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困扰解读*

2022-04-12 12:12何燕玲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5期
关键词:壮锦服饰文化壮族

何燕玲(广西艺术学院)

我国素有“丝绸之国”的美称,故而中国在古代的纺织技艺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已然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文化成就之一。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他们的服饰文化更是精彩绝伦,是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下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出现传统服饰“真伪”混杂的现象,并对其传承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笔者对此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期能够揭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真伪”共存现象原因,并为正其视听贡献微薄之力。

一、公众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影响

文化兴盛始终是国家强盛的标志之一,故而我国目前的非遗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取得一定的硕果。但是,在我们国家当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中仍普遍存在“真伪”之争现象,这就影响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必将影响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公众一般难以区别对待“真伪”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绝大多数人都以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即他们能在旅游、文艺活动等展演场合所见到的鲜艳至极的形象,如图1。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发展中的“混搭”、借用、舞台化甚至异化等种种现象屡见不鲜。曾有学者对贵州省扁担山的布依族展开相应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地的传统布依族服饰也存在真伪之争。该学者还指出布依族传统服饰变迁的案例并非特殊案例,在我国的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存在类似的现象。

图1 2019年中国壮语春节联欢晚会

以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色彩为例,无论是传统织物作品,还是与之相关的文创作品,都有强化色彩高度对比的趋势,概念化地将色彩对比强烈作为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特色进行呈现,如图2。古有《管子》曾言“衣服足以适寒温”;再者是遮羞,“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衣食是荣辱之基础。今有学者指出“服饰是生活美学中最具魅力的呈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技术和艺术的产物”由此可见,服饰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地位。但是,以上这种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色彩认知的曲解,从侧面反映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知。而这种认知会造成极为不好的负面影响。一是影响公众看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前文所述对其文化矮化的现象,将会造成国内乃至世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审美上的“旧”“土”相联系;二是阻碍设计界的健康发展。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色彩认知偏差及夸大视觉效果的设计现象,并没有体现我国设计界关于活化传统手工艺健康发展的理念;三是影响传承人工作的开展。被传统文化认知混乱现象填塞的大环境,更似一股铺天盖地的泥石流,对传承人的影响巨大。

图2 2020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旅游工艺品暨大师精品展览展品

而只有深入了解过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人,才有可能知晓何谓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之真貌。民艺研究者王增业先生在其公众号“织绣染”里,也表现了类似的忧虑。其在题为《壮族拼布被面之韵》的博文中,展示了其收藏的保存完好的三张壮族传统拼布,如图3、图4。但是,没有践行过相关的较为深入的文献调查或田野调查,则无法准确解析少数民族服饰“真假”之争现象。诚如我国民艺著名研究者苑利老师曾写道:“理论的滞后与实践经验的匮乏,不但直接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影响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的质量”。我国近年及未来将长期来处于文化复兴之路,对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遗技艺保护和发展是必然。但正如苑利老师所担心的,该领域混乱的实践成果,必然对保持和发展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所谓众口铄金,如果相关学者将上述对传统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认知偏差的社会现象与真正的优秀传统文化相提并论,把这些被黑化的少数民族服饰记载史册,势必对日后万千学子及公众造成本质上的误导。

图3 百年前的壮族拼布

二、析因

以广西壮锦为例,进一步分析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中“真伪”现象的原因。

(一)时代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壮锦的原始生产所需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是众所周知的。由于该时代的生产力较弱,传统的织机生产能力有限,提高产量只可远观。而当今的社会各方面的生产力发展迅猛,现代织机生产能力得到巨大的提升,一系列的工业化设施流程,使得生产时间大大地缩短。正如沈艳所言:“如果传统生产过程中的部分由自动化大生产代替,可使传统壮锦重焕昔日活力。”但是,当下市面上的壮锦相关产品绝大多数会用电脑与机器批量织造,采用的都是化工染料,所织之布更不是传统的手工土棉布。如果将壮锦的全部生产过程都不是传统的方式,则变成“假”壮锦产品,只是保持了形貌之相似而已。

