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2022-04-18 10:04徐梦诗
职业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情感性认同感入学

徐梦诗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州 350000)

0 引言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尚不成熟,在一些高校正经历着不断调整甚至专业停办的现象。而对于就读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专科学生而言,在校期间总少不了迷茫之感,缺乏对专业的认同感。随之产生的是学生情绪低落、厌学等教学现象,这对教学活动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这里所说的专业认同感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认可程度和归属感,包括正面的评价、积极的情感和投入的行为倾向。专业认同可以分为认知性专业认同、情感性专业认同和持续性专业认同三个子维度。首先是认知性专业认同,即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了解,是产生其专业认同的基础。其次是情感性专业认同,指个人与专业的情感联结程度。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对所学专业的情感认同使个体获得心理上的安全与情感上的愉悦满足。再次,这种内在的情感上的愉悦与满足会直接导致积极的行为动机和外显的行为效果,从而形成可持续性的专业认同[1]。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专业认同会影响大学生对学习的满意度和倦怠度,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影响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为全面客观地了解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下一阶段工作的着力点,笔者对该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做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并尝试对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

1 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1.1 研究设计与样本描述

1.1.1 研究目的

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其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认同情况,以及哪些因素影响其专业认同感,从而提出具体可行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认同感的培养策略。

1.1.2 研究内容

本次调查包括了以下内容:(1)年级、学习成绩、入学动机、学习兴趣等学生基本情况;(2)专业认知;(3)专业情感;(4)专业行为;(5)学生基本情况对专业认同感的影响。

1.1.3 研究方法

(1)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的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除了问卷调查外,笔者还随机抽取5名同学进行个别访谈调查。(2)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处理过程中,除了分析频率,笔者还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t检验来判断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入学动机、年级等控制变量与观测变量专业认同感之间的关系。

1.1.4 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某专科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因该专业在本校自2019年招生,截至2021年5月共两个年级在校生,每年级1个班,2019级为56人,2020级为52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共108人。共发放问卷108份,回收问卷95份,有效问卷90份,问卷回收率为88%,有效率达到95%。 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在年级方面,2019级学生人数为46人,占51%,2020级学生人数为44人,占49%,2019级人数略多于2020级。从学习兴趣来看,兴趣强的学生为21人,占23%,兴趣一般的学生为51人,占57%,兴趣弱的学生为18人,占20%。从学习成绩来看,高分学生27人,占30%,中等学生为43人,占48%,低分学生为20人,占22%。入学动机强的学生为10人,占11%,动机一般的学生为50人,占56%,动机弱的学生为30人,占33%。

表1 被试基本情况表

1.1.5 研究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无记名方式调查,通过问卷星的形式发放,由学生独立完成。问卷中包含三个部分:基本信息、专业认同感调查。认同感调查部分有20项题目,笔者根据王顶明等研究者的划分维度将专业认同感划分为认知性专业认同感、情感性专业认同感和可持续性专业认同感这三个维度。其中,认知性认同感部分有6项,情感性认同感部分有7项,可持续性认同感部分有7项。这20项题目中,采用5级评分,1到5表示题目与自身的符合程度,5是非常符合,4是比较符合,3是不确定,2是比较不符合,1是完全不符合。20道题,每题最高分5分,得分越高,表示专业认同感越强,得分越低,表示专业认同感越低。认知性专业认同感满分为30分,情感性专业认同感满分为35分,可持续性专业认同感满分为35分,总专业认同感满分为100分。该问卷本次调查的信度系数为0.721, 说明问卷整体样本的信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1.1.6 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的分析采用了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频率分析法。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t检验分别对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入学动机、年级等因素对专业认同感的影响进行分析。

以下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t检验的假设。

假设1:被调查者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对其专业认同感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假设2:被调查者专业课程的学习成绩对其专业认同感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假设3:被调查者的入学动机对其专业认同感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假设4:被调查者的所在年级对其专业认同感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1.2 调查结果与讨论分析

1.2.1 专业认同感现状

表2是某专科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整体专业认同感强弱的情况。专业认同感分值为满分的80%以上(含80%)认为其专业认同感高,专业认同感分值为满分的40%(含40%)以上,80%以下(不含80%),认为其专业认同感一般,低于40%(不含40%)的则认为其专业认同感低。由表2可见,虽然没有专业认同感处于不认同状态的学生,但是,却仅有21%的被调查者专业认同感高,为认同状态;有79%的被调查者专业认同感一般,即处于中间值,专业认同感为模糊状态。可见,从整体来看,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有待提高。

