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柠檬和代代酸橙花的植物学性状及挥发性成分比较

2022-04-15 07:24李珊珊吴维坚
中国南方果树 2022年2期
关键词:挥发性柠檬含量

李珊珊,杨 敏,吴维坚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5)

芸香科柑桔属(Citrus)植物包含柚(C.grandis)、柠檬(C.limon)、酸橙(C.Aurantium)等约20种,原产亚洲东南部及南部,在我国约有15种(含引进的)[1]。近年来,随着世界柑桔产业的调整和发展,我国柑桔类作物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其中柚和柠檬做为柑桔属的重要种类,近年来产量也不断攀升。2018年,漳州市平和县琯溪蜜柚(C.grandis‘Guanximiyou’)种植面积和果实产量就分别达到4.6万hm2和176.6万t[2]。柠檬在我国同样分布广泛,长江以南均有栽培[1]。为保证着果率和果实品质,果农需要疏花[3],但疏落的花多作为果园垃圾直接清理,不能为果农创造效益。代代酸橙(C.aurantium‘Daidai’)同为芸香科柑桔属植物,别名回青橙、春不老、玳玳圆等[1],原产我国,叶、花、果均含挥发油,花油和叶油用于调配高级化妆品、皂用香精等,果皮油可做碳酸饮料、醇饮料、糖果等的食品添加剂[4]。在芳香疗法领域,橙花精油具有缓解神经紧张、压力、失眠和焦虑等功效[5]。在我国,代代花已经被《药食同源原料目录》收录[6]。可以说,代代花油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挥发油。但代代酸橙对栽培环境要求严苛,在我国目前主产区仅浙江省[1]。若能参考代代花油的加工和使用方式,对每年疏落的柚花和柠檬花加以利用,不仅可有效缓解代代花油市场的短缺,进一步丰富国内挥发油市场的品种,也可为柚和柠檬产品多元化开发及附加值的提升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UPW-20N超纯水机(北京历元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美国赛默飞Trace1300/TSQ90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2 材料

2017年从福建漳州引进琯溪蜜柚和尤力克柠檬(C.limon‘Eureka’),从南平市引进代代酸橙,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芳香药用植物资源圃栽培。待测鲜花均选择花瓣刚刚松开的初开放状态,均为晴天清晨(9:00之前)随机采样获得。

1.3 方法

1.3.1 植物学性状统计 采用田间五点式随机抽样调查,每个品种取5个重复,游标卡尺测量花苞长和宽,取花苞长和宽的平均值为花苞大小,用电子天平称质量。

1.3.2 挥发性成分分析 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鲜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分离,质谱分析鉴定,再通过谱库检索和资料分析,结合文献进行人工谱图解析确定各化学成分,依据总离子流各色谱峰平均峰面积,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气相色谱条件:Thermo TG-5SilMS GC色谱极性柱(长度30 m,内径0.25 mm,膜厚0.25 μm);炉温70 ℃,腔温80 ℃,平衡时间3 min,中等振摇,柱流量(恒流)1.2 mL/min;分流比为1∶10;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220 ℃,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 ℃保持5 min,以5 ℃/min升到160 ℃,以10 ℃/min上升到250 ℃,保持5 min)。质谱条件:传送线温度280 ℃,EI电离方式,电子倍增电压(EMV)为1 847 V;电离电压为70 eV;离子源温度为300 ℃;扫描质量范围(m/z)为30~550。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及Simca 14.1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苞形态比较

因为柑桔属植物的花形和香气较为相似,代代花在国内栽培面积不大、辨识度不高,代代花油厂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出现原材料混淆的情况。比较发现,从花朵大小来看,柚花最大,代代花最小,但代代花和柠檬花大小差异不大;从花瓣数来看,代代花的花瓣数为5瓣,柚花和柠檬花均为4瓣;从花色来看,柠檬花为淡紫红色,柚花和代代花为白色;从雌蕊大小来看,柚的雌蕊粗大突出,柠檬和代代的雌蕊均退化(见图1和表1)。

