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分析

2022-04-08 08:00王江莲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知识讲座有奖知晓率

王江莲

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 钦州 535099

结核病是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病程长等特点,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研究表明[2],结核病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能侵入人体全身各器官,主要侵犯肺脏,一年四季均可发病,15~35岁是该病高发年龄。据WHO报道,我国结核病发病约在130万例,占全球发病例数14%,位居全球第二位[3]。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学生开展聚集性活动频繁,加速了结核病传播,应引起学校和家庭的重视。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4],我国70%以上公共卫生问题均是在学校发生,且传染性疾病占80%,学校若出现结核病患者后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将极易导致结核病的暴发和流行。因此,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学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另外,通过一项调查研究显示[5],学生接触到结核病知识主要来源报纸、电视等媒介,从学校教育这一途径了解预防知识少之又少,因此学校需加强结核病教育力度,使学生们获得更多结核病防治知识。为规范、高效地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持续做好学校结核病宣传教育工作,广泛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营造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防治结核病的氛围,2020年12月分别对4所院校开展结核病防控知识讲座、有奖抢答、现场指导、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召开主题班会、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等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对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前后学生掌握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掌握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影响,从而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变其不良卫生习惯,进而为更好地控制结核病在学生中传播提供方法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4所院校作为目标学校,每所学校每年级共抽取15个班共2000名学生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男性963例,女性1047例,均具有独立填写问卷的能力。

1.2 方法

分别对钦州市第一中学、钦州市第八中学、钦州市外国语学校、北部湾大学4所院校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有奖抢答、现场指导、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召开主题班会、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等健康教育活动。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折页32300张、张贴宣传海报140张、举办有奖抢答活动4次,各学校各班级均召开结核病防治知识主题班会。在4所学校共举办知识讲座5期,共有1292名校医、班主任/辅导员、班干部等学校结核病防控骨干参加培训。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1个月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被调查者匿名独自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回收率是100.00%,答题完毕后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现场核查,保证问卷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核心问题:①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②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分枝杆菌;③通过咳嗽、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飞沫排到空气中而传播;④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有咯血、痰中带血丝症状者应怀疑肺结核;⑤ 应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⑥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⑦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可治愈;⑧关心结核病人,不应该歧视结核病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的结果

干预后较干预前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明显上升,提高38.63%(P<0.05),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师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n(%)]

2.2 干预前后学生结核病持有态度

干预后93.15%的学生认为正在治疗的结核病患者传染性消失后凭结核病防治机结构诊断证明方可复学,并有92.30%学生选择劝其同学、室友或朋友患前往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治疗(P<0.05)和干预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学生结核病持有态度[n(%)]

3 讨论

学校作为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学生通过学习、生活等方式密切接触,存在着较多利于结核病传播的因素,一旦人群中感染结核病,将造成校园内的暴发流行,近些年,各地学校肺结核暴发事件频频发生[6-7]。多项研究表明,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例如,吴腾燕等[8]调查“00”后大学新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结果显示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全部知晓率只有14.9%。同时由刘华[9]调查研究显示,天津市蓟州区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知晓率为36.21%。由此可见,提高学校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与自我防护意识极为重要。

本研究以学校作为传播媒体,以学校学生作为目标人群,通过对4所院校开展结核病防控知识讲座、有奖抢答、现场指导、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召开主题班会、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等健康教育活动,将结核病防治知识传递给每位目标人群,进而产生极为显著的效果。干预前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55.88%,干预后知晓率达94.51%,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符合《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中到2020年公众结合病防治核心知晓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10]。同时有效说明知识讲座、有奖抢答、现场指导、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召开主题班会、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等健康教育活动对提高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具有促进作用,对推动结核病防控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干预后学生对结核病持有正确态度从48.45%上升至93.15%,使大多数学生对该病具有了正确认知和更积极的态度,说明本次干预后对端正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的相关态度与信念具有较好的效果,但需引起注意的是仍有少数学生对该病存在迟疑态度。总而言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要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需建立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医教结合,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过程中,向受教育对象传递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疾病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最终让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能够真正得到落实,有效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的发生和流行[11-12]。

猜你喜欢
知识讲座有奖知晓率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注册中心举办政务服务专题法律知识讲座
一六七团社区为育龄妇女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图书销售排行榜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
期期有奖
期期有奖
2000元有奖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