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2-04-18 22:48卢怡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习惯交流探究

卢怡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是指将全班学生按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教师安排组成若干小组,各组学生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教师通过巡回观察和即时反馈的信息,及时给予指导的以小组互助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问题,每组学生通过相互研究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掌握基本知识,完善认知结构,优化思维品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可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

随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被频繁的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我发现一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并不像教者预期的那样好,课堂上热热闹闹的讨论,而实际上却收效甚微,像这种花费了大量时间来讨论,结果却不令人满意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我们每个教师都不愿意见到的。那么,如何才能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出它的高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运用。

一、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合作

小组合作探究优势能否发挥,首先取决于全员参与如何。就目前情况来看,小组“合作探究”的表面化和参与的形式化倾向比较严重。性格开朗、交往能力强的同学容易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而腼腆、拘谨的同学可能成为“看客”;能说会道的同学常常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一些同学性格较为文静、沉静,面对新的问题、刺激,外部反应并不强烈,但却喜欢沉思冥想;那些成绩较差,自卑感较强或者自暴自弃的学生根本不参与,甚至把合作探究学习看作是交头接耳的好时机。因此,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懂得并体验到,合作探究既是个体行为又是集体行为,使他们既有选择角色的意识和能力,又能服从合作的需要,变换角色的意识和能力,是提高合作探究效率的关键。“只要心甘情愿,一切都变得简单。”

二、科学组建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策略

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探究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在构成上要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进行组向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与组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这样构建的合作小组“但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条件。经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4-----6人小组合作较为合理。这样组成的工作小组最有利于发挥小组使用的优势。这样人数的小组既足够小,使得几个人可以围成一桌,保证每个成员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并且也不特别需要小组中形成一个领导或对小组的组织结构过多费心。同时,这样的小组又足够大,能较为充分地保证小组内产生各种有利于讨论的观点,提出解决富有挑战问题的方法。

要使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能够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三件事:

①确立一个小组长。实践告诉我们,选取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全面负责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

②拟定一个核心目标。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蹉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组名,作为一个核心目标,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③制定一个合作方案。使学生人人参与,须制定一个合作方案,确定小组成员的角色,分工明确。如,小组长负责主持组内的交流,协调成员间的关系,调动成员参与的积极性,记录员负责记录发言的内容。第一发言人综合本组的发言内容,代表小组长在全班交流;第二发言人作补充完善。监督员对成员的表现作以评定并记载,作为以后评优的依据,科代表负责各科作业收发,每个角色要定期轮换。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策略

“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标大力倡导和推行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真正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在合作探究学习中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在交流互动中,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合作探究学习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组内的交流、探索,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的产生新的想法。但是,这一切成立的基础就是:学生要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学习不仅自己动脑筋,而且还要和大家一块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会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并且还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们不习惯也不主动思考,不知道从何想起,更不知从何说起,难于用语言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耐心扶助,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和谐融洽,有说、有笑、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教师应以鼓励为主,肯定长处,保护他们提问的热情,如:“你敢于提出问题就是好样的,这说明你动脑子去思考了”,“你提的问题很有深度”等。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者讨论的不够积极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去与学生交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如“你们没有问题,那老师提出个问题,看你们能不能回答”。这就要求他们在独立思考时还要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激发了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

(二)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同学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举手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或者干脆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探究学习的目的,因此,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尤其显得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如,让学生说说“刚才他们说了什么?”“你们听懂了吗?”“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等等。这样逐步让学生知道该怎么样听别人讲话,使注意力慢慢变的集中起来。当然这样做不是几节课就能见效的,但是老师要有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意识,使学生会倾诉,形成习惯。

(三)培养学生交流习惯

交流是合作探究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探索真理。交流的过程是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应参与到学生中,引导学生虚心倾听同伴的发言,特别要认真思考和自己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思,善于听取其正确的部分,补充或修正自己的认识。在发言时,要以理服人,使交流的内容不断深入。

四、教师注重过程中的点拨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为了让小组活动之后的交流更顺利,与自己的教學设计相吻合,在学生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常常利用巡视的机会,通过一些简单的提问,将自己所希望的结论有意识地提示给学生,这种教学,在表面看来,学生积极动脑,充分讨论,老师放下架子,参与其中,而实质却是由于老师介入过多,未能让学生充分合作探究,就被老师牵到预定的轨道上来了。总之,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出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观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只要科学地组建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注重在过程中的点拨,就能体现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高效性。

猜你喜欢
习惯交流探究
如此交流,太暖!
习惯
设问引导探究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