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中的少年力量

2022-04-12 14:11马忠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蒲草编织儿童文学

如何为孩子们讲述脱贫攻坚?如何激发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力量?一批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脱贫攻坚主题儿童文学作品陆续面世。儿童文学作家黎俊生创作的长篇儿童小说《特别的暑假》就是其中的一部。

这部作品取材于粤西沿海地区,以儿童视角、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了小港村少年在2020年暑假开展富有意义的创造性劳动的故事。小说把这群少年的特殊经历置之于精准扶贫这一个对当代中国社会有着深刻影响的大背景之中,既聚焦众小村在各方面积极外力作用下的改观,又注目孩子们如何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特别刻画了新时代少年的责任担当。其中有对组织小姐妹搞编织助脱贫、牧鸭助致富等细节的生动呈现,又有对梦想的诗意抚慰和对希望的温暖传递。

可以说,用平实的语言述说着生命的感动,告诉孩子什么是贫困,又该如何面对贫困,激励孩子勇于面对困难、乐观向上,是贯穿整部作品的一个主题。蒲草编织是小港村人的创收项目之一。有过编织经验的凤姐为了更多家庭致富,让全村的小伙伴都不退学,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于是想到成立蒲草编织小组。她首先动员了白灵鸟入列,然后两人东家串西家,跟那些小姐妹做工作,很快就有十来人参加。她给蒲草编织小组起名“妹子组合”。蒲草又长又圆,编织物品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要弄扁蒲草,传统办法是用大木槌砸。但砸蒲草的活对于十多岁们的孩子来说,的确十分辛苦。于是,聪慧的凤姐决定要改良方法。她先是想到用牛拉石辘来碾压,结果蒲草被牛蹄踩断了不少,根本行不通。最后,她灵机一动,想到把蒲草铺在公路稍靠边沿的两侧,请求路过的司机师傅帮忙用汽车碾压,这个办法果然奏效。小说通过描写少年们的努力,让整个家庭、乡村、社会呈现出鲜明的亮色。

我们说儿童文学可以轻松简单,但不可娱乐浅薄,这就要求儿童文学必须探触到人存在的本质。儿童文学作家必须思考生命和存在的苦难,才能创作出有深度的作品。在《特别的暑假》这部儿童小说中,作者没有回避问题,也没有过度渲染悲苦。比如虾仔家境贫寒,为了给患病的妈妈增加营养,虾仔趁着夜色溜进了阿壮家的渔场偷鱼,不料却被阿壮和两个小伙伴当成“水鬼”捉了个现形。在弄清事情的原委之后,阿壮非但没有批评虾仔,反而亲自下水抓了五六条小手臂大的鲚鱼和八九只大白虾送给虾仔,让他拿回家给妈妈补身体。因为有爱,人间才有温暖,因为有爱,人生才充满希望。小说的这个情节写出了一种暖暖的人情味。

脱贫攻坚题材小说有着建设当代农村人文精神和道德精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美好愿景。长篇儿童小说《特别的暑假》注重少年人物的刻画,在作家的笔下,小老板阿杜、小记者乐乐、鸭司令阿田、鹰司令阿飞、学霸班长风姐、百灵鸟金花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既有对浓浓亲情、美好友情的描写,又有对现实生活的层层剖析、对未来幸福生活追求的思考,人物塑造丰满,情节环环紧扣,细节描写到位。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从小主人公们身上体现出的乐于助人、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代表着未来的希望。

总之,《特别的暑假》作为一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献礼图书,成功塑造了海边少年群像,视角新颖,富有童趣。作者以真摯的情怀、细腻的体察,让这部儿童小说贴近了时代、贴近了现实、贴近了乡村。此外,作品满满的正能量,也对少年的励志成长、少年应有的精神面貌具有教育意义。

作 者 简 介

马忠,生于七十年代,四川南江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二级作家。1990年开始业余写作,2004年起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儿童文学研究。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百余万字,出版论著《站在低处说话》《诗美探真》《儿童文学现象观察》等14部。曾获全国青工文学评论奖、吴伯箫散文评论奖,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猜你喜欢
蒲草编织儿童文学
体验编织的乐趣
一针一线编织爱
蒲草抄书
刊首语
江城子
蒲草抄书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