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动力来自哪里(下)

2022-04-19 07:37冯强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2年4期
关键词:凯勒拉斯海伦

冯强

“你看见了什么”:注视宇宙,你看到的是自己

“你既看见,又看不见。”伊朗电影《天堂的颜色》是以这句话开始的。盲童穆罕默德通过手的触觉和耳的听觉与世界进行沟通,他热爱生活,用手看鸟、看树、看水,生活中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都可能触动他,一个盲童能看到的一点不比我们正常人少。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说过一段话:“倘若每个人在成年之前都有一段致残的经历,比如突然耳聋或失明,这也许是一件幸事。黑暗会让他对视觉倍感珍惜,静寂会让他更懂得欣赏声音。”

这也是写作的真谛呢!倘能热爱生活,你會发现值得留恋、珍惜的东西太多了,此时,你会看得特别仔细、听得特别仔细,没有话可说、可写,那是不可能的!

海伦·凯勒经常与视力健全的朋友交谈,询问他们能够看到什么。有一次她问一位从树林散步回来不久的友人,友人回答说:“没看到什么特别的!”海伦早已对这样的回答习以为常。“视力健全的人是不会好好利用他们的眼睛的。”进而她说,“倘若我是一所大学的校长,我会设立一门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更好地利用视觉。教授要唤醒学生们沉睡的、已经被懒散基因侵蚀的感官天赋,引导他们通过留意眼前一闪而过的事物来给生活增添欢乐。

假如有一天,我们可以像穆罕默德和海伦一样珍惜、热爱眼前的生活,我们的写作就有了活水源头。有了这个前提,稍加写作技巧上的训练,我们就能写好作文。

技巧可以传授,对生活的热爱可以传授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叫《你看见了什么?》,讲的是城市小孩“我”因为淘气,被父母“流放”到乡下奥拉斯伯伯的灯塔下。那里没有网络、没有游戏、没有朋友……刚开始,他对那里什么都看不惯:“这儿什么都没有!”其实这里有大海、悬崖边的灯塔和五颜六色的菜园,只不过这些东西吸引不了他。“也许只是你没看见而已。”奥拉斯伯伯只是简单说了这么一句,他有的是办法让小孩喜欢上这里:当天吃晚餐的时候,他就提议第二天一早去捕螃蟹。哪个小孩不爱捕螃蟹呢?

经过一个晚上的憧憬以及奥拉斯伯伯鼾声的折磨之后,第二天的捕蟹行动顺利展开。小孩钓上了伯伯的老朋友——螃蟹罗伯特,罗伯特也在伯伯和小孩将它扔进桶里的时刻突然松开钳子,重新跳回幽深的大海。后来,他们又在菜园里度过了整个下午,伯伯让小孩品尝了形状怪异的番茄、气味芳香的叶子、糖果味的草莓、覆盆子。晚餐前,小孩又负责抱回一筐蔬菜。晚上,在灯塔的嘹望台,他们一起经历了一场暴风雨,伯伯仔细观察海面,确认没有船只遇到危险。第二天醒来,阳光灿烂,蓝色的大海一望无际。一个星期过去了,小孩爱上了这里。

海还是那片海,灯塔还是那座灯塔,菜园还是那块菜园,是什么让这片海、这座灯塔和这块菜园变得充满魅力,让小孩舍不得离开呢?答案只有一个——他爱上了这里,爱上了这里的生活。此时,到处都是写作的材料。

眼睛所看到的是眼睛愿意看到的东西。如果没有一颗热爱此时此地的心,我们自然看不到此时此地的美。《你看见了什么?》的开篇和结尾有一段一模一样的对话:“‘你看见了什么?——‘怎么了,这里有什么可以看吗?”只不过开篇是伯伯提出问题小孩回答,结尾是小孩提出问题伯伯回答。这一前一后的颠倒,道出了整个故事的精髓:要热爱生活,要看到生活的美, “只需看得久一点儿”。依靠自己的智慧,伯伯把对生活的热爱传递给小孩。美无时无刻不在眼前,但我们需要敏感到能够认出它们。这,需要一点耐心。

在真正的观看行为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世界,也是自己。小孩最后问伯伯“你看见了什么”,当然是明知故问,他已经看到一些伯伯可以看到的东西,因为他也像伯伯一样热爱眼前的生活了。

一开始,他对大海、灯塔和菜园没兴趣,故意不去看它们,只能陷入一种懊恼的情绪;而一旦看到或者愿意看到,他就不一样了,大海的宽广、灯塔上的责任感和菜园里的勤恳都成为他心中的一部分。大海、灯塔、菜园和小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大概就是观看(尤其是带着热爱观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能量吧!

世界就在我们眼前。然而,我们必须学会看见它。

写作练习

1.一年夏天,在看到夏尔丹的静物油画后,普鲁斯特给自己的朋友写了一封信:“我从没意识到在我周围、在我父母的房子里、在未收拾干净的桌子上、在没有铺平的台布的一角,以及在空牡蛎壳旁的刀子上,也有着动人的美的存在。"你喜欢哪些画家的画?你能像普鲁斯特一样借助画家的眼睛来观看世界吗?

2.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中,画家对年轻的小说家说过一席话:“好的眼睛是靠后天培养出来的。好好地锻炼眼力,别偷懒。要像常言说的,一丝不苟。看每一样东西时,都必须抱定这样的宗旨:我非得用颜料招它画出来不可,您不妨这么试一两个月。坐电车也罢,坐公共汽车也罢,不管在哪里,都用这样的眼光看人。这样,只消两三天,您就会相信,在此之前,您在人们脸上看到的,连现在的十分之一还不到。两个月后,您就学会怎么看了,而且习惯成自然,无须再勉强自己了。”长时间地盯着某个东西看,好好地锻炼自己的眼力,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推荐阅读

★《常用字解》,白川静著,苏冰译,九州出版社2010年出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诲伦·凯勒著,孙笑语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年出版

★《你看见了什么?》,斯特凡·塞内加著,周仕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

★《写作课:像作家一样生活》,章红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出版

猜你喜欢
凯勒拉斯海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作家死亡之谜
海伦·凯勒的故事
爱之声
意识形态和海伦.凯勒的另一面
生命真谛 在于忘我