表2 专业认同程度情况

表3为专业认同感基本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分别计算三个维度的专业认同感的均值,获得的结果显示,在专业认同感的三个维度中,认知性专业认同感的分值最高,行为性专业认同感的分值最低。

表3 专业认同感基本统计分析结果

1.2.2 学习兴趣与专业认同感

表4是学习兴趣对专业认同感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由表可知,在0.05的置信水平上,专业认同感在不同学习兴趣下呈显著差异,则应拒绝原假设1,认为不同程度的学习兴趣对专业认同感产生了显著影响。总体看来,学习兴趣强的学生,专业认同感高;学习兴趣弱的学生,专业认同感低。其中,在认知性专业认同感上,学习兴趣强的学生,认知性专业认同感高;学习兴趣弱的学生,认知性专业认同感低。在行为性专业认同感上,学习兴趣强的学生,行为性专业认同感高;学习兴趣弱的学生,行为性专业认同感低。然而,在情感性专业认同感上,学习兴趣强弱程度对学生的情感性专业认同感没有太大的影响,且从均值可以看出,情感性专业认同感都没有很高。

表4 学习兴趣对专业认同感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2.3 学习成绩与专业认同感

表5是学习成绩对专业认同感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由表可知,在0.05的置信水平上,专业认同感在不同学习成绩下呈显著差异,则应拒绝原假设2,认为不同程度的学习成绩对专业认同感产生了显著影响。总体看来,学习成绩高的学生,专业认同感高;学习成绩低的学生,专业认同感低。其中,在认知性专业认同感上,学习成绩高的学生,认知性专业认同感高;学习成绩低的学生,认知性专业认同感低。在行为性专业认同感上,学习成绩高的学生,行为性专业认同感高;学习成绩低的学生,行为性专业认同感低。然而,在情感性专业认同感上,学习成绩高低程度对学生的情感性专业认同感没有太大的影响,且从均值可以看出,情感性专业认同感都不是很高。

表5 学习成绩对专业认同感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2.4 入学动机与专业认同感

表6是入学动机对专业认同感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由表6可知,在0.05的置信水平上,专业认同感在不同入学动机下呈显著差异,则应拒绝原假设3,认为不同程度的入学动机对专业认同感产生了显著影响。总体看来,入学动机强的学生,专业认同感高;入学动机弱的学生,专业认同感低。其中,在认知性专业认同感上,入学动机强的学生,认知性专业认同感高;入学动机弱的学生,认知性专业认同感低。在行为性专业认同感上,入学动机强的学生,行为性专业认同感高;入学动机弱的学生,行为性专业认同感低。然而,在情感性专业认同感上,入学动机的强弱程度对学生的情感性专业认同感没有太大的影响,且从均值可以看出,情感性专业认同感都不是很高。

表6 入学动机对专业认同感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2.5 年级与专业认同感

表7是年级对专业认同感的t检验结果。可以看到:不同年级学生专业认同感呈现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比较均值发现,2019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比2020级高。

表7 年级对专业认同感的t检验结果

1.2.6 讨论分析

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习兴趣、入学动机、学习成绩、所在年级对专业认同感及其子维度认知性专业认同感、行为性专业认同感都有影响,对专业认同感的子维度情感性专业认同感没有产生影响。就此现象,笔者经过进一步访谈了解到,学生通常不太乐意主动告诉别人自己学习的专业,甚至被问及的时候,也会有不适感,这影响了学生的情感性专业认同感。不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烈与否、入学动机强烈与否、学生成绩如何,也不论学生所处年级,均出现此心理现象。同时,在接受访谈的学生中也有不少学生谈到,自己继续就读本专业的原因是没有其他选择的机会。可见,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尤其是情感性专业认同感迫在眉睫。

2 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培养策略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普遍不高,尤其是情感性专业认同感的认同程度不容乐观。专业认同感低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或从事专业工作时容易出现消极情绪[2]。鉴于此,文章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主体的角度提出专业认同感培养策略,以期提升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专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2.1 从学校的角度提出“两严一巧”的专业认同感培养策略

