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

2022-04-18 07:42吕景泉
职业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试验区示范区

摘要:文章系统梳理了天津职业教育从改革试验区、创新示范区到示范区升级版的“三区”15年主要建设成果,从坚持五主体制、坚持系统思维、坚持开放理念、坚持大赛引领、坚持服务宗旨的视角,阐释了完善行业企业办学、建设职业教育体系、创成“鲁班工坊”国际品牌、探索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及助推区域协同协作等五个方面的具体成效。面向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新任务,深入思考了创新发展的三大“至要”,即解放思想,筑牢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大格局;改革创新,推动天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服务发展,构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大平台。

关键词:鲁班工坊;五主体制;试验区;示范区;创新发展标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03-0005-06

2021年12月3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教育部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产教城融合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的意见”。意见成文于2021年1月5日,经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商研政策清单,分解工作任务,落实责任部门,建立推动机制,形成由教育部部长和天津市市长共同担任协调推动工作组组长,分管副部长和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教育部相关司局和天津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部市“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至此,天津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站在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

一、从职教试验区、示范区到升级版

2005—2020年,教育部确定天津市为全国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简称试验区)”(2005—2010),之后升级为唯一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简称示范区)”(2010—2015)和“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简称升级版)”(2015—2020)。

试验区建设,以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建设主线,示范区建设,以创新产教融合运行体制机制为建设主题,2015—2020年的升级版建设,以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建设主旨。试验区、示范区、升级版“三区”15年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全面加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经过连续15年建设,天津职业教育初步实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与国际产能合作同步布局,通过实践探索、理论研究、经验总结和模式推广,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和区域职业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天津特质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高地。

(一)坚持五主体制,完善行业企业办学特色

坚持和完善党委主导、政府主推、行业主办、教育主管、企业主体的“五主”体制,围绕城市定位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需求,形成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产教融合机制,凝聚区域(区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五方携手”合力,区校联手组建16个立足区域、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辐射社区的职教集团,打造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联合体。行业企业主办的高等职业院校占比始终保持在7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占比保持在50%以上。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强化行业企业主体责任,完善业绩考核制度。健全职业院校领导班子选聘、调整、考核与教育部门、行业企业会商机制,探索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与职业院校教学骨干“双栖”互聘机制,加大职业院校管理干部横向交流力度。

(二)坚持系统思维,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天津职业院校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办好先进制造、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养老护理和幼儿教育类等专业。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使其成为区域人才培养、社会培训、职业启蒙、社区服务、老年教育的中心。加快中职与高职系统培养、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改革,加强应用技术大学与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牵头引领,构建中职、高职、职教本科、专业硕士、特需博士有效衔接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搭建人才多样化发展的“立交桥”和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加油站”,推进职业院校新教师入岗、试岗、胜岗“三年三阶段”、在职教师“五年一轮次”综合职业素质提升行动,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工匠之师”培养培训体系。

(三)坚持开放理念,创成“鲁班工坊”国际品牌

天津职业教育首创原创,天津职业院校率先组织实施“鲁班工坊”项目建设,实施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化、系统化、体系化对外交流合作,创立了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2018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同年,习近平主席见证葡萄牙鲁班工坊项目建设签约仪式。自此,“鲁班工坊”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未来3年,中方将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建成10所鲁班工坊。2021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会议发表主旨演讲提出,继续同非洲国家合作设立“鲁班工坊”。鲁班工坊,开启了发展新征程。

天津院校在亚欧非三大洲19个国家建设了20个鲁班工坊,助力中国优势产业、优秀企业和优质产品走出去。鲁班工坊以国家职教试验区、示范区和升级版建设的优质教学资源为支撑,培养当地国家熟悉中国装备和技术、了解中国产品和标准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鲁班工坊,萌动于试验区建设,发端于示范区建设,起步于升级版建设,成熟于服务“一带一路”,定型于鲁班工坊上升为国家战略。鲁班工坊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鲁班工坊,是天津职业教育试验区发展、示范区改革、升级版创新的成果集大成,是中国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质培优、改革创新的成果集大成“呈现”。

(四)坚持大赛引领,探索中国職业教育制度创新

天津作为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2007年8月,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研究确定,实施“每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重大举措,天津被确定为主赛场和永久举办城市。2008年,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简称大赛)在天津开幕,到2019年,每年举办一届大赛,历经了十二届次。大赛纵穿天津职教试验区、示范区及升级版建设过程,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职业教育领域乃至全国范围规格最高、校企合作最紧密、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技能赛事。随着大赛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在深化教学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助力产业升级、推动区域发展、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大赛有力助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亮丽品牌。

天津职业院校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大赛项成果转化,研制和开发高技能人才培训和技能赛项教学资源,完善校级、市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在职业院校建设多個世界技能大赛培训基地,创设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中心。天津职业教育创新竞赛机制,拓展参赛范围,引进国际知名品牌赛项,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吸引国际选手和国内产业工人参加大赛,实施优质赛项、教学装备、教材资源走出去战略,增强了职业技能大赛的国际影响力和社会贡献力。

