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升格,我们该做点啥?

2022-04-12 09:31河北省家庭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丽媛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家事重度检出率

河北省家庭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王丽媛

2021年可谓“教育大年”,这一年出台了两个对中国教育影响深远的政策与法律:《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家庭教育促进法》。

作为一名从事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0多年的讲师,我从个人与社会需要承担的责任角度谈谈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让人揪心

最近几年,我能明显感受到来访家庭越来越多。小学阶段孩子的表现主要是情绪无法控制、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中学集中在厌学、生活与学习无意义感、自残等。

这说明社会对家庭教育与心理咨询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同时也说明出“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

显然,这并非个别现象,中科院2021年公布的一组数据,触目惊心。

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加快发展报告(2019——2020)》显 示,全 国24.6%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相当于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是被抑郁所困扰的。

而且,抑郁检出率与抑郁水平均随着年龄、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1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约为1.9%~3.3%,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

我们不禁要问,孩子到底怎么了?

孩子出“问题”,可能是家庭“生病”了

你可能听说过一句话: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家庭治疗的角度看,这句话也不尽然。

家庭治疗认为,个人的症状行为不仅仅属于个人,而是属于他所处在的整个家庭系统,尤其是当这个家庭系统出现功能障碍的时候,个人的行为问题,或者是症状就会出现了。

所以不是谁的个人问题,而是家庭关系与互动模式的问题——在家庭的不同生命周期,它们需要调整和变化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出问题,家庭、社会系统都需要做调整,所以我们就更能理解国家出台推进“双减”政策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决心了。

比如说孩子“不上学”这个症状,可能一方面孩子的不上学,代表了他所在的家庭系统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有可能他不上学的症状,也维持了他家庭系统的某种平衡,也就是说孩子的不上学变成了维持家庭系统平衡的一种策略。

所以说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应对家庭系统模式的一个“策略”,当然这是他们下意识的反应,而非意识层面的策略。

有一种可能性:当孩子不上学,这个问题就成了家里的首要矛盾。爸爸、妈妈原本关系紧张,冲突不断或者非常疏远,这时他们可以放下夫妻矛盾,齐心合力去解决孩子的这个“问题”。这个家庭反而暂时处于不会解体的“安全”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孩子的问题反映出家庭的互动模式、沟通方式等需要调整了,一旦家长参与学习,做出改变,孩子的问题往往得到极大的改善。

家庭教育工作者应该干点啥?

家庭教育是以孩子为视角的父母教育:以孩子的成长和品格为导向,着手于孩子问题行为的辨识与校正,为孩子的生长经历赋予正向感知与信念,同时针对性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与素质,最终达到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教育目的。

“双减”政策颁布后,很多家长非常焦虑,对于孩子的教育一筹莫展,加之疫情防控的大形势,很多家长和孩子被迫居家,互相陪伴时间增长,亲子关系反而更加紧张。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同时在第六章家庭责任部分,明确要求家长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六大方面内容为指引,开展家庭教育,同时还列举了开展家庭教育的九种方法。

作为家庭教育工作者需要担负起社会责任,通过各种渠道、形式普及家庭教育理念、对家长进行培训,同时培养更多家庭教育专兼职工作者,加入家庭教育的普及与推进工作当中。

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三个层次

我认为,对家长的培训、家长的学习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普及教育。通过开展公益讲座,发布家庭教育、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庭心理学等知识和文章,让更多家庭受益。这个层次是家庭教育中“治未病”的层次。

目前教育系统主要负责在学校系统内对家庭教育知识、技能的普及工作,各级各类学校通过每学期组织的家长大讲堂、家长会、学校公众号文章等引导家长学习家教知识。妇联系统则主要推动社区内的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工作。在最近的5年里,我个人受邀为学校和社区主讲的家庭教育讲座已经超过100场。这种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以后,将会更加普及、普遍。

第二个层次是家长沙龙与训练。相比第一个层次,这个层次的培训范围小,内容更有针对性,而且学习培训中会涉及很多体验式活动。家长可以带着体验到的感受经验,回到家庭,快速改变,从而带来孩子以及整个家庭的变化。这个层次一般是专业学习的讲师或者亟需走出困境的家长参加。

第三个层次是家庭访谈与咨询。这个层次一般是家庭出现了一些“问题”,家长自己或者带着孩子参与的,有干预治疗意义。这个层次针对性强,家庭会因为更安全隐私的空间与设置,更能敞开心扉。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指导师一对多地干预,直接解决家庭中的问题。

除了家长的学习三层次外,目前还有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

结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家训,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面对新的形势,作为家庭教育工作者需把握机会,带头关注家教家风,从最基层的社会单元做起,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家事重度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暂时性(牙合)垫在重度磨耗患者中的作用与意义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家事诉讼程序的构建*
冯德莱恩:欧盟新掌门人的家事国事
宫斗剧重度中毒
把家事做好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红楼”与“纳兰家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