2.1.1 严守入学关口,激发学习动机

专业认同的起点是专业选择[3]。学校层面可以面向中学做好专业宣传工作,增加学生入学前对专业的认知,增强入学动机,让更多的学生愿意自主选择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此外,学生入学之后,学校院系应当积极关注调整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学习动机调查与正面干预。引导学生发扬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辅导员、班导师、科任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尽早了解自己、了解专业,并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

2.1.2 严选最佳合作单位,积极开展分享交流会议

学校与系部开展优秀毕业生返校,面向在校的本专业学生开展经验分享交流会。学校通过各种激励机制,鼓励毕业生积极分享,提升在校专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同时,学校还可以遴选合作单位、甄选岗位,为在校的专科生见习、顶岗实习提供保障,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真正有所成长、有所收获。

2.1.3 巧用现有资源,发展学生能力

教研室应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学生能力。例如:本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设立在计算机系。计算机系设有物联网应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技术等专业,这为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主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跨学科教学、智能化教育等教育教学新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4-9]。

2.2 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两严一紧”的专业认同感培养策略

2.2.1 严于律己,亲身示范

从培养目标来看,现代教育技术专业需培养适应地方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具有教育实践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教学资源制作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因此,专任教师应当垂范,注重自身所授课程的教学设计,建设系统化的数字学习资源。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作为培养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该专业的教师团队应当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申报信息技术应用示范项目,以带动本系部、本校、甚至本区域更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2.2.2 严把过程,以赛促学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在比赛中,引导学生注重过程性积累。例如:教研室定期组织指导比赛的教师团队互相切磋,组织不同组别的参赛学生互相交流,对各参赛团队的阶段性成果应当加强分享交流。组织往届参赛团队形成总结性报告,向新的参赛选手分享经验,建立新老团队交流机制。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氛围,并以比赛承载专业师生的友谊,在比赛的过程中,形成竞技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2.2.3 紧盯局势,打破困境

作为专科学历的师范生,当前困境在于专科毕业是否能够顺利考取教师资格证,并上岗执教。当前,国家政策对于师范生的各方面条件越发严格,在此背景下,专科学历的师范生面临诸多困境。例如:师范生微课大赛需本硕博在读学生方可参加,“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也要求本科师范专业的学生参加。这些对专科院校的师范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扰,因此,专任教师在严格把控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倡导学生进一步提升学历。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政策导向,并结合自身条件做好规划。

2.3 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两勤一转变”的专业认同感培养策略

2.3.1 勤于探索,挖掘潜质

专科学生要勇于自我探索,激发主观能动性,挖掘自己的潜能。例如:利用各种量表、模型(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试等)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倾向、价值观念以及个人潜质,积极参加专业实训、勤于实践、乐于交流,在实践探索、协作交流中,去发现个人优劣势,并与未来职业相结合,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专业学习的主动性。

2.3.2 勤加训练,锤炼基本功

实践教学是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综合水平的重要途径[4]。如何驾驭课堂、做好教学设计、写好教案是师范生的基本功。微格教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技能培训的主要实践形式之一,为师范生提供了良好的练习环境。与此同时,微格教学因真实学生的虚无存在,也有多种局限。因此,需将微格教学和教育实习结合起来,实行“双校双轨”制培养方式,使微格教学与教学实习得以共同发展[10-13]。微格教学与教学实习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备的训练条件。因此,作为学生,应该积极在此基础上勤加训练,锤炼自我的教学基本功,提高专业技能,从而获得专业自信,进而提升自我的专业认同感。

2.3.3 转变思想,求真务实

精神力量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撑。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发生转变。思想的转变,有助于提高专科学生对专业的接纳程度,激发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不论什么原因导致自己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要学会面对困境、突破困局。要么改变现状,如申请转专业;要么付出行动、克服困难,了解专业、积极实践、积极探索,在认知与实践中接纳专业,将心思投入到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当中。

3 结语

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是否具有正面的评价、积极的情感和行为倾向,关系到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的办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尚不成熟,学习者的专业认同感直接关系到该学科的发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中面临困境是常事。专业认同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它需要学习者、教学者、教学设计人员、系部、学院、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等全体教育人员,以及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并付诸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作为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只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不断总结,才能在探索中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情感性认同感入学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入学面试
浅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入学第一天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