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国之大者” 不负民之所望

2022-04-15 14:18宋婷婷
公民导刊 2022年4期

宋婷婷

3月的北京,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重庆代表团代表,带着山城人民的心声和期待,肩负为民履职的使命与担当,与各地全国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是。

重庆市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这五年,恰逢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见证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参与了宪法修正案、民法典等重要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人民发声、为发展献计,为国家各方面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是本届全国人大的最后一次大会,代表们心怀“国之大者”,不负民之所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高涨的履职热情,以高质量的履职成效,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惜荣誉、强履职,提好议案建议

今年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5年任期的最后一年,重庆代表团全体代表倍加珍惜荣誉,紧迫感和责任感更加强烈,履职热情高涨,积极反映群众呼声、汇集民智。

大会期间,重庆代表团共提出议案6件、建议194件。其中全团建议有《关于支持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建议》《关于支持重庆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议》等。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张良皓表示,这些议案和建议涉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乡村振兴、教科文卫、法治建设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积极反映了重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

“推进乡村振兴,首要是乡村产业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吴彦?扎根重庆忠县,始终奋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在她看来,进一步推动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从生产到销售实现全产业链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是构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她建议,要制定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装卸、配送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国家标准,进一步建立完善农业全链条标准体系,让标准化体系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要是破坏了青山绿水,大家的好日子也过不长久。”全国人大代表刘家奇持续关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他说,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但他发现,目前部分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还不够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还不到位,仍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加大行政职能部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來自田间地头的梦想,被代表们放在心上,写在建议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心声,也在代表们的心中激荡,变为审议现场的诤诤之言。

全国人大代表别必亮来自出版系统。他认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面临产业结构与产品供给问题、运营体系与产业链分成问题、平台整合与技术创新问题、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问题等现实困境。因此,别必亮建议,调整产业结构,丰富数字出版的产品供给;规范前后端分成与平台运营行为,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整合平台资源,加强新兴技术在出版中的应用。统筹全局、协同发展,构建数字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新闻出版智库建设,加大数字出版人才培养。

“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春天。”全国人大代表谢德体表示,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他建议,尽快完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加快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机构交流合作,探索实施“一带一路”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

重庆团全国人大代表始终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关注的焦点、提出的议案建议,直指人民的幸福生活。

善思考、勤发言,审议各项报告

会期不长、议程紧凑是今年全国人代会的一个特点。重庆团全国人大代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讨论、认真审议审查各项报告议案,积极建言献策,展现了强烈的责任感和履职风采。

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坦率客观,工作部署目标切实可行、任务措施具体,体现了精确的应对措施、强烈的责任担当、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挚的为民情怀,是一个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代表们纷纷表示,“稳”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传递了信心和希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等。

“读完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全国人大代表黄玉林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风险挑战的情况下,对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设定的预期目标是科学合理的。

“今年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力度空前,充分表明了国家对企业的重视。”减税降费政策的延续性和递进性,让全国人大代表朱明跃明显感觉到,这不是临时性措施,而是一项制度性安排,通过财政税费减免,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在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朱华荣发言称,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强化重点领域、新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立法效率。建议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的贯彻落实,构建乡村产业投资、收益良性循环模式。各地方政府要统筹规划,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在审议“两高”报告时,代表们表示,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两高”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展现司法担当,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提供司法保障,在保障人民权益中传递司法温度,在捍卫公平正义中彰显司法力量,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锻造司法铁军,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代表们还就诉源治理、智慧法院、公益诉讼、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会上,代表们畅所欲言。会议间隙,代表们也抓紧时间履职尽责,就报告相关内容进行交流,就关心的话题继续展开讨论。

面对面、屏対屏,讲好重庆故事

3月9日傍晚,结束了一天会议议程的全国人大代表马善祥匆匆赶回酒店房间,因为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法眼看两会》系列直播栏目正等着连线采访他。

连线过程中,马善祥结合调解经验,分享了经典案例。对于在重庆全市三级法院全面设立“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他表示,这有利于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诉前纠纷化解,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

据了解,整场连线直播活动实时观看人数近50万,精彩发言引发网友强烈反响。网友们了解到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对智慧法院、诉前纠纷化解等工作也有了更多直观认识。

而这只是重庆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讲好重庆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重庆昂扬新貌和奋进态势的一个缩影。

3月10日晚,全国人大代表谭建兰高兴地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石柱产业发展模式,走进CCTV1新闻联播。”电视中播放的,正式是她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视频采访室接受采访的内容。

视頻中,谭建兰介绍:“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创新思路让产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首先要从培育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品牌上去持续发力,培养一批扎根基层,爱农民、爱农村、爱农业的从业人员。”

这位讲着“村里的那些事儿”一路走来的全国人大代表,始终保持着带领村民致富的初心。会议期间,谭建兰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坚持为农民代言。比如,她发现,随着近年来农业保险推广力度的加大,农业保险已成为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农户因此受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她建议,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

在全国人代会开幕前,全国人大代表张兴海就频频亮相新闻媒体。3月4日这一天,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客户端分三次报道了他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张兴海表示,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创新应用不断深化。由此,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安全一旦失控,将带来严重后果。张兴海对数据安全的问题尤其重视。他建议,要把方方面面的数据资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尤其需要关注与各种关键性大数据息息相关的重点产业和产品。

会议期间,张兴海的一件建议更是冲上热搜,引发众多网友讨论。该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快递外卖多进工厂。这件建议的背后,是当前制造业工人紧缺的现实。

在我国制造业领域打拼30多年,张兴海与产业工人距离很近,这一群体的巨大变化与他的事业休戚相关。他见证了上世纪“进厂”还需找关系的荣耀时刻,也目睹了眼下高薪难把人留在工厂的混沌期。他认为,解决基层产业“缺人”的问题已时不我待。

在全国两会期间,一次次准备采访发言稿、一次次站到媒体镜头前的重庆团全国人大代表不止这几位。这些意见建议,让我们看到了时代在发展,深耕各自领域的代表们,梦想也在升级。而一篇篇新闻报道、一个个采访视频,也为我们记录下了代表们履职尽责,讲好重庆故事的难忘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