(五)坚持服务宗旨,助推京津冀协同和东西部协作

建设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完善京津冀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平台和协同发展运行机制,加强京津冀职业教育科研、教研联盟建设。落实天津市与雄安新区签订的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协议,统筹国内外优质资源,服务雄安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培训项目。加大国家职教示范区成果分享,倾心、聚力、精准、重效,采取区域系统援建、品牌整体输出、专业结对共建、师资定制培训、学生定向培养“五模式”,服务东西部协作“脱贫攻坚、职教帮扶”项目建设。发挥国家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平台作用,高质量完成新疆和田、西藏昌都、甘肃甘南、青海黄南、内蒙古鄂尔多斯、云南滇西以及河北承德、青龙、威县等职教帮扶项目。

天津职业教育发挥试验区、示范区、升级版的建设优势,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荣获中国职业教育领域首个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成功创设职业教育领域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率先将职业教育纳入天津市“双一流”建设计划,创立国家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构建起产教融合办学体制、“五业联动”办学模式、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创建“鲁班工坊”职业教育国际品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成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拓荒牛”“千里马”“领头羊”,彰显了一个“闯”字,体现了一个“快”字,突出了一个“带”字。

二、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建设至要

2022年,是天津“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建设全面开启之年,也是天津市职业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落实落地落细的关键之年。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成为创新发展的主线。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52项任务,力争在行业企业多元办学、对接服务产业高端需求、构建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成为创新发展的重点。实施职业教育创优赋能行动、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等领域实现新进展,成为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天津职业教育要继续解放思想,凝聚合力,以新理念拓展新思路,以新思路落实新任务,以新任务推进新发展,在创新发展的深度、广度、力度上再下新功夫,持续保持职业教育的领先态势,探索形成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的“中国标杆”、世界一流职业教育的“国际名片”。

(一)解放思想,筑牢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大格局

在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发轫156年之时,天津作为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承袭深厚的职业教育历史积淀,再一次肩负职业教育先行先试排头兵的重任。一百多年前,“工学并举”率先开创了实业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新中国成立之初,“半工半读”领跑全国,创设了技术教育的示范模式;21世纪初,“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示范引领全国职业教育改革,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天津模式”。如果说,试验区、示范区、升级版建设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2.0版、3.0版、4.0版,那么,创新发展标杆建设是天津职业教育在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

1.紧贴经济社会需求,开拓“四大支撑”特色发展之路

天津职业教育要坚持紧贴经济社会转型需求,紧跟改革创新发展步伐,紧扣民生服务改善脉搏,紧随天津城市品牌提升,创新开拓、强化服务,继续走好“支撑经济转型,服务支柱产业;支撑创新发展、服务中小企业;支撑民生改善,服务技能培训;支撑城市品牌,服务国内国际”的“四大支撑”特色发展之路,探索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模式范式和经验典型。

2.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和服务力

天津职业教育要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对接经济结构优化和新动能引育需要,主动融入“一基地三区”建设,紧密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成立产教融合研究院,动态发布企业需求信息。绘制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谱系图,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质量评价、专业预警调控机制,优化调整专业布局。完善“五业联动”产教融合机制,发挥政行企校研“五方携手”合力共促机制,共建应用技术转移中心、产品工艺开发中心、紧缺人才实训基地,打造兼具产品研发与制造、工艺开发与改进、技术升级与推广和大国工匠培育“四功能”的职业教育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在产教融合型企业设立学徒岗和实习岗,与职业学校联合培养。突出职业学校终身学习服务功能,落实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并重。推广复制“区校联合体”终身学习服务模式,做优做强服务终身学习的区域型职教集团,提升开放大学系统终身学习服务能力。

3.开放式国际化办学,构建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优化鲁班工坊全球布局,建设鲁班工坊研究与推广中心。联合多方力量共同推进成立鲁班工坊建设联盟,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鲁班工坊管理机制,统筹规划鲁班工坊的建设与发展。共鉴共享鲁班工坊建设经验和成果,完善鲁班工坊建设的规范和标准,推广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应用。扩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互认,大力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走出去”,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开展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学校与国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在现有学位制度内探索高层次学徒制试点。加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以亚、欧、非20个鲁班工坊为主要载体,围绕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技能竞赛、专业标准、实践装备、教学资源、师资培养等核心要素,打造高端化互动平台,增强我国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的话语权、主导权和影响力。

(二)改革创新,推动天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1.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完善行业企业特色的办学机制

行业企业办学是天津市职业教育的突出特色。天津职业教育要借助与行业企业直接、紧密的关系优势,进一步理顺相关主体关系,优化布局结构,继续实施“两完善一增长一加强”具有天津特色、适应行业企业主体办学的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天津市职业教育条例》修订,确立行业企业办学主体的法定地位。支持混改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允许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社会力量与职业学校通过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举办实体性的二级学院、产业学院和企业大学。