(二)壮族地区的社会评判标准与生产方式变化的共同选择造就

壮族地区的社会评判标准的变化,使得壮锦手艺人的生产方式发生巨变。以前,“传统壮锦是壮族女儿必须学会的技艺,从懂事开始就编织自己的全套壮锦嫁妆,壮锦的精美程度体现了壮族女儿的能干和聪慧,能编织出精美的壮锦则非常受人尊敬和礼遇。”而现在,时代的进步打破了路不通、信不达、男耕女织的壮族山区的旧态,由于民族交流与互动的同时,使当地物资、精神不再匮乏,甚至新思想的到来也彻底地颠覆了当地的旧的社会评判标准。现在的壮族人并不仅以织锦能力作为评判一个女性的能干与否的标准,而是以赚钱能力和学历水平等其他因素取缔了织锦能力的地位,故而新的一代壮族人越发鲜有人尚能坚守织锦的岗位上。苑利先生曾指出:“从近十年的调查中发现,年龄在50 岁以下者,其所传传统技艺的纯正度都存在明显问题,而且,多数人的技术和技艺都存在着明显的‘转基因’特征。”而对于唾手可得的化工材料,壮锦手艺人虽深谙其不能与传统材料相媲美,但是,价格和产量上的诱惑又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传统材料,生产方式的抉择致使现在的壮锦不如传统的质感厚重、色彩鲜而不艳。

加之,一些手艺人会将这些“假”壮锦产品,也鼓吹成真以实现使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的目标,这也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假”壮锦与为数不多的传统壮锦鱼目混珠,混淆视听。

(三)学术界缺乏一定深度的研究导致

人们常说“学以致用”,所学非真知,所用则非致用。学界对壮锦的研究程度决定了壮锦传统文化基因的完整与否,文化基因的完整性对非遗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但研究现状表明在该领域尚且缺乏深入探索性。尽管对其的研究时间开展较早,成果貌似颇丰,截至2021年7 月15 日,据知网收录的1980 年以来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以壮锦的色彩为例,以“壮锦”为篇关摘可搜到492篇,提及壮锦色彩的有188 篇文章,系统记录壮锦色彩具体来源及制作的仅6 篇。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以“壮锦”为主题查找全部字段的相关书籍仅有23本,并且几乎都是图文故事书籍。以上数据足以表明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度。笔者近一两年曾对壮锦的代表性生产地(靖西)进行过田野调查,得知年近八十的老艺人都说不出几种传统壮锦植物染的方法,奈何学界对传统壮锦技艺的记录未能赶得上其几近灭绝的步伐。有专家表示:“再加上百年来传统屡遭人破坏,今天见到的少数民族织物,未必得到祖宗的真传,这就需要传承人具有更高的文化判断力。”如果学者们缺乏足够的严谨科学的研究精神,很容易将“假”壮锦当成是真的来研究和记录,这也必将进一步影响后辈对这项非遗的进一步研究与传承。所以,真假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共存的普遍性,也就加大了学术研究的难度。

(四)文艺表演以及旅游业发展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负面作用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给当地少数民族人民带来收入的同时,也焕发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活力。随之而来的大量的文艺表演等活动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需求。但是,由于传统的少数民族服饰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和精力,这种传统生产方式无法满足文艺表演的需求。这时,一大批可由工业设备制作的“假”衣服就得到了泛滥的机会。

因为“假”衣服需要的生产成本低,出品速度快,用于文艺汇演等场合,一点也不会使人心疼。但是,当少数民族地区的外地游客蜂拥而至的时候,绝大多数游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知之甚少,都说“眼见为实”,他们顺其自然地把“假”衣服当作真文化。长久下来累计的错误认知,经口口相传或者媒体传播,则导致公众对“真假”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全盘接收。

三、结语

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工业文明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巨大冲击。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不仅是历史悠久的民间技艺,是当地独有的文化符号,更是使得中华文化灿若繁星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笔者认为在当今更需要保护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技艺,而如何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带来福利的同时,又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这是值得全社会继续探索的命题。

猜你喜欢
壮锦服饰文化壮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
壮族山歌
云想衣裳花想容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
一幅壮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