图1 尤力克柠檬、琯溪蜜柚和代代酸橙的花苞

表1 尤力克柠檬、琯溪蜜柚和代代酸橙花的性状

2.2 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

GC-MS分析结果表明,漳州地区栽培的柚花含2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为β-蒎烯[43.74%(指相对含量,下同)]、桧烯(20.69%)、反式-β-罗勒烯(12.78%)、芳樟醇(9.84%)及d-柠檬烯(9.15%)。同地区栽培的柠檬花含2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为β-蒎烯(53.42%)、桉叶油醇(19.65%)、d-柠檬烯(7.55%)、芳樟醇(2.92%)及十七烷(2.78%)。同地区栽培的代代花含2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为芳樟醇(41.16%)、d-柠檬烯(30.54%)、桧烯(15.19%)、3-蒈烯(3.84%)及β-蒎烯(2.76%)。对比可知,3种花的主成分接近,且相对含量在5%以上的成分均为单萜类化合物(见表2)。嗅吸比较,3种花的香气接近,区别在于柚花苦味更突出一点、代代花略香甜、柠檬花较清爽。已知单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香气[7],造成3种花香气有差别的原因也许是由于β-蒎烯、桧烯、反式-β-罗勒烯、芳樟醇和d-柠檬烯的含量波动。

2.2.1 醇类成分 柚花的挥发物中醇类成分有4种,含量占挥发物的10.42%,全部均为单萜醇类化合物。柠檬花的挥发物中醇类成分有8种,含量占挥发物的26.62%:其中,单萜醇类化合物有6种,含量占挥发物的24.58%;倍半萜醇类化合物仅1种,含量占挥发物的1.97%。代代花的挥发物中醇类成分有3种,含量占挥发物的41.18%:其中,单萜醇类化合物2种,含量占挥发物的41.17%;未发现倍半萜醇类化合物。此外,柚花含有4-侧柏醇这种单萜醇类化合物;柠檬花含有桉叶油醇和2-(4-亚甲基环己基)丙-2-烯-1-醇2种单萜醇类化合物,以及蓝桉醇这种倍半萜醇类化合物。结果表明,漳州产代代花挥发物的芳樟醇含量符合QB/T 4232—2011标准要求(芳樟醇含量39%~53%),但柚花和柠檬花挥发物的芳樟醇含量却明显不足(见表2)。已知芳樟醇具有镇痛、抗焦虑、镇静助眠等药理活性[8]。可以推测,若要将柚花油和柠檬花油应用于芳香疗法中,其镇痛、抗焦虑和镇静助眠方面的功效将远不及代代花油。

2.2.2 烯类成分 柚花的挥发物中烯类成分有13种,含量占挥发物的87.83%:其中,单萜烯类有10种,含量占挥发物的87.63%;倍半萜烯类化合物有3种,含量占挥发物的0.20%。柠檬花的挥发物中烯类成分有8种,含量占挥发物的63.44%:其中单萜烯类有5种,含量占挥发物的62.56%;倍半萜烯类化合物有2种,含量占挥发物的0.75%;二萜烯类化合物有1种,含量占挥发物的0.13%。代代花的挥发物中烯类成分有14种,含量占挥发物的55.29%:其中,单萜烯类有11种,含量占挥发物的55.10%;倍半萜烯类化合物有3种,含量占挥发物的0.19%。比较发现,柚花、柠檬花和代代花的挥发物中相同成分有7种,含量各有不同。其中,反式-β-罗勒烯在柚花挥发物中的含量最高,约是在柠檬花挥发物中含量的11倍、在代代花挥发物中含量的8倍;β-蒎烯在柠檬花挥发物中的含量最高,与在柚花挥发物中含量接近,约是在代代花挥发物中含量的20倍;d-柠檬烯在代代花挥发物中的含量最高,约是在柚花挥发物中含量的3倍、在柠檬花挥发物中含量的4倍(见表2)。按QB/T 4232—2011标准的要求,在代代花(精)油的代表性和特征性成分中,β-蒎烯含量范围为1.5%~6%,柠檬烯(在QB/T 4232—2011标准中为苧烯)含量范围为14%~25%,反式-β-罗勒烯含量范围为1%~5%。结果表明,漳州产代代花挥发物的烯类成分符合相应要求;但柚花和柠檬花挥发物中β-蒎烯含量远高于标准,柠檬烯含量则均不足。经证实,β-蒎烯对白色念珠菌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还可以使小鼠巨噬细胞存活率降低57.7%[9],d-柠檬烯具有包括抗肿瘤在内的重要免疫调节特性,并具有潜在的抗氧化作用[10]。可推测,若将柚花油和柠檬花油应用于芳香疗法中,其杀菌效果将明显优于代代花油,在抗氧化及抗肿瘤方面不如代代花油。

