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价值分析

2022-04-08 07:59潘碧莲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压高血压

潘碧莲

南宁市武鸣区府城中心卫生院 广西 南宁 530109

高血压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它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多表现为头晕、头痛、视力模糊、耳鸣、疲劳、心悸等症状。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并可影响到靶器官(如心、脑、肾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肾衰竭和脑卒中等严重后果[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不断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均有增长的趋势。据国家卫健委2019年8月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2018》中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人口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5.2%,2015年上升至27.9%.由此根据2012﹣201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结合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关于高血压的人口年增长数量新闻,预测2019年中国高血压患病率达31.8%,估计到2019年我国18岁及以上人口患病人数达到3.58亿人。且每年新增100万人的高血压患者[2]。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需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稳定患者病情。目前针对高血压患者,临床以药物控制病情为主,但患者需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但因诸多因素影响,其治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故针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加以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以提升其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本文就府城镇富良村选取14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府城镇富良村2019年1月~2019年12月选取143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中高血压诊断标准。143例高血压患者中男、女各67、76例,年龄在42~100岁,均值为(65.82±5.38)岁;病程3~20年,均值为(8.25±2.15)年;高血压分级:Ⅰ级71例,Ⅱ级49例,Ⅲ 级23 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方式如下:成立家庭医生诊疗团队,其中包括1名全科医师、1~2社区护士、1名公共卫生人员和一名村医。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全面干预,定时定点监测血压,跟踪随访。

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方式:(1)健康教育:开展以村屯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具体方法是与患者可别谈心、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发放图文并茂的高血压手册、人手一册,举行小课堂分期介绍相关知识,结合医院的墙报、图片、科普手册讲解。让患者观看并发症的录像资料、照片等使患者意识到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性。通过有针对性的行为纠正和生活方式指导,加强随访和管理并让病人知道坚持按时服药和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高血压知识掌握度,依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个性化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存在问题,定期上门与其进行交谈,使其掌握相关内容,并反复进行讲解,以此使患者及其家属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2)护理干预:①心理疏导:明确告知患者心理状况对高血压的影响,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针对患者不良情绪,应及时进行疏导。②用药指导:用药因人而异原则上从小剂量获得最大疗效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种类、剂量、方法和注意事项。降压药需长期服用,应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波动调节用药剂量。向患者或家属说明高血压病需坚持长期规律服药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自己不能随意减量或停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加以调整。③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3-5g为宜,尽量避免使用动物油,并给予充足的蔬菜、水果等,以低盐、低脂与高蛋白食物为主,并坚持摄入高钙食物。④运动指导:应指导患者适当体育锻炼,嘱患者可采取慢跑、散步等方式进行锻炼,锻炼3~6次/周,30min/次,以不感疲劳、乏力为宜。⑤生活指导:对于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如作息不规律、吸烟、喝酒等,应积极纠正使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戒烟戒酒,减少引起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防止便秘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血压变化情况,其中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4]。使用自制调查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情绪稳定、生活规律、体育锻炼。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干预前、干预3个月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对比

干预3个月后患者SBP、DBP指标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干预前、干预3个月患者血压变化情况[±s,mmHg]

表1 对比干预前、干预3个月患者血压变化情况[±s,mmHg]

?

2.2 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分析

干预3个月后低盐低脂饮食、情绪稳定、生活规律、体育锻炼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分析生活方式改善情况[n(%)]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病症,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国家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星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目前药物是治疗高血压患者主要方式,患者需长期服药,但多数患者治疗依从性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5]。故针对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一定的护理干预,以提升其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我国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的缺乏,致使患者的高血压认知水平低下,极大的影响了个体维持健康的能力。而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其发生、发展进程中,不良行为生活方式起着加重病情发展的作用。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认知,对患者及其家属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有利于提高其遵医行为,有助于疾病的控制;同时通过护理干预中心理疏导,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饮食、运动锻炼对控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饮食、运动进行指导,可增强机体免疫力[6];同时加强生活指导,可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升其生活质量。本文研究显示,干预3个月后SBP、DBP指标均较干预前低,低盐低脂饮食、情绪稳定、生活规律、体育锻炼的患者比例均较干预前高,由此得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波动,稳定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将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中,不仅可显著改善其不良生活方式,而且提高了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了血压,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