2.加强职教体系建设,创新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路径

畅通“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完善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专业硕士、特需博士的人才培养通道,探索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中高本硕贯通系统培养等招考办法,深化探索中高、中本、高本、本硕系统化衔接培养新机制。推进职业教育“横向融通”,推进学分银行在天津落地运行,推动创立京津冀跨区域资历框架,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课程互认、学生学习成果等值互换制度。推进1+X证书(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率先落实“三同两别”要求和试点任务走在全国前列。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机构试点实施完全学分制,建立弹性学制与自主选课制度,实现学习者职业经历、工作能力和培训经历等的等值转化。将职业院校建设成为中小学生体验技术技能、学习科学知识、养成职业观念、拓展素质训练、劳动教育实践的培养培训基地。

3.构建思政育人体系,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完善组织领导、课程改革、队伍建设、课内课外“四个一体化”育人格局,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师思政、专业思政、学校思政“五位一体”育人机制。建设天津市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构建具有天津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政体系。依托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鲁班工坊建设体验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博物馆和各高职院校专业实践场馆等优质思政资源,系统化建设一批融入思政教育理念、体现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展示产业发展成效的技能实践育人基地,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三)服务发展,构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大平台

1.共研共建共用共享共赢,创建高端科研体系

成立职业教育研究院,整合天津大学、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科研力量,发挥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作用,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打造高度协同的职业教育研究链条,积极主动承担职业教育专业课题研究任务。支持市属高校联合职业学校按有关程序办法自主设置职业技术教育学二级学科学位点,扎根中国大地,推进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2.发挥聚集效应,打造职业教育“国字号”智库

全面深化国家职业教育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中心、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制作中心等“国字号”项目建设,开展天津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依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果研制高技能人才培训和技能竞赛的教学资源。建立天津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3.夯实师资力量,推进职业教育“三教”改革

建立校企“共聘共育”、“双栖制”引人用人机制。全面推进高职院校人员总量管理,推动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探索以不超过教师编制总数30%的标准设置流动岗位。明确职业学校专业领军人物遴选标准,设立专项人才经费,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支持引进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在职业学校兼职任教。建设“工匠之师”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形成中国特色“双师型”素质教师、“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培养模式、建设方案与经验成果。

推动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制定天津市职业学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支持天津市建立职业教育教材研究基地,建设一批职业教育教材教法研究基地。支持有實力的高等职业学校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工作,加强研究,推进教材统一使用。建设一批职业教育优质教材,重点支持校企共编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型教材和满足鲁班工坊需要的“双语”教材。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并更新一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开放精品课程。

三、结语

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施五育并举、德技并修,加强学风、教风、考风、班风、校风建设;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职业院校国际化、校企化、体系化、系统化、终身化、协同化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坚持行业企业办学特色,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办学;以提升适应性和服务力为抓手,加强职业院校现代治理能力建设和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探索;以服务创新发展为宗旨,推进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和中西部职业教育协作发展,不断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国字号”平台建设;以促进优质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推进“五业联动”,注重技术技能积累,强化教学诊断与改进,让天津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职业教育在体系建设、办学实践、产教融合、师资培养、助力产业发展和减贫的重要“窗口”,成为贡献中国特色职教模式、职教方案、职教智慧的重要“供给地”。

参考文献:

[1]吕景泉.天津职教漫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吕景泉.鲁班工坊的核心内涵——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0(1):3-11.

[3]吕景泉,李力.欧洲鲁班工坊项目建设、专业布局及发展策略研究——论坚持鲁班工坊品牌质量,完善鲁班工坊建设标准[J].职业教育研究,2021(11):4-10.

[4]吕景泉,于兰平.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的核心要义[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6):3-7.

[5]吕景泉,张维津,米靖.论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的“工程化”——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说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14-17.

[6]吕景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职业教育的制度创新[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

[7]吕景泉.“五大理念”引领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5-12.

[8]吕景泉,杨荣敏,狄建明,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服务发展,深化推进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3-9.

[9]吕景泉,耿洁,米靖,等.协同与协作——职业教育的京津冀协同与东西部协作“实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

[10]教育部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产教城融合 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的意见[EB/OL].(2021-12-31).http://www.tj.gov.cn/zwgk/szfwj/tjsrmzf/202112/t20211231_5768417.html.

(责任编辑:崔英俊)

Enhancing the Adapt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Building a Benchmark for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On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ianjin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ilot and Demonstration Area

LV Jing-qua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main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ianjin in the past 15 years from the pilot area,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to demonstration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hering to five main bodies system, systematic thought, open concept, competition guidance and service guidance, the paper explains five results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school running system of industry-enterprises, build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creating an international brand of "Luban workshop", exploring the inno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regional collaboration. Facing the new task of jointly building the benchmark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etwee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ianjin municipal government, this paper deeply considers three essentials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including emancipating the mind to build a solid pattern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ing and innovating to promote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evering the development to build an innovative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Luban workshop; five main bodies; pilot area; demonstration area;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benchmark

作者簡介:吕景泉(1964—),男,博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正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自动化技术应用。

基金项目:2021年度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新时代职业教育标杆建设研究”(项目编号:AJE210007)

猜你喜欢
试验区示范区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专场发布会举行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开利家用中央空调浙江示范区正式启动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中国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商务部表示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