表2 尤力克柠檬、琯溪蜜柚和代代酸橙花挥发物中各成分相对含量 %

2.2.3 其他微量成分 3种花的挥发物中均含有微量的甲基庚烯酮、吲哚及邻氨基苯甲酸甲酯。香茅醛、十六烷和十七烷仅在柠檬花中检出。柠檬花和代代花挥发物的微量成分较为接近但含量略有不同(见表2)。

2.3 PCA分析

分析结果看出,3种花的挥发物主成分虽然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代代花与柚花更为相似,与柠檬花的差距较大(见图2)。此结果也印证了代代花和柚花的香气更接近,与柠檬花的香气相差较大的嗅觉感受。

图2 尤力克柠檬、琯溪蜜柚和代代酸橙花挥发性成分PCA分析

分析结果看出,在3种花的挥发物中,桧烯、α-蒎烯、苯乙醛、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苯乙醇和香芹醇对第一主成分的差异贡献率较大,其中,桧烯和α-蒎烯的含量与第一主成分呈正相关,苯乙醛、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苯乙醇和香芹醇的含量与第一主成分呈负相关;4-亚甲基-1-甲基-2-(2-甲基-1-丙烯-1-基)-1-乙烯基环庚烷-、3-蒈烯、d-柠檬烯、(3E)-4,8-二甲基-1,3,7-壬三烯、顺式-β-金合欢烯、甲基庚烯酮和马鞭草烯醇对第二主成分的差异贡献率较大,其中,4-亚甲基-1-甲基-2-(2-甲基-1-丙烯-1-基)-1-乙烯基环庚烷-、3-蒈烯、d-柠檬烯、(3E)-4,8-二甲基-1,3,7-壬三烯和顺式-β-金合欢烯的含量与第二主成分呈正相关,甲基庚烯酮和马鞭草烯醇的含量与第二主成分呈负相关(见图4)。这些成分是影响3种花香气差异的潜在因素,若想在香气方面提升柚花油或柠檬花油的商业价值,可考虑通过改变栽培海拔、盐胁迫或改变水肥管理等常规栽培手段谋求改变,当然也可通过研究目标成分的合成通路探索实现靶向变量的途径。

图3 尤力克柠檬、琯溪蜜柚和代代酸橙花挥发性成分因子载荷量对比

3 讨论

代代花油的香气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普遍认可的高档香氛之一,但目前国内代代酸橙主产区种植面积太小,无法大量获得。因代代花和柚花的香气相近,容易被大众认可,可参考代代花油的部分用法将柚花油加工成香水、天然香薰、芳香蜡烛或添加入洗沐产品、精华乳、化妆品等高级日化产品中,进行柚花油的推广。此外,因为柚花和柠檬花中芳樟醇和d-柠檬烯的含量较低,比代代花油更适合应用于车载香氛。

此次分析的3种花的挥发性成分均以单萜类化合物为主。已知单萜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生理活性,是医药、食品和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料[7],同时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11]。从成分看,代代花油在抗肿瘤、抗氧化、助眠安神方面的功效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而柚花油和柠檬花油的抗菌消炎方面更为突出,可考虑进行内服或外用抗菌消炎类药剂的研发。

目前已知反式-β-罗勒烯可作为引诱假眼小绿叶蝉天敌的互利素[12]。本试验结果表明,漳州产柚花的挥发物中反式-β-罗勒烯含量最高。可考虑从柚花精油中提取反式-β-罗勒烯,用作天敌的诱集剂,为柚花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多的路径;亦可考虑在茶园套种蜜柚来增加假眼小绿叶蝉天敌的种群数量,从而实现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绿色防控。

从挥发性成分来看,漳州产柚花、柠檬花和代代花均为优秀的挥发油原料,可从食品、日化产品的加工及医药研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为柚花和柠檬花的开发提供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挥发性柠檬含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旧柠檬
这15款零食偷偷加了好多盐
自制柠檬汽水
广州汽修企业6月30日前要完成整改
忠实的柠檬
阅读七选五专项训练
克拉玛依油田地层水中硼和二价铁的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
Water is Found in Moon Rocks
HPLC法测定维吾尔药驱白艾力勒思亚散中没食子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