开翻瓣等因素均会影响种植美学修复效果,因此应尽可能选取适宜的方法以提高美学修复效果。

猜你喜欢
前牙种植体牙龈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给牙龈按摩防萎缩
比较All-on-4种植修复中倾斜种植体与轴向种植体临床效果的5年回顾性研究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牙龈萎缩怎么办
牙龈之伤
牙龈与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